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摘要:地理的綜合性、應用性特點比較突出,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地理時都覺得難。其實只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抓住地理教材、圖冊等中的“圖”就能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構建比較系統(tǒng)的地理知識體系,從而高效學習地理。基于此,本文章對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思考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yǎng)?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208
引言
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于教育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化,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越來越多。新課標指出:“中小學教學課程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單單傳輸知識,更要從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以培養(yǎng)學科價值為依托,傳遞當代的主流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學習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是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學習興趣的存在能夠讓學習地理知識變得更加簡單和有趣。初中地理學科中包括有關地球自轉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相對過于抽象,如果想更好地學習這部分內容,學生需要將抽象復雜的地球運動內容具體化。然而學生沒有掌握堅實地理知識,缺乏良好的空間想象力,無法把各種光照圖轉化成圖文。學生不能讀明白地圖,導致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逐步喪失學習地理學科的興趣,乃至最后放棄學習整個地理學科。地圖是地理學科的語言之一,通過觀察地圖,學生能夠掌握不同地區(qū)的地理條件,借助語言以及文字的形式表達出現(xiàn)。然而因為老師教育方式存在滯后性的問題,以至于學生缺乏地理認知。老師在教學中無法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學生不能在大腦中建立地理知識導圖和知識體系。若是不具備讀圖能力,那么長久下去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地理知識的想法,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老師無法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教學進度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這種問題的存在使理想教學與實際教學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讀圖興趣,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
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教師的引導固然重要,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關鍵。想要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必須先激發(fā)學生對地理讀圖的濃厚興趣,以此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
例如,“拼圖游戲”通過拼圖讓學生掌握各省、直轄市的位置,使學生快速地記住各省的簡稱及省會城市等,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又如“一圖多用”游戲,在圖中標注出主要的城市、地區(qū),讓學生填寫各地礦產(chǎn)、食物特色等,進而將學習的知識融合一體,讓學生在一張圖上學會更多的知識,也使學生能夠將礦產(chǎn)、旅游、飲食文化等零碎的知識點綜合起來記憶,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二)加強對學生讀圖基礎知識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
讀圖基礎知識包括以下幾個內容:第一,先引導學生明確所讀地圖的類型,通過觀察地圖名稱、地圖圖標、地圖內容,判斷所讀地圖是降水圖還是氣候圖或是地形圖,以此明確學生的讀圖目標。第二,讓學生進行地圖的描述,確保學生讀圖的有效性。例如,將一些文章內容轉變?yōu)閳D形的方式,用直觀的形式讓學生進行主要名稱或者位置的填圖,有能力的學生還能自己動手繪畫,用簡單的符號或者圖形代替文字,更方便進行知識點的記憶。第三,引導學生觀察地圖的比例尺,進而測算地圖表示的實地距離,讓學生形成空間地理的認知概念。第四,結合此前所學知識,對比其他的地圖資料,總結、歸納地圖所表達的相關內容。
例如在《海陸分布》教學中,先讓學生讀懂“海陸分布圖”,再讀“世界大洋與海底地形圖”,再結合經(jīng)緯度及國家城市分布讀“世界氣溫分布圖”等。一點一點增加讀圖難度,一方面,反復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提高學生地理教學參與效果。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讀圖,認知讀圖的重要性和地理知識的關聯(lián)性,進而使其有效學習地理知識,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綜合水平。
(三)使用地理圖像,提升識圖技能
地理核心素養(yǎng)包括識圖技能。所以,如何正確引導學生使用地圖,并通過閱讀與分析地圖獲取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無論了解地區(qū)或國家的地理位置,明晰地理現(xiàn)象的分布情況,還是研究地區(qū)或國家的地理特征,分析地理現(xiàn)象與成因,都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地理圖像,以獲取豐富的地理信息。因此,教師要充分運用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圖像,激發(fā)學生分析、觀察地圖的興趣,降低閱讀地圖的難度,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識圖技能。
例如,結合當?shù)氐臍夂蛭幕?、飲食文化等學習地理知識,利用生活中的“地圖”引導學生掌握讀圖技巧,學會讀圖;結合路標認知圖的方向,結合景區(qū)平面圖了解圖的比例、方向等,從而使學生了解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而將地理教學中的讀圖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更有效地掌握知識,學習讀圖技巧。
(四)傳授學生科學的讀圖方法,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
讀圖中包括三個主要和重要的要素,分別為圖例、比例尺以及方向,對于一幅地圖來說,這三個要素是最基本的三個要素,并且,也是初中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必須掌握的三部分基礎知識。學生在觀察地圖的過程中,要通過地圖了解各種地理信息,不僅要觀察比例尺、圖例以及方向這三項內容,而且還要觀察地圖名稱、圖例注記等內容,詳細觀察圖中各種顏色,反復閱讀各種顏色代表的含義,切勿漏讀圖中一些明顯的信息。老師要引導學生積極發(fā)揮聯(lián)想力以及想象力,把地圖中展示的事物在自己腦海描繪一遍,找到各個地理事物之間隱藏的聯(lián)系。通過多次閱讀后,讓學生能夠達到熟能生巧的目標,其自身的讀圖能力也能夠得以不斷提升,解決各種地理題目時也能夠建立解題思路,地理素養(yǎng)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養(yǎng)成。
結束語
初中地理教學知識點多,學習內容復雜,讀圖有效地降低了地理學習的難度,使學生通過豐富的“圖”來學習地理,認知地理知識,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在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上老師要堅持教學中圖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興趣、讀圖能力,并在實踐激勵中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使地理教學有效性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魏赟邦.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2020(49):136.
[2]翁淑琴.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藝術,2020(08):69.
[3]李娟.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J].科普童話,2020(27):46.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實驗中學?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