傅恩玲
摘要:孟子基于性善論提出了系列思想學說,主張實行仁政,其音樂思想也表現(xiàn)了對仁義之德的追求。仁政與仁聲并非一字之差,其中仁政是孟子的核心思想,仁聲既是其理想的音樂境界,又是仁政的表現(xiàn)形式?!芭c民同樂”是仁政與仁聲共同實踐的結果,是實現(xiàn)樂與政通、樂與人和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孟子? 仁政? 仁聲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5-0017-03
孟子曾授業(yè)于子思之門人,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仁義”思想,由此形成了自己的“仁政”學說。孟子對于堯舜,尤其是對舜的推崇溢于言表,因為堯舜之道是仁義之道,所以孟子主張沿用堯舜的“仁政”平治天下,其思想學說以性善論為出發(fā)點,因所處年代處于新舊交替的階段,孟子不忍百姓頻遭戰(zhàn)亂帶來的妻離子散之苦,故提出了“與民同樂”學說,成為了最早具有民本主義的思想家。其著述中論樂的部分雖較為簡略,但他結合當時亂世紛爭、百家爭鳴、禮崩樂壞的歷史背景,主張用“仁聲”來教化百姓。“仁聲”是孟子推崇的大美之樂,可以看出孟子的政治主張不僅體現(xiàn)在經濟方面,還體現(xiàn)在教育方面,推崇用樂應表現(xiàn)仁義之德的喜樂之情,推己及人,推恩于民,才能“樂以天下”,使百姓各得其所。孟子提出的各項主張,雖然都是為了統(tǒng)治階級而立,卻能考慮到普羅大眾的利益,可見其中的思想內涵是值得我們探究的?!叭收迸c“仁聲”是孟子提出的兩個重要概念,二者莫非只有一字之差嗎?
為探究孟子提出的“仁政”與“仁聲”的關系問題,本文結合孟子相關的典籍語錄,在深入分析孟子音樂思想內涵的同時,指出其思想的進步之處,旨在尋找孟子音樂思想與政治思想聯(lián)系的紐帶,為深入挖掘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思想內涵提供理論支撐。
一、“仁政”是“仁聲”的思想根基
孟子音樂思想的出發(fā)點是為了平治天下,這與孔子將政治與倫理緊密結合的思想體系吻合。孟子邦家治國的政治主張及其思想主張都可以歸結為推行“仁政”,其“仁政”思想來源于歷代君王的經驗與教訓,是系列學說的核心。由此,孟子的“仁政”政治理想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仁聲”音樂理想的思想根基。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精髓,尤其是“仁”的思想,因為他曾傳習孔子及其門人之業(yè)?!妒酚洝っ献榆髑淞袀鳌分杏涊d:“孟軻,鄒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①孟子本人也曾說道:“乃所愿,則學孔子也”。②(《孟子·公孫丑上》)孔子一生都在推行“仁”,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③(《八佾》)這些精神意蘊為孟子的“仁政”思想埋下了啟蒙的種子。而孟子又認為,仁政內化于人的本性,起源于人的善端,由此提出了“性善論”。孟子之言,人性的原點是善良的,“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不善,水無不下”。(《孟子·告子上》)孔子十分重視禮樂的教化功能,孟子則進一步論述道“性善論”是人類共同的心理基礎,因而人人都有受教的可能性,都能達到最終理想的充實的善。于是孟子說:“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孟子·告子上》) 孟子從味覺、聽覺、視覺中分析了人類在感官方面具有共通性,從而提出了人心也具有共同性。人心的共同性就是性善論,性善論是仁政思想的理論基礎。
性善論的提出,為“仁政”學說的完善與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支撐,“仁政”思想又為其具有“仁義”特點的音樂思想夯實了思想根基。孟子說:“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仁”,發(fā)展了孔子“以仁釋禮”的歸旨,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的“仁政說”。孟子注重樂的社會教化作用,并與他的“仁政”思想結合起來,強調音樂與仁德的關系,從而提出以“仁”為核心的“仁聲”,用音樂作為輔助政治推行的方法。孟子說:“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萬章下》在孟子看來,“仁樂”可以使人有始有終、有智有圣。孟子終身毅然推行仁義,提出“尚志”“養(yǎng)浩然之氣”,當人形成仁義道德規(guī)范以后,就可以達到用禮樂進行政治教化的目的。這種以仁義禮智引導百姓的治國方略,比起老莊無為而治的避世態(tài)度更具積極性,所以孟子的“仁政”學說后能發(fā)展成為“以德治國”方針的來源。此外,孟子十分重視“心”的作用,認為人的思想內化于心,心的作用在于思考,提出了“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的觀點,另外其還認為“心”具有道德屬性,這也是孟子重視君子內在涵養(yǎng)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孟子的“仁政”政治學說起源于性善論,由性善論延伸出人人具有生理情感的共通性,因而可以通過禮樂對人進行教化?!叭收北尘跋碌囊魳肪哂小叭柿x”的特點,這種“仁樂”可以輔佐和順的政治教化的推行?!叭蕵贰痹谝魳分鲝堉械谋憩F(xiàn)為“仁聲”思想,所以說孟子的“仁政”說是“仁聲”說的思想根基。
二、“仁聲”是“仁政”的表現(xiàn)形式
“仁聲”是孟子崇尚的大美之樂,是具有高尚道德內涵的音樂,是其“仁政”思想在音樂方面的表現(xiàn)形式。孟子的樂教思想還有部分來源于郭店楚簡的《性自命出》,《性自命出》提出“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一方面強調了教育功能,另一方面突出了道德的價值。孟子繼承和發(fā)展了其中的思想,因此對音樂的教化功能也十分上心,認為音樂能反映一個社會的精神品德風貌,故有《孟子·公孫丑》載:“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
“仁政”是孟子學說的核心內涵,孟子同追求盡善盡美的孔子一樣,在音樂上尋覓帶有仁義特點的雅樂,雅樂可以成為貴族統(tǒng)治的內在支柱。孟子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離婁上》)孟子好雅樂,是因為雅樂更具有深入人心的感化作用,正如“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所言。(《盡心上》)對于“仁聲”的理解,東漢趙岐注“仁聲”為“樂歌雅頌也”,可見“仁聲”即是雅樂的一種。“善政”即“仁政”,孟子認為仁聲作為仁政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更具有潛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作用,它能如潤物細無聲一般,以真實的道德情感融入大眾的內心,從而獲得民心支持。
“仁聲”的內在感知性正好符合孟子對圣人的追求,孟子說:“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告子下)這句話描述的是人內在涵養(yǎng)提高的完整過程,最終達到的是一個神圣的、美的境地,而“仁聲”所追求的正是道德修養(yǎng)中美的境界?!叭收痹谝魳贩矫媸抢靡魳返慕袒δ埽憩F(xiàn)為推崇具有“仁義之實”的仁聲。朱熹注“仁聲”為“謂仁聞,謂有仁之實而為眾所稱道者。尤見仁德之昭著,故其感人之尤深也”。④朱熹的注釋強調了“仁聲”的道德本質,與孟子的初衷更為貼切。孟子提出仁德的聲音比仁德的言語更能打動人的原因在于其認識到音樂具有感知性,而言語具有說教性。音樂是聲韻中的詩,對此歌德也曾對音樂的道德意義進行肯定:“韻律有一種魔力,它甚至會使我們相信我們懷有最崇高的感情”。⑤當理性的道德被轉化為感性的藝術形式時,更能被人積極的接受,而強制的道德說教,只會讓人心豎立起一道具有抵抗性的高墻。這是孟子“樂與政通”的表現(xiàn)形式,更是對孔子“移風易俗,莫善于樂”樂教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
由此可知,孟子提倡的“仁聲”是其“仁政”思想在音樂方面的表現(xiàn)形式,追求高尚的音樂,具有理性化的色彩。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正處于禮崩樂壞,新樂勃興的紛亂局面,對此墨家提出“非樂”思想,老子提出“五聲令人耳聾”的觀點。相比之下,孟子提出的“仁聲”音樂思想見解擁有更為寬闊的眼界,更能適應歷史的潮流。
三、“與民同樂”是二者的實踐成果
孟子從當時動蕩的政治格局中總結出,順應民心是實現(xiàn)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要素,由此提出了“與民同樂”的民本思想,認為只有在與民同樂的進程中才能達到實行“仁政”的政治目標與推崇“仁聲”的樂教方針。所以說“與民同樂”是“仁政”思想在音樂方面的表現(xiàn),是“仁政”學說與“仁聲”思想在實踐層面的成果。
“與民同樂”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與齊宣王有關“好樂”的對話:
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孟子采取正反面對比論證的方式對“與民同樂”和“未與民同樂”進行了論述,從側面告誡齊宣王要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君主只有與百姓一同進行藝術欣賞活動,兩者才能在情感上架構起共鳴,進而將審美愉悅性獲得最大化?!芭c民同樂”不僅可以使個人獲得最大的審美享受,還可以使王行政于天下,從而達到人和、政和、樂和的志高境界。這是孟子仁政思想在音樂功用上的體現(xiàn),超越了孔子尊崇的“先王之樂”“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wèi)音趨數(shù)煩志,齊音敖辟喬志。此四音,皆淫于色而害于德”的傳統(tǒng)樂教思想?!芭c民同樂”還體現(xiàn)在孟子“今之樂猶古之樂”之中,孟子淡化了新樂與先王之樂在內容中的差異,引導齊宣王領悟古樂對先王功績道德的歌頌,從而暗示君主若能同先輩一樣呵護百姓,與民同樂,新樂則能與古樂起到相同的作用。
與民同樂思想中還包含有“樂民之樂”的進步思想,不僅具有美學意義,同時具有社會學的意義。孟子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優(yōu)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從中說明君主制禮作樂也要符合百姓的審美取向,多做百姓喜聞樂見的事情,就可以得到民心的擁護了。從音樂的審美功能上來看,不同社會階層通過音樂活動的溝通與交流產生情感共鳴,同時還能夠獲得情感上的愉悅體驗,即存在美感共通性。孟子在政治上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一政治主張對應在音樂思想中為“與民同樂”。他對人民的高度重視,從音樂的社會功能上來看,有利于不同社會階層的人以音樂為媒介進行溝通交流,從而使社會關系更加和諧,客觀上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孟子站在統(tǒng)治階級的立場,認為音樂是“仁”內在情感轉向外化的表現(xiàn)形式,與民同樂,能夠推動仁政的實施,最終達到安邦定國的政治效果。
由此可見,“與民同樂”是孟子音樂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仁政”政治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孟子“與民同樂”的音樂思想打破了以往舊有的音樂觀念,重視通過音樂及其教育的方式,促進君臣與百姓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達到社會和諧。
四、結語
孟子同孔子一樣,都把“仁”作為政治理想的目標追求,并將孔子的“仁學”發(fā)展成為了“仁政”學說。培養(yǎng)具有高尚道德的君子是先秦樂教思想的主流,孟子將音樂與政治相結合,把音樂作為提高個人內在修養(yǎng)的途徑,繼承了傳統(tǒng)儒家樂教觀念。但是孟子的學說更具有理性色彩,他基于性善論提出人性本于善,還提出了心學,認為心具有道德屬性與認知屬性,因而他十分重視教育的作用,主張利用禮樂對人進行道德教化。
在孟子“仁政”與“仁聲”的關系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孟子基于性善論提出了“仁政”思想,該思想是“仁聲”主張的思想根基?!叭事暋笔敲献釉谝魳贩矫嫱瞥绲拇竺乐?,是雅樂的一種。孟子看重“仁聲”的施教作用,因為“仁聲”能以真情感化人心,從而使人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道德教化。在這里孟子意識到音樂不僅具有休閑娛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承載著道德教化的功能,具有美感共通性?!叭事暋北取叭收痹谝魳贩矫娓鼮椤吧平獭保蚨叭事暋笔恰叭收痹谝魳贩矫娴谋憩F(xiàn)形式,可使社會和諧、百姓友愛。孟子在對待音樂的內容與形式上具有靈活的變通性,他既推崇雅樂,也不排斥新樂,認為“今之樂尤古之樂”。孟子在政治上提倡“民為貴、君為輕”,在音樂思想上相對應地提出了“與民同樂”思想,沖破了舊有等級制度在音樂方面的局限性,具有鮮明的進步意義,是“仁聲”樂教邁向“仁政”的通途。
總的來說,孟子的音樂思想具有變通性與包容性,他既能在兩千多年前提出“與民同樂”,認為老百姓也有享受音樂的權利,又能重視音樂的教育作用,將之輔以政治進行推行,可以說,孟子將儒家的音樂思想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楊澤波著.孟子與中國文化 修訂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金良年撰.孟子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修海林著.古樂的沉浮[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
[4]賈劍蕾.孟子音樂思想探析[J].管子學刊,2012(01).
[5]高文辛.孟子音樂審美觀反射出的民本思想[J].當代音樂,2015(01).
[6]王志成.孟子的仁政論及其音樂美學觀[J].晉陽學刊,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