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蔚
設計意圖:
由于我班的孩子馬上就要進入小學了,不少孩子的家長比較重視起了識字教育,所以在家中會讓孩子用死記硬背來認讀漢字,孩子感到極為枯燥乏味,往往出現的情況是沒有真正理解字的含義、效率低、容易遺忘。為了讓孩子喜歡認字,有主動認字的愿望,于是我設計了此活動,想讓孩子們在“趣”中識字。通過欣賞、游戲、思維暢想以及多媒體的使用,引導幼兒初步認讀"木"字偏旁的常見漢字,使認識漢字變得更有趣、更輕松、更主動,從而更好地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我園處于美麗的綠色大圩,幼兒生活在一個綠樹成蔭、生機勃勃的環(huán)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情感的豐富,孩子們對于認識樹木、觀察樹木、照顧樹木的情趣日益高漲,所以我覺得認識和“木”有關的字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契機,進一步增強孩子保護地球,愛護樹木的意識,就在活動中添加了愛護樹木、保護地球的動畫視頻。
活動名稱:大班綜合活動《有趣的“木”字》
活動目標:
1、在“趣”中識字,萌發(fā)認字的興趣和愿望。
2、增強環(huán)保意識,懂得愛護樹木、保護地球。
重點:在看一看、認一認、玩一玩的過程中感受“木”字的樂趣。
難點:經過分析和判斷,幼兒小組合作用身體造字。
活動準備:白板課件、棒球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識字興趣
1、師:今天老師想帶你們認識一個有趣的漢字。瞧,這些圖片上都有什么?這個有趣的漢字就是“木”字。“木”字應該怎么寫呢?我們先一起來欣賞一下“木”字的演變。
2、欣賞動畫短片
師:看完這個動畫短片,我們知道了“木”字是怎么演變的——象形體-篆體-楷體。最初的“木”字上面三筆像什么?下面像什么?中間一豎?
小結:我們的祖先多聰明啊,能用這么簡捷的符號來表示生活中的事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最早的象形體“木”演變成現在的楷體的“木”。
二、認識“木”字,感受“木”字的樂趣
1、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木”字,“木”字有兩個特別好的兄弟,他們是樹林的“林”字和森林的“森”字。(幼兒跟讀)
師: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木”、“林”、“森”這三個字有什么有趣的現象呢?
小結:同樣一個“木”字,數量不同的“木”組成的字不同,代表的意思也就不同了。
2、匹配游戲
我請你們來玩一個游戲——請你能根據圖片的提示,將正確漢字與圖片相匹配。并請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祝賀你們不但認識了字,還明白了字的意思。
3、身體變漢字
師:這些字不僅能用筆寫出來,有的還可以用身體表示出來,我們來試一試。
師:請你們四人為一組,用身體變“木”、“林”、“森”其中的一個漢字
當小組完成后,教師請其它小組幫助檢查:看上去像了嗎?還有哪里不像?
小結:看來要變出這幾個漢字,我們要看得仔細一點呢。
4、“木”字家族
(1)師:讓我們欣賞一下美麗的“樹木”吧,里面還有一首關于樹木的小詩呢。
(2)師:你有什么感受呢?
你能在小詩里找到幾個有“木”的字呢?
小結:樹木真是給了我們美的享受。這首詩里有那么多有“木”的字,到小學你學習了更多的漢字后一定能把這首詩讀出來。
2、“木”字暢想
師:看到“木”你還會想到什么?(古時候的人曾經用木柴生火做飯、旅游時坐在木筏上飽覽當地的山河之美、伐木工人將木頭送進家具廠進行加工制作成家具 )
小結:看來我們離不開木。
三、欣賞動畫,增強愛護樹木、保護地球的意識。
1、師:那地球呢?我們來看一看吧。
2、欣賞動畫短片
☆ 重點提問:看了這么一段動畫短片你特別想對所有人說什么?
☆ 小結:地球也離不開木。
四、延伸
師:今天我們嘗試了和“木”字有關的漢字做朋友,期待你們能到小學認識更多的漢字。當然除了認識“木”字,希望你們還知道要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
活動反思:
每一個目標的設定都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目標和實際教學是一一對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
第一環(huán)節(jié)用“木”字的演變導入活動——有趣。
現代漢字是直接從象形文字發(fā)展演變而來的,體現了中華文明在華夏大地從未間斷的事實。用多媒體動畫欣賞了我們的祖先看到了樹木后,用形象、簡單的圖形符號——象形文字記錄下了木,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木”字過程。孩子們看完后自發(fā)的鼓掌,感到漢字演變的有趣,一下子產生了識字的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認識"木"字——樂趣。
從“木”字,繁衍新字——林、森。讓孩子找木、林、森三字相同之處,從而發(fā)現同樣一個“木”字,數量不同組成的字不同,代表的意思也就不同了,感受到中國漢字奇妙之處。匹配游戲,幫助孩子更好得理解了字意。通過合作玩身體造字游戲,幫助孩子深刻記憶三字書寫方法。
“木”字家族。優(yōu)美的鋼琴曲緩緩響起呈現在孩子眼前的是一組樹木圖片,不僅給他們帶來了美的享受,而且還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圖片中隱藏著木、林、森的字意理解;啟下:感受到了樹木給我?guī)淼拿?,激發(fā)保護意識。在詩中尋找有木的字,一方面考察觀察力,另一方面幼小效銜接,激發(fā)孩子們到小學學習更多的漢字。
“木”字暢想。為了拓展孩子的思維,孩子們通過“木”字聯想到古時候的人曾經用木柴生火做飯、旅游時坐在木筏上飽覽當地的山河之美、伐木工人將木頭送進家具廠進行加工制作成家具……,無不感受到樹木給我們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第三環(huán)節(jié)環(huán)保教育——意趣。
生動形象的環(huán)保動畫短片,向孩子們展示了一個哭笑不得的地球。孩子體會到遭遇人類濫砍濫伐后將會帶來的不良后果后,道出發(fā)自內心的愛護樹木、環(huán)保心聲。這環(huán)節(jié)鋪設的內容對孩子的發(fā)展有長遠價值。
活動內容設計的比較多,但是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聯性和層次性處理的不是很到位,需要進一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