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明聰 徐敏 張抗抗
【摘要】目的 了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州市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意愿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隨機抽取廣州市各志愿服務總隊569名志愿者,利用自行設計的調(diào)查問卷進行調(diào)查,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志愿者基本情況、參與防疫服務類別、參與原因、滿意度及主辦方提供的志愿者保障情況等,并使用SPSS 17.0對調(diào)查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 569名志愿者中,有285名有參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相關活動,284名未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相關活動;愿意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主要原因包括:盡綿薄之力抗擊疫情、在緊張的工作和生活之余做有意義的事等;未參加的主要原因包括:疫情防控宅家中就是為國家做貢獻、未看到志愿防疫活動招募信息、工作任務重等?;貧w分析結(jié)果顯示,志愿者的學歷、職業(yè)、志愿服務總時長、對新冠肺炎知識了解程度是影響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因素(P<0.05)。結(jié)論?廣州市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意愿較為積極,以國家利益為重,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志愿者自身的專業(yè)經(jīng)驗影響其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意愿;主辦方提供防疫志愿服務保障情況直接影響志愿者對活動的整體滿意度。
【關鍵詞】新冠肺炎 志愿者 防疫志愿服務 意愿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4-008-06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willingness of volunteers to participate in epidemic prevention volunteer service during COVID-19 epidemic in Guangzhou in 2020 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 a random sample of guangzhou each volunteer corps 569 volunteers,using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investigation content includes: basic situation,the volunteers participate in epidemic prevention service categories,causes,satisfaction and organizers provide volunteer security situation,etc.,and use SPSS 17.0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urvey results.Results Among the 569 volunteers,285 participated in volunteer services related to 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2020,and 284 did not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services related to 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2020.The main reasons for participating in volunteer services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clude: making a modest contribution to fight against the epidemic,doing meaningful things in the spare time of stressful work and life;The main reasons for not participating include: staying at home for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country,not seeing the recruitment information of volunteer epidemic prevention activities,heavy work tasks,etc.The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olunteers' education background,occupation,total length of volunteer service and knowledge of COVID-19 we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in epidemic prevention volunteer service (P<0.05).Conclusion Volunteers in Guangzhou have a positiv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epidemic prevention volunteer service,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self-value.Volunteers' own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ffects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epidemic prevention volunteer service;Sponsor provided epidemic prevention volunteer service guarantee situ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volunteers'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the activity.
【keyword】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VID-19?volunteers' Voluntary service for epidemic prevention?willingness influence factor
前言
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疫情迅速蔓延至全國乃至全球各個國家,中國果斷采取措施遏制疫情。2020年1月23日,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全省啟動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廣州作為國際交通樞紐、華南門戶城市,努力加強聯(lián)防聯(lián)控,堅決防范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截至2020年4月16日24時,廣州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49例,累計出院345例,累計死亡1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24例,境外輸入關聯(lián)病例26例,累計出院107例,尚在院治療43例[1]。
共青團中央發(fā)布《關于堅持黨的領導,全團動員,在防控疫情阻擊戰(zhàn)中充分發(fā)揮共青團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的通知》,要求共青團“聽從黨的號令,堅持全團動員,積極投身阻擊疫情的重大政治任務”,中國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發(fā)布《關于青年志愿者組織和志愿者開展疫情防控應急志愿服務的工作指引》,廣大青年志愿者組織和志愿者積極響應團中央號召,立即行動起來、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在當?shù)貓F組織的領導下,科學有序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2]。經(jīng)國家及省衛(wèi)健委統(tǒng)一部署,1月24日,廣東首批援助湖北醫(yī)療隊出征,截至3月16日,廣東共派出26批援助湖北醫(yī)療隊,合計2484名醫(yī)務人員 [3]。廣州是我國志愿服務起步早、發(fā)展快、規(guī)模大的城市之一[4],疫情發(fā)生以來,在團市委的指導及廣州市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的組織下,廣州志愿者迅速集結(jié),廣州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和隊伍有序開展防疫志愿服務行動,在防疫宣傳、社區(qū)排查、關愛醫(yī)護、物資生產(chǎn)、心理援助、聯(lián)防聯(lián)控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根據(jù)“I志愿”“志愿時”數(shù)據(jù)顯示,自疫情發(fā)生以來截至2020年4月16日,全廣州市共發(fā)布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5438個,全市已上崗志愿者165002人次,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近20萬小時。各區(qū)志愿者已上崗人數(shù)分別為天河區(qū)4523人,海珠區(qū)3597人,白云區(qū)4923人,南沙區(qū)4085人,越秀區(qū)10976人,增城區(qū)473人,番禺區(qū)3780人,黃埔區(qū)24511人,從化區(qū)1265人,花都區(qū)2649人,荔灣區(qū)2042人。(數(shù)據(jù)來源:“I志愿”系統(tǒng)數(shù)據(jù))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此次疫情傳染性極強、范圍廣、潛伏期長[5],與一般志愿服務相比,對于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和隊伍開展抗擊疫情志愿服務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廣大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意愿及考慮的因素,直接影響著各志愿服務組織開展防疫服務的措施及成效。因此,本研究旨在調(diào)查了解疫情期間廣州市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為防范風險、保障志愿者身心健康提出有效建議,為逐步建立規(guī)范、專業(yè)的防疫志愿服務體系提供參考意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廣州市各志愿服務總隊 569名志愿者,利用自行設計的調(diào)查問卷進行調(diào)查。2020年3月12日至4月14日發(fā)放問卷并回收。本研究回收有效問卷569份,有效回收率100%。本次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具體如下:男180例,女394例;18歲以下14例,18-25歲259例,26-35歲109例,36-55歲164例,55歲以上28例;有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相關活動285例,未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相關活動284例。
1.2研究方法
根據(jù)研究目的,查閱相關文獻、官方網(wǎng)站、微信公眾平臺推文,自行設計調(diào)查問卷。問卷內(nèi)容包括:志愿者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等;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類別;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意愿及原因;主辦方開展防疫志愿服務活動的保障情況等。
1.3統(tǒng)計方法
采用Excel 對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運用SPSS 17.0對調(diào)查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運用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對調(diào)查問卷的各項指標進行描述,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對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的整體滿意度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參與意愿及原因分析
在569名志愿者中,有285名有參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相關活動,284名未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相關活動。在285名有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志愿者中,問及參加服務的原因時,主要集中在承擔社會責任、個人價值實現(xiàn)及自我增值等方面。其中,274人次選擇“國家有難,希望盡綿薄之力抗擊疫情,貢獻力量”;175人次選擇“在緊張的工作和生活之余做有意義的事”;89人次選擇“參與服務能了解專業(yè)的防護知識,提升防護能力”。其次,有少部分志愿者選擇 “社區(qū)/農(nóng)村/工作單位/社會組織等通知/要求參與”、“工作單位延后開工,無事可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或“增加志愿時數(shù)”。此次新冠疫情感染范圍廣、防控難度大,疫情發(fā)生以來各界社會力量廣泛集結(jié),大量社會人群持續(xù)投身到防控志愿服務當中,主動承擔起保護國家、保護人民健康的社會責任。
在284名未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志愿者中,問及未參加的原因時,175人次選擇了“疫情防控宅家中,就是為國家做貢獻”,88人次選擇了“未看到志愿防疫活動招募信息”,66人次選擇“上班,工作任務重”,17人次選擇“害怕被感染”,71人次選擇“其他因素”。出于疫情防控需要,部分企業(yè)單位延遲復工,在醫(yī)學專家呼吁及輿論的影響下,廣大群眾少外出、不集聚,這也是影響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意愿的因素之一。其次,志愿防疫活動招募信息宣傳廣度及力度有限,志愿者對防疫志愿服務參與渠道缺乏了解等原因,同時影響志愿者的參與意識。
2.2影響因素分析
以廣州市志愿者是否有參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相關活動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學歷、政治面貌、職業(yè)、志愿服務總時長、對新冠肺炎認知度為自變量。發(fā)現(xiàn),學歷、職業(yè)、志愿服務總時長、對新冠肺炎認知度與是否參與防疫志愿服務存在差異(P<0.05)。與中專/高中學歷相比,大專學歷的志愿者更愿意參與防疫志愿服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醫(yī)學生相比,醫(yī)務工作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積極性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而專業(yè)技術人員(教授、教師、工程師、研究員、律師等)、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非醫(yī)學生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均沒有醫(yī)學生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與志愿服務總時長<50小時的志愿者相比,服務總時長在50以上區(qū)間的志愿者更愿意防疫志愿服務,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對新冠肺炎病毒潛伏期、癥狀、傳播途徑、防護手段等健康知識了解程度影響志愿者參與意愿,其中對新冠肺炎知識非常了解的志愿者,更加愿意參與防疫志愿服務,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次防疫志愿服務對志愿者的專業(yè)性要求較高,一方面要求志愿者對傳染病防治知識有基本掌握,另一方面對于有志愿服務參與經(jīng)驗的志愿者有更大的參與優(yōu)勢。因此,醫(yī)務工作者、醫(yī)學生及志愿服務總時長較高的志愿者,在此次防疫服務參與當中凸顯出一定的專業(yè)優(yōu)勢。詳見表1。
2.3 滿意度分析
2.3.1在285名有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志愿者中,主辦方有組織志愿者培訓的志愿者,對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的整體滿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2在285名有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志愿者中,認為主辦方提供的防護用具較充足的志愿者,對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的整體滿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防疫志愿服務的開展應特別重視防護物資的保障,努力保證志愿者安全,是否有充足的防護用具直接影響了志愿者對活動的整體滿意度。詳見表3。
2.3.3在285名有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志愿者中,對主辦方開展的個人防護培訓內(nèi)容滿意的志愿者,對整體防疫活動也滿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為防范感染的風險,活動前開展規(guī)范、全面的防護培訓至關重要。詳見表4。
3結(jié)論
3.1廣州市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意愿較為積極,以國家利益為重,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
此次研究抽取廣州市各志愿服務總隊 569名志愿者進行調(diào)查,隨機性有所下降,結(jié)果顯示285名有參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相關活動,占比50.1%;284名未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相關活動,占比49.9%。面對此次傳染性極高的新冠病毒肺炎及不斷攀升的確診人數(shù),廣大市民或多或少有恐慌情緒,但是廣州志愿者不畏艱險,排除萬難,踴躍投身防疫志愿服務行動。結(jié)果顯示,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意愿較為積極,以國家利益為重,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都希望盡綿薄之力抗擊疫情,貢獻力量;這種志愿行為也是雙向的給予獲取,他們在服務社會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提升防護能力。其次,未參加防疫志愿服務的志愿者,能積極響應鐘南山院士號召,疫情防控少出門,不添亂。
3.2志愿者自身的專業(yè)經(jīng)驗影響其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意愿
與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的潛伏期更長、傳染性更大,為了避免感染,志愿者在參與防疫志愿服務時對其自身的專業(yè)經(jīng)驗、防護要求更高。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醫(yī)務工作者及醫(yī)學生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意愿,高于其他職業(yè)的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總時長在50小時以上的志愿者,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積極性比總時長在50小時以下的志愿者高;對新冠肺炎認知度更高的志愿者,更愿意參與防疫志愿服務。這說明志愿者自身的專業(yè)經(jīng)驗,直接影響其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意愿,防疫志愿服務活動對志愿者的專業(yè)性要求更高。
廣州作為2003年“非典”疫情的發(fā)源地,在“非典”期間有志愿者開展服務,但是形式和內(nèi)容較單一[6]。廣州志愿服務事業(yè)在探索中不斷發(fā)展,特別是經(jīng)歷了2010年“兩個亞運”時期,使志愿服務組織日益規(guī)范化、志愿者日益專業(yè)化。當2020年新冠疫情襲來之際,廣州志愿者憑借自身的專業(yè)經(jīng)驗,挺身而出,全力協(xié)助疫情防控,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
3.3主辦方提供防疫志愿服務保障情況直接影響志愿者對活動的整體滿意度
志愿服務防范風險、加強保障的一個重要措施是專業(yè)培訓、規(guī)范服務[7]。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在285名有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志愿者中,主辦方提供防疫志愿服務保障情況直接影響志愿者對活動的整體滿意度。面對疫情的嚴峻性及輿論的影響,志愿者或多或少會產(chǎn)生恐慌情緒。因此,主辦方是否組織志愿者崗前培訓,是否提供充足的防護裝備,對于保障志愿者的身心健康變得尤為重要。
在防疫的關鍵時期,不宜大規(guī)模聚集,廣州市各級志愿服務組織紛紛通過線上或線下形式開展志愿者崗前培訓,加強志愿者自身安全防護,嚴格落實在崗志愿者的防護措施,避免感染的發(fā)生。結(jié)果顯示,主辦方能夠為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志愿者提供充足的防護用具,志愿者對主辦方開展的個人防護培訓內(nèi)容及活動整體效果的滿意度較高。
4建議
4.1健全志愿服務體系,充分體現(xiàn)參與防疫服務志愿者價值
志愿服務是社會公眾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組織形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8]。志愿服務體系是包含志愿精神、志愿行為、志愿人員、志愿組織、志愿資源等元素的綜合體系[9]。針對國家治理需要、文明發(fā)展需要、社會生活需要及疫情防控需要,應加快志愿服務的統(tǒng)籌系統(tǒng)、支持系統(tǒng)、實施系統(tǒng)、傳播系統(tǒng)、保障系統(tǒng)、規(guī)范系統(tǒng)建設[9],讓志愿人員、志愿資源得以高效利用,充分發(fā)揮志愿服務體系的聯(lián)動作用。
疫情發(fā)生以來,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迅速行動,依托廣州市團校、廣州志愿者學院推出《防疫志愿服務培訓教材》,為疫情防控一線的志愿者提供及時、有效的專業(yè)培訓知識與技能 [10]。在志愿服務法規(guī)、安全防護知識、防疫志愿服務專業(yè)知識等方面提出了詳細的指引。
此外,還應進一步建立志愿服務激勵保障機制,尤其是參與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防控的志愿者,應充分體現(xiàn)參與防疫服務志愿者的工作價值。面對疫情,廣州志愿者無私奉獻,默默堅守在防疫崗位,幫助疫情中有需要的人。媒體及各級志愿服務組織應對防疫志愿服務進行廣泛報道,政府及相關單位應對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志愿者給予嘉獎,挖掘典型事例,廣泛引導社會大眾提高對志愿者的尊重及支持,進一步提高志愿者參與度,弘揚志愿精神。相關部門應該以此次疫情為契機,積極推進志愿服務立法的健全與完善,通過法律的形式進一步細化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的權利和義務,強化政府在志愿服務發(fā)展中的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激勵保障及規(guī)范監(jiān)督等責任,以規(guī)范和促進志愿服務事業(yè)發(fā)展[11]。
4.2進一步規(guī)范各級志愿服務組織開展防疫服務,加強志愿者權益保障
疫情期間,在團市委的指導下,廣州市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組織青年志愿者迅速上崗開展“進企業(yè)、進醫(yī)院、進社區(qū)、進站點、進網(wǎng)絡”五進行動,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和隊伍有序推進防疫服務,共同抗擊疫情。在疫情蔓延初期,因民眾對疾病的認知度有限,各組織開展防疫服務頻率及志愿者參與度較低,相關部門及組織應通過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等大眾傳播媒介,加大防疫志愿服務活動的宣傳,讓更多志愿者加入抗擊疫情的隊伍,進一步提高志愿服務組織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處理能力,實現(xiàn)疫情早防范、早隔離,加快抗疫步伐。
其次,隨著疫情信息更新的及時性,社會恐慌情緒隨之升級,對參與防疫志愿服務的志愿者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影響。各類志愿服務隊伍在開展防疫服務時,應認真組織志愿者開展規(guī)范培訓,提供充足的防護用具,有條件地購買志愿者保險,按崗位類別有針對性地給予服務保障,加強志愿者權益保障。除了防護內(nèi)容培訓以外,還應加強志愿者心理疏導,保障志愿者身心健康,讓志愿者安心、安全地參與疫情防控。
4.3加強專業(yè)性應急志愿服務隊伍建設
公共衛(wèi)生事件相比于其他類型突發(fā)事件來說,對志愿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專業(yè)技能、心理素質(zhì)、個人防護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從此次新冠疫情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應急志愿服務的實踐來看,其具有緊急性、特殊性及風險性[12],志愿者在參與應急志愿服務活動期間存在一定的風險,具有區(qū)別于一般志愿服務的領域和類型,需要更多的科學知識和專業(yè)技能 [13]。疫情期間,廣州市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及隊伍迅速成立青年戰(zhàn)疫突擊隊,有組織、有秩序地開展防疫服務。除了成立青年戰(zhàn)疫突擊隊以外,政府及各級志愿服務組織應加強對專業(yè)性應急志愿服務隊伍的建設,包括醫(yī)務志愿者、涉外志愿者、國際志愿者、教師志愿隊伍等等,培養(yǎng)青年志愿服務人才,在志愿服務人才建設中形成較強的戰(zhàn)斗力,組建一批“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的應急志愿服務隊伍,隨時應對各類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
【參考文獻】
[1]廣州衛(wèi)健委官網(wǎng).4月16日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況.(2020-4-17).https://mp.weixin.qq.com/s/CW uMysa7fouZdUsBL09H8A
[2]譚建光.“全民戰(zhàn)疫”與青年志愿服務創(chuàng)新[N].中國青年報,2020-02-14(007).
[3]廣東醫(yī)療隊援鄂名單[N].新快報,2020-03-16(02)
[4]馮現(xiàn),李超海.雙工聯(lián)動模式下的廣州志愿服務創(chuàng)新發(fā)展[J].中國社會工作,2017(22):53-54.
[5]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R].北京: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2020.
[6]譚建光.中國“防疫戰(zhàn)”:青年參與社會治理的特殊方式[J].青年探索,2020(02):25-33.
[7]譚建光.從保護到保險:疫情之下的志愿者權益保障[J].中國社會工作,2020,(12):39-42.
[8]索浩宇,郭東旭.志愿服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及完善建議[J].中國社會工作,2020(12):42-43.
[9]譚建光.健全志愿服務體系的方法與路徑[J].中國社會工作,2019(34):6-7.
[10]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廣州市團校,廣州志愿者學院.防疫志愿服務培訓教材.南方日報出版社,2020.3
[11]索浩宇,郭東旭.志愿服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及完善建議[J].中國社會工作,2020(12):42-43.
[12]李芳.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志愿服務的經(jīng)驗與前瞻[J].中國社會工作,2020(10):23-24.
[13]王小玲,蘇敏,譚建光.一份關于抗“疫”志愿服務專業(yè)化的調(diào)查[J].中國社會工作,2020(10):21-22.
基金項目:中共廣州醫(yī)科大學委員會黨建課題項目“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黨建引領在防疫志愿服務開展中的作用研究”(編號:2020YB004)
作者簡介:莫明聰(1982-),男,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團委書記、南山志愿服務隊執(zhí)行隊長,主要研究方向:醫(yī)院管理研究、醫(yī)院黨建研究、志愿服務研究、青年工作研究,郵箱:104738419@qq.com。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