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依婷,劉雷艮
(常熟理工學院 紡織服裝與設計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服裝設計是理性與感性彼此交融的結果,感性工學可以將消費者著裝選擇的感性偏好轉(zhuǎn)化為客觀數(shù)據(jù)進行量化分析[1],這對于定量把握消費者的服裝消費需求傾向具有重要意義,對服裝設計師針對目標消費群體設計出符合消費需求的服裝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女性上裝設計中,袖子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袖口設計是袖子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2]。適宜的袖口設計對于上裝整體效果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愉悅的視覺感受,襯托著裝者的氣質(zhì)[3]。
本文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女性上裝袖口造型,使用不同的感性形容詞進行問卷調(diào)查,通過感性工學量化分析方法[4]分析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研究與分析消費者對于不同女性上裝袖口的感性評價,將主觀評價轉(zhuǎn)化為客觀設計信息,幫助設計師設計出滿足消費需求的袖口造型。
本文的女性上裝袖口問卷調(diào)查由問卷星網(wǎng)絡平臺給予技術幫助,采用了線上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
1.2.1問卷的設計與確定
考慮到袖口的顏色、面料以及造型都會對消費者的選擇造成影響[5],因此本次調(diào)查參考從網(wǎng)站、書籍、雜志、軟件等搜尋到的不同女性上裝袖口的數(shù)據(jù)信息,選擇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女性上裝袖口類型。排除顏色、面料、圖案等一些干擾因素,只保留造型款式的因素[6],以典型的襯衫款式作為衣身,使用Corel Draw軟件繪制了15款具有不同袖口造型的女性上裝款式圖,如圖1所示。
圖1 15款不同袖口造型的女性上裝款式圖
從收集到的大量描述女性上裝袖口的感性詞匯,篩選出6對的形容詞,即大眾的-個性的、隨意的-莊重的、寬松的-貼身的、職業(yè)的-日常的、現(xiàn)代的-復古的、干練的-繁瑣的。用語義差異7分法,取值-3到3,如表1所示。請消費者對每一款樣本進行相同的形容詞評價,程度從有點、比較、非常進行區(qū)分[7]。計算調(diào)查結果的平均值,分析每款樣本的形容詞偏向,從而了解消費者對于不同袖口造型的女性上裝的感性評價。
表1 感性形容詞對語義差異七分法
1.2.2調(diào)查對象與結果
本次共收取202份有效問卷,由44位男性、158位女性組成。調(diào)查者的年齡以18~35歲為主,其中18歲以下占1.98%,18~25歲占91.09%,26~35歲占6.93%。調(diào)查者的社會身份主要為學生,其中有5.94%的調(diào)查者表示在購買女性上裝時注重袖口設計的功能性,66.83%的調(diào)查者表示重視袖口的舒適性,27.23%的調(diào)查者表示重視袖口的美觀性。
雖然本次研究為女性上裝袖口,調(diào)查對象也以女性居多,但考慮到男性對于女性上裝袖口也具有自己的見解與意見,因此本次問卷也調(diào)查了一些男性的感性評價。
經(jīng)過對樣本的分析,得到每一款樣本的形容詞評價得分,如表2所示。由于本次設置的分數(shù)中具有負數(shù),因此在每款樣本形容詞平均值的絕對值中,選取得分為前三名的形容詞作為消費者對于該款的主要感性評價[8]。每一對形容詞以一般、有些、比較、非常進行區(qū)分,得到消費者對15款不同袖口造型的女上裝的感性評價。第1款的評價為比較現(xiàn)代的、比較干練的、有些大眾的;第2款的評價為有些日常的、有些寬松的、有些個性的;第3款的評價為比較繁瑣的、有些復古的、有些大眾的;第4款的評價為比較個性的、比較繁瑣的、比較日常的;第5款的評價為有些日常的、有些復古的、有些個性的;第6款的評價為比較寬松的、比較個性的、比較日常的;第7款的評價為有些日常的、有些寬松的、有些復古的;第8款的評價為比較個性的、有些日常的、有些繁瑣的與有些寬松的;第9款的評價為有些日常的、有些個性的、有些寬松的;第10款的評價為有些個性的、有些日常的、有些隨意的;第11款的評價為有些個性的、有些日常的、有些寬松的與有些復古的;第12款的評價為比較個性的、有些日常的、有些復古的;第13款的評價為比較個性的、有些復古的、有些莊重的;第14款的評價為比較個性的、有些日常的、有些寬松的;第15款的評價為有些個性的、有些日常的、有些寬松的。
把表2的數(shù)據(jù)輸入SPSS軟件,得到KMO和Bartlett檢驗結果,能夠看出變量之中存在相關關系,如表3所示。KMO檢驗系數(shù)為0.706,大于0.5,說明調(diào)查的結果可以進行因子分析。
表2 女性上裝袖口樣本形容詞平均得分
表3 KMO和Bartlett檢驗
從圖2可知,第一個因子的特征值最高,因此它的貢獻最大,從第3個因子開始,折線趨勢漸漸平緩,這說明從第3個因子開始對整體變量的貢獻越來越小。
圖2 因子碎石圖
由表4可知形容詞對應的解釋總方差、各成分的方差百分比相對應的感性詞匯與主成分之間的比重關系。在6個因子中篩選出特征值大于1的2個主因子,因子1的最高特征值為3.778,所占方差百分比為62.964%;因子2的最高特征值為1.800,所占方差百分比為29.993%,因子1與因子2累積貢獻率為92.957%,因子解釋損失較小。因此,這2個因子可以較好地解釋樣本的消費者感性評價,從而用于分析使用。
表4 因子特征值和方差貢獻表
如表5所示,在經(jīng)過旋轉(zhuǎn)后的成分矩陣中,從因子的載荷量中可以看出因子與變量的相近關系,絕對值越大,相對應的變量與因子關系越接近,這也說明因子的貢獻值大。由表5可見,隨意的-莊重的、寬松的-貼身的、職業(yè)的-日常的3組形容詞對在第1個因子上有較大的載荷。因此,第1個因子可以解釋這3對形容詞對,命名為表現(xiàn)因子。大眾的-個性的、現(xiàn)代的-復古的、干練的-繁瑣的,這3對形容詞在第2個因子上有比較大的載荷,因此第2個因子解釋了這3對感性形容詞對,命名為風格因子。
表5 旋轉(zhuǎn)后的成分矩陣
結合以上的分析結論,通過選取不同的女性上裝袖口樣本,調(diào)查消費者的感性評價,得到消費者對于每一款不同形容詞對的評價傾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消費者對于女性上裝袖口的感性需求以及對于不同袖口的喜愛程度[9]。
使用SPSS軟件,得到了每一個女性上裝袖口樣本的形容詞得分平均值,得到每一款樣本的主要形容詞偏向,然后進行因子分析,最后得到每組形容詞與因子之間的聯(lián)系[10],得出2個貢獻率最大的主要因子,分別為表現(xiàn)因子與風格因子。隨意的-莊重的、寬松的-貼身的、職業(yè)的-日常的被歸類為表現(xiàn)因子,若消費者的需求能夠被以上3對形容詞描繪時,設計師可以以本次的調(diào)查結果為參考,選取最貼合以上形容詞匯的實驗樣本來設計女性上裝袖口。同理,大眾的-個性的、現(xiàn)代的-復古的、干練的-繁瑣的被歸類為風格因子,設計師在設計袖口時可以參考最貼合以上形容詞匯的實驗樣本。
通過選取15款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上裝袖口造型,基于感性工學,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將消費者對于女性上裝袖口的感性認知具體化,把消費者的主觀感受量化為客觀數(shù)據(jù),得到消費者對于不同造型的女性上裝袖口的感性評價,總結出每一款袖口的主要特點,得到表現(xiàn)因子與風格因子。
本次調(diào)查結果說明袖口的造型可以影響消費者對于一款服裝的心理感受與個性評價,即局部影響整體。設計師可以以袖口局部作為出發(fā)點,參考本次調(diào)查結果,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fā)進行資源整合,通過改變袖口造型滿足消費者的個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