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燕
晨晨是一個很沉默的男孩,每天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和誰都不說一句話。喝水時間到了,小朋友們排著隊去喝水,他仍然坐著不動;如廁時間到了,他跟隨小朋友們來到廁所,但是也不小便;吃飯時間到了,他也跟著坐在餐桌前,但是一口飯也不吃;戶外游戲時間到了,孩子們追逐著、嬉笑著、打鬧著,他獨自站在不遠的欄桿處,若有所思地看著遠方,白皙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容,眉頭緊鎖,一副與年齡不相符的表情。
晨晨怎么了?我試著走近他,想用我的關懷去幫助他。
早晨到園,我上去拉他的手,想抱一抱他,他一把甩開,跑開了。上課時,我把上來做實驗的機會給他,可他像沒聽見我在招呼他一樣,坐在座位上紋絲不動。喝水的時候,我拿著冰糖雪梨飲料,走到他面前說:“晨晨,這是老師給你的,來,拿著?!彼檬峙拈_我:“不要,走開。”吃飯時,我在他旁邊坐下哄他:“晨晨,得吃飯,才能長身體,才能變聰明,才能不生病?!背砍坑檬职炎彀臀娴镁o緊的……他對老師是排斥的。
我想,如果他對老師是排斥的,不知道對小朋友會不會好些?我試著讓活潑的孩子去接觸他、帶動他。
于是我安排了班上最活潑的米同學、剛同學坐在晨晨左右,讓他倆下課和晨晨一起做游戲,讓他倆喝水時叫著晨晨,讓他倆勸晨晨吃點飯……可是幾天過去了,晨晨絲毫沒有改變,米同學、剛同學委屈得不行。
怎么辦?既然這兩種方法都不好使,那只有調查清楚原因吧,才好對癥下藥。
晨晨媽媽如約而至,她向我道出事情的原委。原來,晨晨爸爸媽媽上班忙,就把晨晨放在了農村的奶奶家。奶奶家有忙不完的農活,在晨晨需要發(fā)展社會交往能力及語言能力的階段,他奶奶只是天天把他帶到田地里,讓他自己在那兒玩,這導致晨晨不擅長社會交往,語言發(fā)展也受到阻礙。后來,晨晨上了幼兒園,班上小朋友搶了他的水果,弄翻了他的飯碗,然后不但沒道歉,還打了他;老師和家長又都沒有及時安慰晨晨,也沒有對他進行心理疏導,導致晨晨從此更害怕和別人交往。從那天起,他奶奶每到中午就把晨晨領回家吃飯……他逐漸游離于小朋友之外。直到晨晨媽媽發(fā)現(xiàn)晨晨在奶奶村里的幼兒園不適應,才把晨晨轉到這里來。但是晨晨自閉的性格已經形成了。他媽媽說,現(xiàn)在晨晨就喜歡自己在家玩,哪也不想去。由于大人沒有及時地引導,晨晨不懂如何與小朋友交往,甚至恐懼人際交往,變得自閉。因此我和晨晨媽媽商量,共同幫助晨晨走上正常的生活軌道。
原因找到了,用什么辦法幫助晨晨克服交往恐懼,打開心門,接納大家呢?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不妨從晨晨的興趣出發(fā),引導他走出自我封閉。
我們首先做的是觀察晨晨——觀察他的行為,了解他的語言,捕捉他的興趣點。我讓晨晨媽媽觀察晨晨在家里對什么感興趣,喜歡干什么。我們在班上從一日活動中尋找晨晨的興趣點。早晨他不打招呼就進了教室;別人喝水他不喝;別人上課,他低頭趴在桌子上瞇著眼昏昏欲睡;別人吃飯,他捂著嘴……唯有看動畫片的時候,他迷蒙的眼睛里發(fā)出光芒。尤其看《熊出沒》時,他眼睛睜得大大的,一眨都不眨,并且嘴里不斷重復著熊大熊二的話,手還比畫著它們的動作……要是你把《熊出沒》換成別的動畫片,他會“嗖”地從座位上躥起來,跑到電視面前擋著,那架勢像在宣告不能換別的動畫片,就得看《熊出沒》。我把情況反映給晨晨媽媽,她也說晨晨在家最喜歡看《熊出沒》。
興趣點找到了,我們開始試著用動畫片《熊出沒》來打開晨晨的心門。活動課上,我創(chuàng)設光頭強、熊大、熊二的情景劇,讓大家戴著頭飾表演,學習知識……我漸漸發(fā)現(xiàn),原先上課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的晨晨來了精神,不再萎靡不振,而是眼神亮亮的,充滿期待。戶外游戲時,我們將經典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抓小羊的游戲改編成“熊大熊二去抓光頭強”的游戲,原先遠離小朋友們的晨晨在慢慢向大家靠近。吃飯時,我讓大家做正義的“熊大熊二”,告訴他們飯菜就是“光頭強”,把飯菜吃完就是把“光頭強”打敗,這樣“光頭強”就不能再破壞森林了……小朋友們把飯菜吃干凈了,晨晨也“光盤”了。
慢慢地,晨晨變了,他開始喝水了,他開始認真上課了,他開始去廁所小便了……他不再那么戒備了,但是還沒有完全擺脫自閉——他仍然不主動和小朋友們一塊玩,仍然不主動和小伙伴們說話。
山不就我,我去就山。晨晨不主動和別人說話,我派“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交流。
班上的洋洋也是《熊出沒》的忠實小粉絲。為了完全打開晨晨的心門,我故意把洋洋的座位安排在晨晨身邊。一看動畫片《熊出沒》時,晨晨就興奮地自言自語,洋洋看到精彩情節(jié)時也喜歡大喊大叫。這樣,他倆自言自語、大喊大叫就呼應到一塊兒了——洋洋接著晨晨的話,晨晨接著洋洋的話。慢慢地,他倆因《熊出沒》結緣,成了朋友。
對于晨晨的變化,晨晨的家人和我們都很高興。但是晨晨畢竟不懂如何與兒童正常交往,所以經常造成誤會,這對他的成長不利。為此,我會及時幫助他消除誤會,為他營造寬松的交往環(huán)境。
晨晨在大家的鼓勵、關懷和引導下,有了很大進步。漸漸地,晨晨不再害怕與別人接觸,不再拒絕別人伸來的橄欖枝,有時還會主動發(fā)出交往信號。但他因為不懂該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時常導致誤會。他想和誰玩,也不說話,就跑過去,推別人一下,然后撒腿就跑。被推的小朋友,有時會認為晨晨是和他玩,就去追趕。有時晨晨不分輕重,把別人推倒在地,別人就會以為晨晨打人,于是一場戰(zhàn)斗在他們中展開;或是被推倒的孩子到老師那兒告狀,一場“官司”由此而生。有時晨晨想表達友好的情意,他不會用語言表達,就去抱住別人,也不管對方是男孩還是女孩。許多家長對此種種提出抗議,他們認為晨晨的行為具有攻擊性、非禮性,為防止自己的孩子吃虧,他們叫自己的孩子不要和晨晨玩,遠離晨晨……家長、孩子的做法,無疑又可能將晨晨置于孤立的境地。
為了給晨晨營造一個好的交往環(huán)境,我必須消除孩子和家長對晨晨的誤會。為此,我經常在班上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告訴他們,晨晨的行為不是打人,而是想和大家交朋友,只是晨晨還沒學會正確的語言交往方法,才采取了錯誤的方法。為了驗證我說的是對的,我經常當著大家的面詢問晨晨我說得對不對。晨晨也很配合,使勁地點頭,表示我的說法是正確的。我號召孩子們學做小雷鋒,理解晨晨,原諒晨晨,幫助晨晨——幫助晨晨學會如何與別人溝通、交往,并設立“友愛獎”,將幫助晨晨的次數(shù)與“棒棒星”掛鉤。一時間,孩子們幫助晨晨的積極性高漲。
為了消除家長的誤會,我在班級家長群向家長做出解釋,講明晨晨行為產生的原因,講明晨晨行為背后的含義,希望家長支持自己的孩子與晨晨一起玩,為晨晨的成長營造一個寬松、友好的環(huán)境。
同時,我還積極引導晨晨,讓晨晨明白他“推”“抱”別人行為的危害,引導他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與人交往。我教他用協(xié)商的語言和口吻邀請別人和他一塊玩,例如:咱倆一起做游戲吧?我可以加入嗎?我還教他用交換玩具、分享禮物的方式邀請別人和他一塊玩,于是他從家中帶來了他的“變形金剛”,吸引了好多小朋友圍繞在他身邊……
現(xiàn)在晨晨的交往能力雖然還沒有達到正常孩子的水平,但是他的心門已開。相信在我們愛的關懷下、正確方法的引導下,未來晨晨一定能走出自我封閉,走向大家,成長為一名陽光少年。
(作者單位:山東省榮成市世紀小學幼兒園)
(插圖:羅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