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抗戰(zhàn)時期南方局與美國駐渝記者合作交往研究

2021-09-10 07:22劉英王曉園
新聞研究導刊 2021年13期

劉英 王曉園

摘要:抗戰(zhàn)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同志們以中共代表的公開身份,在國統(tǒng)區(qū)同美國駐渝新聞機構、駐渝記者建立起廣泛聯(lián)系,開展卓有成效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國際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旗幟下,他們積極加強同美國駐渝記者聯(lián)絡,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國民政府外交、新聞封鎖,促使部分美國記者對國共合作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及共產黨、八路軍等作出客觀公正的報道和評價,這些對國際輿論支持中共和中共抗戰(zhàn),為中國贏得抗戰(zhàn)最終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中共中央南方局;美駐渝記者;合作交往

中圖分類號:K2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3-0001-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19年重慶社科規(guī)劃抗戰(zhàn)工程項目“抗戰(zhàn)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與美國合作交往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YBKZ03

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后,國民政府遷都重慶,重慶成為全國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成為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主戰(zhàn)場及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遠東戰(zhàn)場指揮中心。大量外國記者隨同西遷的通訊社來到重慶,美國在重慶設立的通訊社、攝影社、報刊社也紛紛派記者駐渝,并專門設立美國新聞處,報道中國抗戰(zhàn)。中共中央南方局與美國在渝新聞記者合作交往,以“宣傳出去,爭取過來”的方針,贏得美國對中國抗戰(zhàn)的支持、對中共及其領導的軍隊的同情支持,讓世界了解真實的中國,認識中國共產黨。

一、“宣傳出去”:借助美國駐渝新聞記者向世界發(fā)聲

1939年4月,南方局成立對外宣傳小組(1940年12月改稱外事組),由周恩來直接領導。主要工作是加強與反法西斯同盟國、國際組織和國際友好人士的聯(lián)系與溝通,開展國際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南方局外事組開展國際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人員包括組長王炳南,副組長陳家康、龔澎,新華日報編輯喬冠華、副總編輯章漢夫,中共秘密黨員孟用潛、劉尊祺、劉思慕(此三人均在美國戰(zhàn)時新聞處工作),以及“保衛(wèi)中國同盟”的廖夢醒等人[1]。

南方局始終秉承“宣傳出去,爭取過來”這一政策方針,以“宣傳出去”的方式,不斷爭取美國駐渝記者,向他們宣傳中共的抗日主張。1939年秋開始,國民黨對陜甘寧邊區(qū)進行軍事封鎖,不允許外國記者采訪,外界幾乎無法了解中國共產黨在邊區(qū)的主張、方針、政策。周恩來以及南方局外事組工作人員通過與美國在渝記者、友好人士、國際機構密切交往,贏得關注,在輿論上為中國共產黨爭得了一定的話語權,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為宣傳中共的抗戰(zhàn)主張,鞏固和發(fā)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以及國際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夯實了基礎。

1941年國民黨頑固派發(fā)動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周恩來發(fā)起抗議。一方面以聯(lián)絡美、英、蘇等國大使和特使的方式,及時向他們通報皖南事變的真相;另一方面尋求外國記者向世界發(fā)聲,其中通過美國記者斯諾,皖南事變的真相在美國的星期六晚郵報上被率先報道[2],后又通過斯特朗將皖南事變的材料和來信公諸媒體。斯諾的報道和斯特朗的佐證材料,在美國政要人員以及普通民眾中產生了強烈反響。美國政府隨即派特使居里到重慶考察,后告知蔣介石:若國共問題未解決,美國政府將無法大量援華。迫于內外壓力,蔣介石表示以后絕無剿共之軍事行為。

1942年5月,斯諾隨美國軍事代表團再次來華[3],在重慶與周恩來又一次會面,周恩來提出希望美國軍事代表團和美國記者去延安參觀,并請他帶信給美國總統(tǒng)特使居里[4]。這一會面也為日后美軍觀察組以及中外記者觀察團訪問延安奠定了基礎。

白修德是眾多美國記者中比較特殊的一個,他一生的政治思想經歷了數次巨大的變化。1939年到重慶,9月至10月赴山西抗戰(zhàn)前線實地采訪,這次采訪讓他認識了中國共產黨人,也改變了他的政治思想。到1940年底,在與周恩來、董必武、龔澎等中共人士的交往中,白修德逐步加深了對中國抗戰(zhàn)和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對共產黨的態(tài)度由表達同情向贊揚轉變。1944年底,白修德訪問延安。在延安期間他見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等13位中共高層領導,并采訪了其中11位[5]。后他寫了著名的《延安印象記:共產黨對美國的友誼是真誠的》,文章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真實面貌,引起了美國民眾及世界人民對中國抗戰(zhàn)和中國共產黨的支持。

周恩來及南方局外事組利用國統(tǒng)區(qū)這一有利環(huán)境,結識了大量外國記者,并通過自己的行動向這些記者表明中共的立場,也收獲了部分駐渝記者的支持。如美國記者、企業(yè)家卡爾·克勞在日記中寫道,“自己根本沒有料到會被共產黨領導人如此吸引”。太平洋戰(zhàn)爭前駐渝先驅記者瑪格麗特·貝姬·竇丁描述當年在重慶的經歷:周恩來的說服力和智慧,國民黨方面無人能夠望其項背。同樣,公共關系負責人龔澎,是我見過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共關系官員。

二、“爭取過來”:促成以美國記者為主的中外記者赴延安考察

中國共產黨在這一階段努力贏得國際社會同情與支持,離不開南方局與在渝外國新聞記者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南方局外事組為他們提供真實的抗戰(zhàn)信息和事實,成功吸引了大量駐渝外國記者特別是駐渝美國新聞記者訪問延安的期望。時任美國時代雜志、紐約時報記者愛潑斯坦這樣說道,“在重慶的外國記者(包括外交人員)與周恩來領導的八路軍辦事處之間發(fā)生了經常的、良好的接觸。通過接觸,大多數記者,不論其個人政治觀點如何,都一致認為他們能夠從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獲得最可靠的事實和最有說服力的分析”[6]。

1944年,美國駐華外交官主動加強與南方局外事組組長王炳南的接觸。作為反法西斯同盟的美、英政府,這時更加關注太平洋戰(zhàn)場,為了爭取世界大戰(zhàn)特別是對日戰(zhàn)爭的勝利,他們急需了解和利用中國抗戰(zhàn)軍民的實力。當時,國民黨頑固派當局一直嚴密封鎖著陜甘寧邊區(qū),國內外各界很難同延安建立聯(lián)系,也很難直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及其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實況。因此,打破國民黨當局對延安的封鎖,成了當時國內外輿論界最強烈的要求。

王炳南利用上述國內外形勢所出現(xiàn)的機會,在各國駐華新聞機構和各國駐華使團中,作了大量的外交和宣傳活動,打破了國民黨頑固派政府不允許中外記者去邊區(qū)或解放區(qū)考察的新聞封鎖,為共產黨邀請外國記者采訪延安創(chuàng)造了條件。

6月9日中外記者團一行21人到達延安,其中,外國記者6人,包括4名美國記者,分別是斯坦因、愛潑斯坦、福爾曼、夏南漢神甫。外國記者進入延安后對解放區(qū)真實情況的報道,加深了美國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為雙方建立直接聯(lián)系奠定了基礎。

同年7月1日,在毛澤東接見記者團后不到20天,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中共領導下的軍隊是強大的》一文,文中稱“中共軍隊在對日作戰(zhàn)中是我們有價值的盟友”[7]。8月3日,又刊登由駐延記者發(fā)出的通訊,“稱贊陜甘寧邊區(qū)的軍民,并報道八路軍不依賴政府,生產自給……”。美國記者愛潑斯坦撰寫了《我所看到的陜甘寧邊區(qū)》一文,文中“介紹了陜甘寧邊區(qū)的社會經濟制度,告訴人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是中國的希望所在”[8]。美國記者福爾曼撰寫《中國邊區(qū)的報告》,書中詳細描述了他所拍到的游擊區(qū)情況。美國報刊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刊登斯坦因的報道,他在文中寫道:“在封鎖線后面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熱烈的新社會,簡直使我目瞪口呆?!盵9]在英國新聞時事報上刊登的《毛澤東朱德會見記》一文,給出“中國共產黨堅持團結、民主,深得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在抗日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偉大的作用,他們是誠心誠意同國民黨合作”[10]的論斷。南方局外事工作的努力,使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國共產黨及中共領導的軍隊八路軍、新四軍是抗日的重要力量。

1944年夏天,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訪問延安,掀起了外國記者爭相報道解放區(qū)的熱潮。在記者團駐延安期間,解放區(qū)領導人多次舉行記者招待會,向美國介紹國共談判、敵后戰(zhàn)場,以及中共的政治、軍事等情況。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順利訪問延安,無疑與南方局的前期準備工作密不可分,不僅爭取到中外記者宣傳報道中國共產黨的新聞報道,更為后來美軍觀察組進駐延安作了鋪墊。促成中外記者團的西北之行及美國記者向世界報道真實的中共軍隊在對日作戰(zhàn)中“是我們有價值的盟友”,這無疑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最成功的國際統(tǒng)戰(zhàn)工作成果。

三、互相合作:構筑中共與美方聯(lián)絡新渠道

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國際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逐步鞏固,中國共產黨在政策宣傳上偏重于同英美等國建立民主盟友關系,促進共同對日作戰(zhàn)。此時南方局同美國駐華機構部分政府、新聞機構建立了緊密的聯(lián)系,同時加強了與美國戰(zhàn)時新聞處的聯(lián)系。

1942年冬,美國戰(zhàn)時新聞處在重慶成立,負責人為美國漢學家費正清。為加強同美國戰(zhàn)時新聞處的聯(lián)系,劉尊棋經周恩來批準到美國新聞處任中文部主任。中文部開拓了多種時事報道工作,在國統(tǒng)區(qū)利用中文報刊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戰(zhàn)。1944年,劉尊棋與孫伏園、地下黨員陳翰伯等利用美國戰(zhàn)時新聞處的書刊成立了中外出版社,出版一些美國新書的譯本。出版社在1944年還創(chuàng)辦了一種刊登國際問題文章的刊物——文匯周報,喬冠華、章漢夫等都時常為其撰稿。文匯周報刊登本國知名作家的作品,更有國外知名作者的譯文,是抗戰(zhàn)時期大后方銷量較多的一種刊物,既團結了不少進步文化工作者,也促進了戰(zhàn)時中美文化的交流。

為加強對美國記者的統(tǒng)戰(zhàn),加強同美國戰(zhàn)時新聞處的聯(lián)絡交往,周恩來還特別同意延安新華廣播電臺同美新處直接聯(lián)系。1945年7月28日,根據新聞處重慶分處處長費正清所提要求,周恩來起草復函,如果能爭取國民政府取消無理檢查、不加扣阻的制度,“彼此可以郵件來往”,新華社愿與其實行無線電交通;并愿“保持有關事項工作之聯(lián)系”;抗戰(zhàn)期間同意雙方互相接聽無線電廣播[11]。

位于國統(tǒng)區(qū)的美新處還設有翻譯部門,會翻譯大量含有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內容的文章。如1943年9月,翻譯部將122篇文章投給131家報社和15家雜志社。重慶美新處收到700份刊登這些文章的報紙樣本,而這一數目估計占“全部刊登戰(zhàn)爭信息署文章報紙數的三分之一” 。雖然美國新聞處是美國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外交機構,但在某種程度上卻為中共在國統(tǒng)區(qū)的地下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身份和場所掩護。而美新處所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也加強了中國人民對美國新聞處這一機構的了解及其對華新聞報道的認識。

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由于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南方局領導的新華日報關于美國方面的報道數量逐漸增加,內容有關政治、經濟和軍事,通常放在較為顯眼的版面和位置。這種變化主要得益于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以及中國共產黨同美國建立友好關系的需要,也是為了通過增加美國相關新聞報道引起更多美國社會人士的關注。

新華日報除了報道大量關于美國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的內容外,還對美國新聞記者、作家等展開了報道,尤以1941年的報道最多。1940年《新華日報刊發(fā)《訪斯特朗》一文,高度贊揚了以斯特朗為代表的外國記者對中國抗戰(zhàn)的報道,文末斯特朗表達了她對中國抗戰(zhàn)的希望:團結、抗戰(zhàn)、民主。1941年,新華日報大量刊發(fā)了美國記者來渝的消息。1945年,美國記者團來渝,新華日報發(fā)表時評《歡迎美國報界代表來渝》,社論《歡迎美國報界代表團》,此社論只印此九個大字。另,社論《迎美國記者團》一文中提出,“希望美國新聞記者團切實注意中國的實情,把中國的情形報道給美國的同業(yè)和各界”。

1942年,新華日報在周恩來的指示下開設國際述評專欄,編發(fā)國際新聞、國際述評,引起各國通訊社的重視。南方局外事組成員喬冠華主要負責國際評論的工作,他以于懷為名,每兩周撰寫一篇國際述評,刊登在新華日報上。1943年,新華日報發(fā)表短評,感謝美國與美國人民對我們的同情與幫助,這種幫助無論是在精神還是物質上都有重要的意義。

南方局通過新華日報刊登大量抗戰(zhàn)宣傳,同時也引起了美國刊物的注意。南方局委派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簡稱文協(xié))任職的南方局文委委員馮乃超、新華日報編輯樓適夷,聯(lián)合老舍、孫羅蓀、徐遲等人組成編委會,以文協(xié)的名義創(chuàng)辦了專門對外傳播中國抗戰(zhàn)文藝作品的英文雜志《中國作家》,創(chuàng)刊不到一年,便與美國批評家集團出版社、文學雜志《小說》,以及《新方向》等合作,在這些刊物上宣傳中國抗戰(zhàn)。

四、結語

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所進行的外交活動多是非官方背景的民間外交,眾多國際友人中,以新聞記者為最重要的部分。南方局始終秉承“宣傳出去,爭取過來”這一政策方針,以“宣傳出去”的方式不斷爭取美駐渝記者,向他們宣傳中共的抗日主張。1939年秋開始,國民黨對陜甘寧邊區(qū)進行軍事封鎖,不允許外國記者采訪,外界幾乎無法了解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方針、政策。周恩來及南方局外事組工作人員通過與美國在渝記者、友好人士、國際機構密切交往,贏得關注,在輿論上為中國共產黨爭得了一定的話語權,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話語體系,為宣傳中共的抗戰(zhàn)主張,鞏固和發(fā)展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以及國際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夯實基礎。南方局與美國駐華記者的合作交往使美國記者認識了解了中共及中共領導的抗日軍隊、取得的抗日戰(zhàn)績,并在一定程度上對共產黨、八路軍、國際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作出了較為公正的評價,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是抗日的軍隊,是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宣傳和評價的傳播,為中國贏得了美國民眾和部分美國官員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戰(zhàn)爭的同情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美國對華政策的調整,并對中國的抗戰(zhàn)給予進一步的援助。讓美國對中共的認識進一步加深,讓美國意識到中共是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場上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共予以幫助。周恩來及南方局的外事工作組與美國駐華記者的交往,讓世界了解了真實的中國,認識了中共,使他們那時幾乎一致地得出結論:中國共產黨代表中國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邱云雪,鄭海燕.從歷史角度分析周恩來與費正清交往[J].蘭臺世界,2013(07):13.

[2]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南方局史[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91.

[3] 劉力群.紀念埃德加·斯諾[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4:66.

[4] 鄭琴琴.抗日戰(zhàn)爭時期白修德在華的新聞報道研究(1939-1945)[D].安徽大學,2010.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年譜(1898-1949)[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532.

[6] 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外記者團和美軍觀察組在延安[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5:3.

[7] 袁武振,梁月蘭.面前是新中國一角的曙光——1944年夏中外記者團延安紀行[J].黨史縱橫,1995(02):7.

[8]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共黨史資料(第六十九輯)[M].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6:120-121.

[9] 盧毅. 1944年中外記者團訪問延安風[J].廣東社會科學,2015(01):125.

[10] 繆平均.中外記者眼中的延安抗日解放區(qū)[J].文史春秋,2015(07):62.

[1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中共黨史資料[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167.

作者簡介:劉英(1966—),女,重慶人,本科,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南方局歷史。

王曉園(1989—),女,山西大同人,碩士,館員,研究方向:南方局歷史。

南通市| 宝丰县| 蒙自县| 曲阜市| 栖霞市| 收藏| 灵山县| 游戏| 康平县| 东阿县| 沾益县| 壤塘县| 贵德县| 托克逊县| 高清| 本溪| 湄潭县| 雷州市| 炎陵县| 利辛县| 辽阳县| 大理市| 庆安县| 石嘴山市| 高要市| 西城区| 亳州市| 板桥市| 义乌市| 罗江县| 佛坪县| 涞源县| 古蔺县| 格尔木市| 白城市| 东源县| 壤塘县| 涟源市| 电白县| 临海市| 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