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水果
“我已經(jīng)達到了十級孤獨——自己去看病。”對照“人類孤獨指數(shù)”圖表,好友蕾蕾感慨道。在這個圖表中,自己吃飯、自己旅行都不算什么,自己養(yǎng)老、自己看病才是終極孤獨。
然而,孤獨也有一個代名詞,叫作自由。蕾蕾總說自己孤獨,可當(dāng)她在出差之際順帶旅行、旅行完畢后繼續(xù)度假、度假之后又再出差的繁忙日程里,她隨時隨地從工作模式切換到休閑模式,可是羨煞不少人。
風(fēng)光的背后,就是孤獨。去年,她在異國生了一場病,醫(yī)生建議做手術(shù),這些都需要她獨自面對。哪怕英語很好的她,在聽到一連串的醫(yī)學(xué)名詞后也發(fā)蒙,只是知道自己要在手肘處開刀,因為左手無名指和小指幾乎沒有什么感覺,神經(jīng)受到了壓迫。做手術(shù)那天,她害怕到發(fā)抖。
病后康復(fù)的蕾蕾說:“我現(xiàn)在覺得甚至可以和奧特曼一起拯救世界,一個自己做手術(shù)的人,還有什么怕的?”
孤獨是長久的,也是相對的,就像我去荷蘭旅行時遇到的老房東說的那般:“孤獨嘛,才是我永恒的伴侶?!蹦鞘且晃荒暧馄哐睦蠣敔?,婚姻從來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
退休后,他就把自家的小房子改造成了民宿,迎接來自全世界的客人,聆聽與眾不同的故事。好客的老房東也熱愛旅行,但凡訂了機票,他就把民宿一關(guān),背著登山包去溜達。他的客廳書架上是一排排藍書皮的旅行攻略,我隨便抽出一本翻看,都有他做的詳細筆記,比如點評某個景點,比如寫下對美食的感受等。
一個人的退休生活也是異常忙碌。老房東隔一天會與友人共進晚餐,他騎著自行車,與荷蘭鄉(xiāng)間的小矮馬并行。若是天氣好,他午睡起來就坐在自家后院,戴著太陽鏡看書,把自己曬得通紅。待太陽西斜,他就把船繩松開,自己劃著小船在河道里前行,河里還有一只只小鴨子,而我,就坐在他后院的甲板上感慨兒歌誠不欺我: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shù)一數(shù),二四六七八……
在一次閑聊中,我問他:“如果你感到孤獨,你會怎么辦?”
“找點事情做”,老房東喝著咖啡笑答,“聽唱片,做家務(wù),吃東西,或者就是躺著曬太陽哼歌,再不然就飛去澳大利亞看望我的哥哥,或者回英國看望我的妹妹。我一個人過了四十多年,早就習(xí)慣啦,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的狀態(tài),才是最適合我的。”
我心道,這和梭羅所秉持的理念相似:如果一個人充滿自信地在他的方向前進,并努力過著他所想象的那種生活,那么,他就會遇見意料不到的成功。對于荷蘭老房東而言,把孤獨當(dāng)成伴侶,就是他對生活的最終追求。這也是我見過一個人能過得最豐富又多姿的狀態(tài),讓我對“孤獨終老”四個字突然產(chǎn)生了敬意:這多酷?。?/p>
然而,同樣終身未婚的梭羅也說過:“我獨自一人時,確實也樂在其中,不過我發(fā)現(xiàn)有人相伴時,其中的樂趣更大——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彼裕藗冊谙硎芄陋毜耐瑫r也需要陪伴,哪怕短暫,也能給予心靈溫暖,帶著這份暖意,我們回歸孤獨的懷抱,與這個人生永恒的伴侶繼續(xù)相守,白頭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