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大型、多層地下車庫越來越多,住建部在2019年發(fā)布了最新的建筑工程抗浮技術(shù)標準,進一步加強了對地下建筑的抗浮要求。在此種大環(huán)境下,對于地下工程抗浮方案的安全性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抗浮方案的經(jīng)濟性也是不可忽視的。本文立足于工程實例,對目前地下工程的幾種常用抗浮方案進行了綜合的比選,可為類似工程選擇抗浮方案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多層地庫;抗浮;灌注樁;管樁土;囊式預應力錨桿
1 地庫方案簡介
1.1 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合肥市市區(qū),為3層地下車庫,負一層層高4.8 m,負二、三層層高3.8 m,本項目±0.000 絕對標高為吳淞高程28.95 m,地庫底板建筑標高為-13.80 m(絕對高程:15.15 m);單層地庫面積約3.0萬平方米(不含塔樓面積)。
剖面圖:
1.2 地層巖土性質(zhì)
場地勘探深度范圍內(nèi)可劃分為6個工程地質(zhì)層。現(xiàn)自上而下詳細描述如下:①層雜填土——以粘性土為主。②層粘土——可塑~硬塑狀態(tài),稍濕。③層粘土——硬塑~堅硬狀態(tài)。④層粉質(zhì)粘土夾粉土——可塑~硬塑狀態(tài),干強度中等。⑤層強風化泥質(zhì)砂巖——密實狀態(tài),巖石為極軟巖,巖體基本質(zhì)量等級為Ⅴ級。⑥層中風化泥質(zhì)砂巖——巖體完整程度為較完整,屬極軟巖,其巖體基本質(zhì)量等級為Ⅴ類。
地下水對結(jié)構(gòu)物的上浮作用:根據(jù)《合肥市地下建(構(gòu))筑物抗浮設(shè)防管理規(guī)定》合建[2011]18號有關(guān)規(guī)定,取地下室外圍環(huán)境地坪標高下1.00 m作為抗浮水位。
1.3 純地下室部分抗浮形式比選
選取標準跨柱網(wǎng)(8.4 m×9.0 m)進行抗浮驗算。
地下室抗浮計算:
取最不利情況下(筏板厚為550 mm時),水頭高度13.35 m,柱網(wǎng)8.4×9.0 m
水浮力=13.35×10×1.1=146.85 kN/m2
覆土重=1.3×18.5×0.9=21.65 kN/m2
負一層頂板荷載折算=(0.25+0.6×0.65×8.4+0.4×0.55
×9.0×3)×25/(8.4×9.0)=3.1 kN/m2
負二、三層頂板荷載折算=(0.11+0.3×0.59×8.4+0.3×
0.59×9×3)×25×2/(8.4×9.0)=4.2 kN/m2
柱荷載折算=10×0.8×0.8×25/(8.4×9.0)=2.12 kN/m2
基礎(chǔ)底板=0.55×25+0.1×20=15.75 kN/m2
抗力=21.56+3.1+4.2+2.12+15.75=46.82 kN/m2
抗力差值=146.85-46.82=100.03 kN/m2
每根柱下抗浮差值F=100.03×8.4×9.0=7 562.27 kN
方案一、鉆孔灌注樁(600,承臺下布樁)
注:樁身混凝土等級C35,樁長15 m,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900 kN,平均每個柱下布置9根抗拔樁,抗拔承載力ΣF=9*900=8 100 kN>7 562.3 kN,抗浮滿足要求!
方案二、鉆孔灌注樁(400,筏板下布樁)
注:樁身混凝土等級C35,樁長13 m,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500 kN,平均每個柱下布置16根抗拔樁,抗拔承載力ΣF=16*500=8 000 kN>7 562.3 kN,抗浮滿足要求!
方案三、PHC管樁(600,承臺下布樁)
注:樁基采用PHC-600(130)AB-C80,樁長14 m,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900 kN,平均每個柱下布置9根抗拔樁,抗拔承載力ΣF=9*900=8 100 kN>7 562.3 kN,抗浮滿足要求!
方案四、PHC管樁(400,筏板下布樁)
注:樁基采用PHC-400(95)B-C80,樁長12 m,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500 kN,平均每個柱下布置16根抗拔樁,抗拔承載力ΣF=16*500=8 000 kN>7 562.3 kN,抗浮滿足要求!
方案五、PHS方樁(B500,承臺下布樁)
注:樁基采用PHS-B500(310)-C80,樁長14 m,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1 020 kN,平均每個柱下布置8根抗拔樁,抗拔承載力ΣF=8*1 020=8 160 kN>7 562.3 kN,抗浮滿足要求!
方案六、PHS方樁(B350,筏板下布樁)
注:樁基采用PHS-B350(170)-C80,樁長13 m,單樁抗拔承載力特征值670 kN,平均每個柱下布置12根抗拔樁,抗拔承載力ΣF=12*670=8 040 kN>7 562.3 kN,抗浮滿足要求!
方案七、預應力錨桿(200-700,筏板下布置)
注:本方案采用預應力囊式擴體錨桿200-700,單根錨桿長度10 m,單根錨桿抗拔承載力特征值500 kN,平均每個柱下布置16根錨桿,抗拔承載力ΣF=16*500=8 000 kN>7 562.3 kN,抗浮滿足要求!
2 經(jīng)濟性比較
經(jīng)過對上述幾種方案的材料用量比較,得出實際抗浮構(gòu)件成本分析數(shù)據(jù)如下:(元/m2)
方案一: 3 557;方案二: 2 172.42;方案三: 2 198.28;方案四: 1 378.14;方案五: 2 070.67;方案六: 1 362.81;方案七: 1 505.37。綜合成本排序:方案1>方案3>方案2>方案5>方案7>方案4>方案6。
3 優(yōu)缺點對比
方案一、二:造價較高,施工因素對成樁質(zhì)量影響較大,工期較長,對環(huán)境影響較小,適合市區(qū)。
方案三、四、五:造價較低,樁身質(zhì)量可控,施工周期短,對環(huán)境影響小,適合市區(qū)。
方案六:造價最低。
方案七:造價較低,需現(xiàn)場張拉,質(zhì)量控制一般,施工復雜,對施工水平要求較高,對環(huán)境影響最小,適合市區(qū)。
4 結(jié)語
(1)綜合上述抗浮構(gòu)件成本分析表,采用預應力空心方樁PHS-B350(170)-C80,土建經(jīng)濟成本為最優(yōu),其次為預應力管樁PHC-400-B-95-C80;(2)鉆孔灌注樁成樁質(zhì)量較預制樁而言受施工影響較大,工期較長;現(xiàn)場施工時鉆孔機械可能會與基坑支護斜撐構(gòu)件沖突,造成某些部位無法施工;(3)預制樁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在現(xiàn)狀地面送樁至負三層底板標高下(相對標高-14.4 m),若采取場地開挖至一定深度再送樁的施工措施,需考慮鋪設(shè)施工道路讓壓樁機下到開挖后的場地內(nèi)進行施工。因場地周邊距市政道路距離很近,此條措施無法實現(xiàn);(4)預應力錨桿施工復雜,對施工水平要求較高,且錨桿僅做抗浮使用,無抗壓功能。經(jīng)濟型上不如預制樁方案。優(yōu)點是受場地條件及基坑支護支撐構(gòu)件影響較小,可實現(xiàn)程度最高。綜上所述,我們最終選用方案7(囊式擴體錨桿200-700 )作為本工程地庫抗浮方案。
參考文獻:
[1]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chǔ)設(shè)計規(guī)范[S].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2]GJG94-2008,建筑樁基技術(shù)規(guī)范[S].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
[3]JGJ 476-2019,建筑工程抗浮技術(shù)標準[S].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9.
[4]CECS22:2005,巖土錨桿(索)技術(shù)規(guī)程[S].中國工程建設(shè)標準化協(xié)會,2005.
[5]JGJT282-2012,高壓噴射擴大頭錨桿技術(shù)規(guī)程[S].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