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在家里有時讀讀書,有時去云端聽聽課,倒也過得安靜、充實。讀書、聽課當中,我捕捉到的一個關鍵詞,就是“感動”。
仔細想想,我讀書也曾有過感動的時候。董橋的文字,頗合我意,他有篇《寥寞》的文章,寫的是一家小小出版社的編輯老陶。老陶“態(tài)度誠懇,不太說話”,不懂得圓滑處世,只是默默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偏偏命運不濟,不僅妻子早亡,而且五十六歲那年,老陶也因肝癌走了。我每讀此文,總抑制不住眼眶里打轉的熱淚,我感慨于老陶對亡妻的一往情深,感慨于老陶的悲凄際遇,感慨于世態(tài)淡漠人心難測。董橋敘事的口吻,老陶的形象,也就長久地氤氳于胸。
由此,我想說的是,閱讀,需要“感動”。那些感動了自己的文字,注定不會與我們匆匆擦肩而過,它們會在我們的內心沉淀下來,雖不一定時時刺激我們,但總會在某一場景、某一時刻,不期然地蹦出來,供我們再度品味;而且,那些感動了我們的文字,也會如化學試劑一樣,與我們的思想認知、社會閱歷密切結合,悄無聲息地發(fā)生化學反應,引領著我們的精神世界與行為舉止趨于變化。
關于閱讀,相信很多人都面臨過同樣的“尬境”,那就是讀過一本書后,沒過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凈,那本書只不過是人潮中的一個過客,與自己打了個照面,迅即又消失于茫茫人海,與自己不再有任何牽絆、任何瓜葛。
曾有人問:“我讀過很多書,但后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么?”于是有人答:“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閱讀對思想的改變也是如此!”說得沒錯,不過有個前提,就是那些讀過的書,自己真正讀進去了,如果完全沒讀進去,完全“無感”,我想,它長不成一個人精神上的“骨頭和肉”。
閱讀過程中,努力使自己感動,最起碼也要使自己有所觸動,這樣肯定能夠讀進去。而讓自己感動、觸動,閱讀時就不能消極被動,就需要想象的助力。葉圣陶在《驅遣我們的想象》中提到,“讀者看到的是寫在紙面或者印在紙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們的目的,他們要通過文字去接觸作者的所見所感”,去接受美感的經驗,而“要達到這個目的,不能夠拘泥于文字。必須驅遣我們的想象,才能夠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
當然,不是所有的閱讀內容都能使我們感動,往往,想要感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尋找閱讀當中的感動,關鍵還得用適合自己水平、契合自我口味的內容來匹配。說到底,閱讀是一件個人化的事情,適合自己的,才是可口的,也才是最好的。
(周慧虹:作家、知名讀物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