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亮 彭皓
摘要: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興起,現(xiàn)代化測繪技術水平得到長足發(fā)展,使得各種先進的測繪器材也被相繼投入到施工測量中,這為建筑施工起到了積極意義。本文對此展開分析探討,以期能對今后的工作中有所裨益。
關鍵詞:測繪技術;施工測量;應用
1.新測繪技術在施工測量中的應用優(yōu)勢
一般在利用傳統(tǒng)的測繪技術進行施工測量時,工作人員需要對測量現(xiàn)場進行全面考察,在多次現(xiàn)場考察中獲取相關的數據信息,并對這些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將其作為依據繪制成符合施工要求的圖紙。這種測量方法不僅效率較低,也提高了施工測量的人力成本,但是新測繪技術在施工測量中的應用具有較強的自動化效果,能夠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xiàn)圖紙的自動生成,使施工測量更加效率和準確。其次,數字化技術作為新測繪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作人員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將繪制好的圖形存儲在計算機中,既能夠確保圖紙的安全,也便于隨時進行圖紙修改。最后,新測繪技術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在施工測量的應用過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較低,能夠有效保證施工測量的精確度。
2.新測繪技術在施工測量中的應用分析
2.1全站儀的應用
全站儀可以在一次觀測中自動獲取傾斜距離、豎直角和水平角等基本觀測數據,且儀器本身還具有較高的計算能力,在進行施工測量的時候可以實現(xiàn)自動化的坐標測量、高差測量和平距測量,結合電子記錄手簿還可以實現(xiàn)自動化的記錄、保存和輸出,使施工測量的程序更加簡化,有效提高施工測量的整體效率。此外,在全站儀在施工測量中的應用方法較多,主要包括了后方交會測量、對邊測量、懸高測量和偏心測量等等。
(1)后方交會測量。主要就是將全站儀設置在某個待定點,對2個以上已知點的距離和角度進行觀測,并分別輸入各個已知點的棱鏡高、儀器高和三維坐標,通過全站儀的計算功能算出測站點的實際坐標。
(2)對邊測量。在某個位置設站之后,瞄準兩個目標棱鏡對其距離和角度進行觀測,并計算出兩個目標之間的斜距、平距、高差及坡度。若是利用全站儀在已知點設站,在設置好后視之后,還可以對兩個目標點形成邊的方位角進行計算。
(3)懸高測量。在無法設置棱鏡的目標高度時,可以在目標下方或上方設置棱鏡,在輸入棱鏡高之后,就可以瞄準棱鏡進行觀測,最后就要瞄準被測目標,通過全站儀顯示出被測目標的高度。
(4)偏心測量。當待定點無法設置棱鏡的時候,可以在待定點的一側設置棱鏡,使其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并瞄準偏心點的棱鏡進行觀測,之后就要瞄準待定點,通過全站儀顯示待定點的坐標。
2.2激光鉛垂儀的應用
激光鉛垂儀比較適用于高層建筑的豎直定位,其主要由基座、水準器、發(fā)射望遠鏡、豎軸、氖激光器和氦激光器等多個部件組成,可以使工作人員在最快的時間內進行放樣工作,使測量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在進行高層建筑的豎直定向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在定向位置的底部中央安裝儀器井,將儀器固定在儀器井中,并在工作平臺的中央設置接收靶。在進行投點的時候,工作人員需要開啟激光電源,將激光束朝上發(fā)射,之后就要對發(fā)射望遠鏡的調焦螺旋進行調節(jié),讓接收靶能夠準確接收光斑。同時,在接收靶位置的觀測員要記錄好光斑中心在靶上的位置,在鉛垂儀繞豎軸旋轉的時候,也要記錄好光斑中心在移動中的軌跡,一般光斑中心的軌跡都是一個非圓,其小圓中心就是鉛垂儀投射的位置,工作人員可以將其作為依據進行定位。
2.3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應用
全球定位系統(tǒng)主要由地面控制、空間和裝置等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地面控制部分就是實現(xiàn)數據傳輸的通訊輔助系統(tǒng)、向衛(wèi)星發(fā)送信號的地面天線、對地面進行控制和管理的主控站、收集數據信息的監(jiān)測站等幾項內容,其中空間部分就是由地球的六個圓形軌道平面上的衛(wèi)星組成,而裝置部分就是衛(wèi)星天線和GPS接收機等等基礎裝置。在利用全球定位系統(tǒng)進行施工測量的時候,工作人員可以利用某個位置的多個衛(wèi)星對地面位置進行定位及觀測,以此得到衛(wèi)星與接收機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利用三維坐標的距離公式計算出觀測點的位置。同時,為了保證測量數據的精確度,工作人員還可以選出誤差小的衛(wèi)星進行定位,通過接收機鎖定衛(wèi)星使測量數據的精確度得到有效提高。
2.4遙感技術的應用
遙感技術作為一種具有較強實用性的空間檢測技術,在地質、環(huán)境、資源、氣象和水文等多個領域都能夠發(fā)揮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為施工測量提供有利的技術支持。在遙感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主要就是利用遙感器在高空對地面物體的性質進行探測,比如飛機、衛(wèi)星等等飛行物的遙感器,通過這些遙感器進行地面探測獲取到相關的數據資料,并對這些數據資料進行傳遞、分析和整理,將其作為依據對地面物體進行識別,使施工測量的精確度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時,遙感技術在施工測量中的運用原理較為復雜,主要就是利用電磁振動傳播的工作原理進行施工測量,比如在太陽光經過大氣層射在地面的時候,地面物體會吸收和反射太陽光的電磁波,且各種物體對入射光的反射率有一定差異,這些物體的反射規(guī)律就是其反射光譜,可以通過這種工作原理將遙感技術應用到施工測量中,使施工測量更具有精確性和科學性。
2.5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在施工測量過程中,對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xiàn)對空間數據的獲取、分析、整理和管理,整個過程能夠體現(xiàn)出時效性、經濟性、數據的可比性及綜合性等各項優(yōu)勢,在地形測量領域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5]。同時,作為一種具有較強綜合性和靈活性的信息化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在各個行業(yè)領域中都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許多施工測量人員都比較關注這項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此外,在信息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背景下,多光譜航空攝影和高分辨率的遙感衛(wèi)星是探測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對于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需求會日益提高,通過地理信息技術能夠使地籍圖測量和地形圖的更新更加方便和靈活,有效提高施工測量工作的整體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述,新測繪技術在施工測量中的應用優(yōu)勢會越來越高,工作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測繪技術,從而有效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使施工測量的技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倪宏剛.測繪技術在現(xiàn)代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6(1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