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崢瑾
【摘? ? 要】對學生而言,中學階段是其學習和成長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個時候?qū)W生的身心發(fā)育情況對其后續(xù)的發(fā)展有著十分深刻的影響,而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起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班主任是班級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靈魂,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滲透,對初中班主任的教學和管理工作也有了著更高的要求。但是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很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未能解決,筆者將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以期找到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班級管理?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47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和監(jiān)督者,不僅要指導學生的學習,更要管理學生的生活,尤其是學生的德育教育,更需要班主任付出心力。一個優(yōu)秀的班級需要有著濃郁的學習氛圍,良好的班級作風,穩(wěn)定的班級秩序,學生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才能實現(xiàn)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班級的整體教學和管理水平才會不斷提高。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初中班主任必須要認真反思自身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問題的根源出發(fā),積極采取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從而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高效學習。
一、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
1.缺乏對學生實際情況的考慮,導致學生不配合管理。當代的初中生多為獨生子女,從小深受父母、親人的寵愛,自我意識突出,很難養(yǎng)成和別人主動分享、合作的意識和習慣。在與外界的溝通和合作中缺乏足夠的能力,遇到困難和阻礙時更傾向于獨立解決,不愿意和其他學生、班主任交流溝通,習慣性地從自身的角度來考慮。針對學生的這一情況,班主任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缺乏對學生成長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的把握,導致學生不愿意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認為班級管理和自身無關,因而最后的管理效率和質(zhì)量極低。
2.缺乏與學生有效互動,管理不實際。就傳統(tǒng)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和教學模式來看,很多時候班主任習慣將自身置于主導的地位,學生不管是在班級活動中還是在學習過程中都顯得非常被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都難以體現(xiàn)。很多班主任采用的管理方式比較嚴厲,認為把學生約束在種種嚴厲的規(guī)則和制度之下是最有效的,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沒有表達的空間,不敢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質(zhì)疑,這樣的師生關系是不對等的,加劇了師生之間的矛盾。班主任也沒有做到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各種問題,影響其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即使學生能夠在班主任的約束之下完成學習任務,也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
3.班主任工作負擔重,管理有心無力。學生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之后,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和管理能力,但是相對來講,其自我意識仍然不完整,管理能力仍然不夠成熟且不能長久地堅持。而傳統(tǒng)的教學和管理模式對師生的影響極為深刻,學生無論是對自我規(guī)范還是對學習都缺乏明確的目的,仍然需要班主任的正確引導。在當前激烈的學業(yè)競爭環(huán)境下,初中生所面臨的學習任務繁重,對師生而言壓力都非常大,而班主任作為教師,既需要注意自身所任學科的教學管理工作,更要時刻關注整體的教學管理動態(tài),還要兼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在其班級管理工作上難免分身乏術,有心無力。
二、初中班級管理常見問題的解決對策
1.實施民主管理,培養(yǎng)學生主人翁意識。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模式一般是由班主任為學生制定相關規(guī)定規(guī)則,學生必須要遵守這些規(guī)則,這種強調(diào)班主任意志,忽視學生需求的管理模式有效性并不高,師生之間缺乏深入交流。實際上,班主任需要明白,學生是班級管理的對象,更是班級管理的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工作更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因此初中班主任有必要實施民主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自主管理中來。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管理能力之后,班主任就可以放權,將一些管理工作分攤給學生,既可以讓學生的歸屬感、榮辱感、責任感增強,又可以讓學生的管理素養(yǎng)不斷提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例如,當要為班級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時,班主任就可以組織學生展開交流討論,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提出自己對班級守則的看法和意見,經(jīng)由師生共同商討和研究,立足班級實際情況,整合、篩選并最終制定出滿足師生需求的規(guī)章制度。
班主任還可以加大對班干部的培養(yǎng),不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依據(jù),而是重點考慮學生的綜合能力。經(jīng)過民主討論、投票,選出學生和班主任都認可的班干部人選,將其分配到合理的位置,傳達給其服務班級、承擔責任的理念,讓班干部來將班級管理的一些工作落實到位。而班主任可以不時給予班干部一些指導,和其他學生展開溝通,了解學生對班干部所做工作的看法,從而不斷規(guī)范班干部的管理行為。
2.展開有效互動,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初中生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他們自我意識突出,自主管理能力相對較弱,離不開班主任的正確指導。對于班主任而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與學生展開有效的互動交流才能保證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展開。因此,班主任應當致力于為學生打造較為輕松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與學生構建起良好的關系,盡可能地消除和學生之間的隔閡,解決師生之間的矛盾。與學生建立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取得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和支持,學生才會在遇到問題時主動向班主任傾訴,尋求班主任的解決建議。
比如當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不可一味地批評和說教,而是要和學生展開平等的對話,了解學生犯錯誤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錯誤的嚴重性,使學生可以主動反省,深入思考。然后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尋找如何改善錯誤、避免再犯的對策,在此基礎上,班主任可以進行一定的補充。當學生改進了自身的問題之后,班主任應當給予學生認可和肯定,使學生的自信心不斷增強,自尊心得到保護,感受到約束自己、管理自己的快樂和意義,從而愿意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對自我的管理中。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的同時,對班級的管理意識也會增強,自覺維護班級管理的秩序,遵守班級規(guī)章制度。
3.強化班主任素質(zhì),確保班級管理質(zhì)量。在初中班級教學和管理中,班主任起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強化自身綜合素質(zhì),為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榜樣作用。只有以身作則,以理服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打動學生,學生才能樂于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初中班主任應當積極順應新的教育趨勢,樹立先進的、科學的管理理念,學習和借鑒國內(nèi)外優(yōu)秀的班級管理經(jīng)驗和實踐,不斷優(yōu)化自身班級管理方針,圍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展開管理工作,實現(xiàn)學生和班主任自身的共同成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育的同時,也可以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一定要及時反省自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對策。筆者對此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可以為初中班主任構建科學的班級管理模式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