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淇
在我的印象里,母親一直是嚴肅且認真的。
在母親小的時候,這種嚴肅與認真的性格便形成了。她對學習和生活的態(tài)度,認認真真,一絲不茍。外婆是一名小學老師,平日里很忙,即使周日也是在備課或是出題目,沒有時間管母親,母親因而養(yǎng)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聽外婆說,放學后母親從不貪玩,一回到家便是燒水、掃地,每天外婆下班,母親早已把菜洗好,然后自己去寫作業(yè)了。正是因為母親的認真,她不論小學還是初中,成績一直非常優(yōu)異。但初中畢業(yè)后,母親并沒有繼續(xù)讀高中,而是選擇考取中專。日后我問起緣由,母親笑笑說:“那時侯條件不大好,你外公外婆也不容易。當時的中專包分配,我想著早點有個工作?!?/p>
母親對待生活也一直非常認真。她從小到大,對時間一直規(guī)劃得井井有條。她有一個習慣——每天晚上休息前對第二天進行安排:何時起床,何時早飯,何時工作,何時睡覺……有條不紊。因此,母親的作息一直非常有規(guī)律,身體自然也好。
后來,母親成了家,有了我。她對我的培養(yǎng)和教育也非常認真。
她關心我的生活。衣食住行,她并非事無巨細地過問,但她認為重要的事卻決不允許我出半點差錯。她為我指導生活而不過分約束,恰到好處地給我提供成長的空間。她對我的學習也十分關心。可這種“關心”和大部分家長不大一樣,她不過分在意分數(shù),而是有獨到的眼光和長遠的計劃。在我上小學時,她從不要求我寫課外習題,也從未給我報過任何輔導班。她說:“贏在起跑線上,未必就是真正的贏家。在比賽開始時就背上重物的人,實則心里是喪失了斗志的?!彼矎奈磳ξ艺f過“你一定要考多少分”之類的話,而是引導我自主學習,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并鼓勵我多閱讀,多探索新知。
我尤為感激的是母親對我語文學習的輔導。記得小學時,我的語文成績并不算好,但母親未將分數(shù)放在心上。她沒有讓我死記范文和閱讀模板來提高分數(shù),而是鼓勵我深入理解文章,感知作者情感。再后來,她又引導我自主創(chuàng)作故事,撰寫文章。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她睿智地意識到:若執(zhí)著于死記硬背,思維必會受到約束,反而不利于長久的語文學習。果然,待我上了初中后,語文成績實現(xiàn)了極大的飛躍,名列前茅。
母親是一個有大智慧、思想開明、認真嚴肅的人,她有長遠而明智的考慮和可以看透事物本質(zhì)的眼光。我要感謝母親,因為她給予了我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基礎,教給了我做人的道理。我敬佩我的母親,我的優(yōu)秀是她辛勤養(yǎng)育的成果,而她的成功靠的則是自己的努力。對母親,我永遠會報以最深的感激和最純粹的敬意。
愿我的母親諸事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