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書籍是知識的重要載體,對傳遞知識文化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科技類圖書編輯的加工,工作人員要保證書稿整體框架正確,書稿內容以及格式都符合規(guī)范,也要審查書稿涉及的政治問題。編輯在加工書稿的過程中,要認真負責,做好審校工作,以提高書稿的質量。本文主要分析兩方面的內容,即科技類圖書編輯加工的原則和問題,以期對各從業(yè)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科技類圖書;編輯加工;加工原則
中圖分類號:G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1-0203-02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國家提高了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須提高圖書質量,加強對圖書質量的管理,推動出版業(yè)健康發(fā)展。在這種形勢下,有關部門加強了對出版圖書的質量監(jiān)督,圖書編輯要擔起責任,不斷總結工作經驗,為出版業(yè)的發(fā)展作出貢獻。
一、科技類圖書編輯加工的主要原則
編輯對圖書進行加工,主要是為了糾正書稿中的一些錯誤,以及提高書稿的文字水平,使書稿內容更加完善,從而保證圖書的出版質量。編輯人員在對書稿進行加工時,需要遵守基本原則[1],下面對主要的原則作簡單介紹。
(一)尊重原稿件原則
編輯在對書稿進行加工的時候,必須尊重作者在稿件中表達的觀點,如果要進行原則性的修改,以及對大量內容進行刪減,必須與作者溝通,取得作者的許可。如果作者不同意,編輯不可以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作者。如果與作者產生分歧,編輯也要多考慮作者的意見要求,與作者溝通好之后,再對書稿進行修改。編輯在尊重原稿件的基礎上對書稿進行加工,不僅可以減少自己的工作量,同時還可以防止把所有的書稿都加工成同一種模式。除此之外,尊重原稿,還能大大減少編輯與作者在稿件修改方面的糾紛。
(二)政治性原則
編輯在對書稿進行加工的時候,要對書稿的內容進行嚴格的審查。若是書中有涉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觀點、宗教信仰、民族關系等的內容,編輯一定要確保其說法正確,避免書稿內容在這方面出現(xiàn)錯誤。
(三)規(guī)范和統(tǒng)一原則
書稿的內容與格式需要符合國家的出版規(guī)范,編輯在審稿時,需要注意書稿中的專業(yè)名詞、特定公式以及計量單位表述是否準確,同時也要檢查書稿的標點符號以及外文字母等是否符合規(guī)范。尤其是科技類圖書在描述本行業(yè)的知識內容時,編輯要確保其內容符合該行業(yè)的行業(yè)規(guī)范,若有模糊不清或表述不當?shù)牡胤?,要與作者及時溝通,商量處理。
(四)科學性原則
圖書不僅是出版讀物,更是傳遞知識的媒介,因此對于科技類圖書來說,書稿內容的科學性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在書稿中表述的觀點都應該是正確的,書中引用的各種參考資料也應是正確的,編輯在審稿時需要格外重視這一部分的內容。
二、科技類圖書編輯加工存在的問題
(一)書稿整體框架問題
編輯在對書稿進行加工前,會對書稿的整體框架進行細致的審查,以保證整體框架的正確性。但是現(xiàn)在部分編輯只重視書稿的文字內容,對文字內容進行大量的修飾,卻忽略了書稿的整體框架。這種類型的書稿文字質量非常好,但是書稿的整體框架卻容易出現(xiàn)問題,導致整本書的內容安排不合理,各個章節(jié)不成體系。尤其是在科技類圖書的編輯加工過程中,個別圖書的內容構成過于雜亂,再加上參與編寫的人過多,而且都只專注個人所編內容,整本書的結構框架不合理。編輯在工作過程中遇到這種類型的問題時,需要在開展具體的審查工作之前,對書稿的整體框架進行討論推敲,若是書稿框架有問題,編輯需要與作者再進行溝通,在取得作者同意的情況下對框架進行修改[2]。明確了整體框架之后,編輯再對書稿各部分的內容進行詳細審查。
(二)審查書稿內容時存在的問題
科技類圖書與其他類型的圖書不同,隨著社會發(fā)展水平的提升,科學技術的更新?lián)Q代,科技類圖書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書稿中的知識內容。部分編輯在對科技類圖書進行審稿時,對書稿內容審查不嚴格,只注重標點符號、文字格式等基礎內容,忽略了對書稿中保密性技術以及政治內容的審查。尤其是對于保密性技術的審查,這是編輯在加工科技類圖書時要關注的重點。針對這部分問題,編輯在加工書稿的時候,需要注意兩點內容。第一,仔細考慮書中的政治問題。一般情況下,科技類圖書多以學術觀點為主要內容,很少涉及政治問題,但正因如此,多數(shù)作者會忽略這方面的內容,因此編輯在進行審查的時候,要處理好政治問題的審查工作。第二,要做好對保密性技術內容的審核工作??萍碱悎D書與其他類型的書籍不同,科技類圖書可能涉及一些保密性技術。雖然如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水平不斷提升,但是世界各地的科技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編輯在加工科技類圖書時需要重視對這一方面的審查。
(三)語言表述問題
科技類圖書涉及很多學術概念以及專有名詞,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迭,很多內容都已經被淘汰,被替換成了新的標準以及理論,然而作者在編寫書稿內容的時候很可能會忽略這些細節(jié),導致書稿內容過時。編輯在審稿過程中,需要保證書稿的科學性以及正確性,以免書稿出版以后誤導讀者。
科技類圖書涉及大量的專業(yè)術語,但是有些作者在進行表述的時候出現(xiàn)了錯誤,沒有將專業(yè)術語按照國家標準統(tǒng)一處理,有的書稿甚至會出現(xiàn)內容過時的問題,如果編輯沒有仔細審查這方面的內容,那么圖書出版以后,就容易誤導讀者。編輯在工作過程中需要與作者及時溝通,將不規(guī)范的專有名詞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統(tǒng)一進行修改。
科技類圖書一般要做到語言簡潔、表述清晰,但是部分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了一些過于口語化的語句,這大大降低了圖書的科學性以及專業(yè)性??萍碱惖膱D書必須保證自身內容的邏輯性以及合理性,語言表述盡量簡潔明了,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歧義。以計算機題材為例,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習慣說“點一下鼠標左鍵”“點一下鼠標右鍵”,但是在圖書中,這種表述過于口語化和網絡化,是不恰當?shù)?,應該改為“單擊”“右擊”。這些都是編輯在審稿過程中需要標注出來的地方,后期需要與作者進行商量修改。
在科技類圖書中,圖表存在的問題也非常多,經常出現(xiàn)的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是圖表格式不準確。作者在寫稿的時候,有時只重視表格內容,但是忽略了表格的格式,因此編輯在做校對工作的時候,需要審查表格格式,保證全文表格格式統(tǒng)一且正確。第二是圖表內容與文章內容不相符。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指圖表內容與書稿內容關聯(lián)性不強,圖表內容沒有在正文中標注。編輯人員在做這部分內容的審核時,要結合上下文,審查表格內容是否與正文相符。
與其他類型的圖書不同,科技類圖書涉及大量的公式、物理單位以及字母,其中字母的書寫方式也是需要重視的地方。通常情況下,字母的大小寫格式不能輕易改變,比如摩爾、壓強等的符號應該嚴格按照法定計量單位標準來進行書寫。至于字母的正斜體問題,一般字母在表示變量時使用斜體,而在表示衡量或者其他特殊含義時使用正體。編輯在對書稿進行加工整理時,應秉持細心認真的態(tài)度,保證書中涉及的字母書寫格式正確。
科技類圖書編輯在加工處理書稿時還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是計量單位的規(guī)范問題。通常情況下,科技類圖書包含非常多的計量單位,但是作者在書寫稿件的時候,可能會忽視這個問題,導致書稿中的單位格式不規(guī)范??萍碱悎D書中的計量單位,不論是文字還是符號,都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的標準使用,并且前后要統(tǒng)一,不能出現(xiàn)前后格式不一的現(xiàn)象[3]。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公斤”“公里”“公尺”以及“公分”,這些都是不規(guī)范的計量單位,是不能用在書稿中的,應該將其改為“千克”“千米”“米”以及“厘米”。編輯在對科技類圖書進行加工時,若是遇見英制單位,應該在尊重原稿的基礎上將英制單位改為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這類圖書還會出現(xiàn)單位名稱不完整以及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單位使用不規(guī)范等問題,比如,“100立方”應該改為“100立方米”,“20~30%”應該改為“20%~30%”,“200~600km”應該改為“200km~600km”。編輯在加工稿件時,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和敏銳性,對不符合規(guī)范的單位符號及時查證和規(guī)范處理,將不是法定計量單位的符號轉換成法定計量單位。
(四)參考文獻問題
對于科技類圖書來說,參考文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編輯在加工時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編輯在審查書稿時,會發(fā)現(xiàn)部分書稿的參考文獻格式不規(guī)范,缺少必備的內容。這是科技類圖書經常出現(xiàn)的問題,編輯在編輯加工的時候要進行重點審查。
三、結語
在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國家重視科技的發(fā)展,科技類圖書成為傳播科學技術的重要載體,所以,編輯一定要保證科技類圖書的出版質量,不能讓書中的錯誤內容誤導讀者。從書稿的整體來說,編輯在審查書稿之前要先保證書稿整體框架的正確性,在檢查完書稿的整體框架之后,編輯再對書稿中各個部分的內容進行細審,確保書稿內容格式、單位符號等的正確性。編輯人員在進行加工的時候,要細心負責,這樣才能保證科技類圖書的出版質量。對于科技類圖書的出版質量,一方面要保證選題的質量,另一方面要保證編輯加工書稿的質量。總而言之,科技類圖書編輯在審查書稿時要認真負責,做好對書稿政治問題的審查,對書稿內容以及格式的審查,這樣才能給讀者提供優(yōu)質的科技類圖書。
參考文獻:
[1] 陳新剛.科技類圖書編輯加工原則及常見問題探析[J].采寫編,2019(04):131-132.
[2] 任書昌.融媒體全系統(tǒng)光纖集成設計[J].電子世界,2018(18):141-142.
[3] 肖萍.科技類圖書編輯加工中常見的問題[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1(12):20-21.
作者簡介:馬瑩(1988—),女,云南景洪人,碩士,編輯,研究方向:圖書編輯出版、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