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 陳廣恩
內(nèi)容摘要:《中國藏西夏文獻》刊布一件原定名《西夏文寫本·佛經(jīng)殘頁》的文書。經(jīng)釋錄解讀,可知該殘葉原書乃刻本而非寫本,屬《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第十二品的一部分,而殘葉的定名和配補均值得進一步推敲。殘葉題記中有“大朝皇帝”尊號,“大朝”當指大蒙古國,由此揭示的信息,對研究《功德寶集偈》的版本流傳、黑水城文獻中西夏文文書斷代等問題,均有相應(yīng)的價值。
關(guān)鍵詞:《功德寶集偈》;西夏文;大朝;斷代
中圖分類號:G2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21)03-0126-08
Abstract:In Tangut Documents from China there is a fragmental manuscript that was originally identified as Tangut Manuscripts: Fragmental Pieces of Buddhist Scripture. Detailed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is manuscript was engraved rather than handwritten and that it is part of the twelfth chapter of Saint Shenghui Reaches the Opposite Shore: Collection of Buddhist Hymns on Merit and Virtue. The honorific title “Emperor of the Great Dynasty” appears in the preface, the “Great Dynasty” referred to likely being Greater Mongolia. This information is significant for research on the particular version of the Collection of Buddhist Hymns on Merit and Virtue that was being circulated and for datingthe Tangut documents collected in the Khara-Khoto documents.
Keywords:Collection of Buddhist Hymns on Merit and Virtue; Tangut script; Great Dynasty; manuscript dating
上世紀初在黑水城(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額濟納旗)、綠城(額濟納旗)以及此后敦煌莫高窟、武威天梯山、小西溝峴、亥母洞等地出土的西夏文佛經(jīng)《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以下簡稱《功德寶集偈》),是西夏時期非常盛行的一部藏傳佛教文獻。對于該經(jīng)的版本來源與語言對勘,學界曾多有研究[1-8]。
近期,我們注意到《中國藏西夏文獻》中還收錄一件黑水城出土的《功德寶集偈》殘葉,至今尚未引起學界關(guān)注。經(jīng)初步研究,《中國藏西夏文獻》對該殘葉的定名及綴合值得進一步推敲,且該殘葉對重新考察《功德寶集偈》的版本流傳以及黑水城文獻中西夏文文書的斷代等問題,均具相應(yīng)的價值和意義?,F(xiàn)不揣寡陋,試對其做釋錄解讀,以求教于方家。
一
此西夏文佛經(jīng)殘葉,系1983年和1984年內(nèi)蒙古文物考古所對黑水城首次大規(guī)??脊虐l(fā)掘所獲,現(xiàn)藏于內(nèi)蒙古文物考古所,刊布于《中國藏西夏文獻》第17冊,編號M21·218[原入藏編號F13:W70a](圖1)[9]。根據(jù)《中國藏西夏文獻》敘錄可知:文書原定名為 《西夏文寫本 佛經(jīng)殘葉》,單頁,高19cm、寬12.5cm,上下雙欄,欄高15cm。正文存7行,行11字。另有題記1行。
現(xiàn)將文書釋譯如下:
(題記):□□艱蒾藉綅罵綃箎佬楚矟砵塢否 菞揉猜索
耀武 ?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 大朝皇帝
(正文):1. 皽矂縂皼竛胎罆罈焊駁癐
如有慈母忽然其身患疴疾
2. 磀篟疤瞭睪諜窫非窿窫屬
所有諸子咸做敬事心憂惱
3. 焊堡禋糧融揉墅薿焊駁魏
今亦如是十方世界諸如來
4. 蘪肅竀始監(jiān)鎖竛諜竀士緁 {1}
獨覺真如諸勝勢子真如性
5. 挨怖酞簁緁禨箿簁落竀始
是一非異離性非余是真如
6. 監(jiān)膳姑文維嘻竀紴駁緂論
諸佛以此勝慧彼岸而了知
7. 緓拔融襲纚充糺粙父息禑
知者住世或趣圓寂皆同等
8. 矖緁蔣嘩礠矖駁穉蘦棍纚
居住于此無非法性諸法空
經(jīng)釋譯發(fā)現(xiàn),這件佛經(jīng)殘葉內(nèi)容分別是《功德寶集偈》(卷中)正文第十二品(演說世界品)第1偈第1、2、3句,第3偈第2、3、4句,第4偈第1、2句。殘葉應(yīng)該是刻本而非寫本,所以我們可以將該殘葉重新定名為《西夏文刻本〈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第十二品〉殘葉》。
根據(jù)這一西夏文佛經(jīng)殘葉的釋錄情況,在對比其他收藏地的西夏文《功德寶集偈》各種殘葉后[10],我們發(fā)現(xiàn)《中國藏西夏文獻》著錄的這件殘葉綴合可能有誤。根據(jù)中藏M21·218號文書內(nèi)容,可知兩片殘葉(本文擬在此命名錄文1—4行為殘葉a,5—9行為殘葉b,)綴合而成的文書內(nèi)容不能銜接。原經(jīng)為每偈四句,上述文書中間缺失《功德寶集偈》第十二品第2偈。經(jīng)查找比對,此殘葉可與內(nèi)蒙古考古所收藏的另一件同題殘葉重新綴合為一件內(nèi)容連貫的文書。
內(nèi)蒙古考古所收藏的這件同題殘葉,《中國藏西夏文獻》中編為M21·032[原入藏編號F13:W706](圖2)[9]168。段玉泉曾對這件殘葉做過解讀和擬題,并收入《西夏〈功德寶集偈〉跨語言對勘研究》一書中。M21·032文書版式為上下雙欄,殘存4行,行11字。這件殘葉的版式與M21·218殘葉相同[9],內(nèi)容恰好對應(yīng)《功德寶集偈》第十二品第2偈第1、2、3、4行。
為方便釋讀,現(xiàn)將其移錄如下:
1. 皽簧監(jiān)膳蘦籄例諜粙簄屬
咸皆念此勝慧佛母妙法門
2. 莻駁焦紻禋糧襲套融構(gòu)菋
所有過去住十方界諸如來
3. 擋紴砈脜焊駁蘦毋絢脜癏
于未來世所有一切諸正覺
4. 融襲瞪腞監(jiān)鎖駁諜脜癏皽
化諸世間一切勝勢從此出
5. 箿聁搓諜絧庭筫攻虓稈屬
善能演示所余眾生之心行
6. 融襲竀始緁菋綽疾竀始緁{1}
世間如真性及敵壞如真性
由于這件殘葉殘損比較嚴重,經(jīng)輯補M21·032殘葉前后殘缺部分后,將其嵌入M21·218文書兩片殘葉綴合之處,三件文書殘葉內(nèi)容基本可以銜接連貫,即《功德寶集偈》(卷中)正文第十二品(演說世界品)第1偈第1、2、3、4句(M21·218殘葉a),第2偈第1、2、3、4句(M21·032),第3偈第1、2、3、4句及第4偈第1、2句(M21·218殘葉b)(圖3)。
由此判斷內(nèi)蒙古考古所收藏的這三片出土地相同、入藏編號接近、內(nèi)容連貫的殘葉應(yīng)是一件刊布時拼補錯誤的同題同款西夏文經(jīng)折裝《功德寶集偈》刊本殘篇。
西夏文《功德寶集偈》全部系出土文書殘葉拼配而成,目前已知涉及該件殘葉內(nèi)容,即《功德寶集偈》第十二品第1—4偈的其他藏本西夏文殘葉僅有4件,除中藏本外,還有英藏Or12380-3693a、3684b,俄藏ИНВ.Nо687[11]。將綴合后的中藏M21·218與M21·032殘葉與上述三件比較之后,還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殘葉刊本版式也與其他已知本不同:
對比上表,可知中藏編號M21·218、M21·032《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應(yīng)是過去研究整理中未涉及的一個新刊本。
二
中藏M21·218西夏文《功德寶集偈》殘葉,首行有“[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大朝皇帝”題記,這類題記以前在西夏文文獻中尚未發(fā)現(xiàn)過。結(jié)合出土佛經(jīng)文書可知,西夏佛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題記主要為標識刻印與施行佛經(jīng)的主持者身份。
眾所周知,西夏仁宗在位期間(1124—1193)是西夏佛經(jīng)刊刻比較繁榮的一個時期,大量出土西夏文佛經(jīng)題記與跋序等都印證了西夏仁宗時期對各種佛教典籍翻譯、??迸c刻施的重視。
根據(jù)孫伯君[12]、崔紅芬[13]、段玉泉[10]30等人的整理研究,出現(xiàn)在各種西夏文佛經(jīng)題記中的夏仁宗尊號有以下幾種:
1. 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懿恭皇帝嵬名
2. 天力大治智孝廣凈宣德去邪納忠永平皇帝
3. 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睿智惇睦懿恭皇帝
4. 大白高國護城圣德至懿皇帝
5. 白高大夏國仁尊圣德珠城皇帝
6. 仁尊圣德皇帝或大夏仁尊圣德珠城皇帝
7. 護城皇帝
而此處M21·218[F13:W70a]號文書殘葉的卷中題記為:
□□艱蒾藉綅罵綃箎佬楚矟砵塢否 菞揉猜索
[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 大朝皇帝
雖然對比其他校經(jīng)題記中的尊號,此處缺失了“懿恭”(例窿)兩字,但可以判斷這是夏仁宗仁孝皇帝的校經(jīng)尊號。經(jīng)梳理學界諸位前賢對夏仁宗各種校經(jīng)尊號的研究成果,無論在各類西夏佛經(jīng)校經(jīng)題跋之中,或者西夏碑刻文物里都還沒有“大朝皇帝”(菞揉猜索)這一稱呼。
“大朝”稱呼,學界一般專指蒙古進入漢地至元代建立之前的大蒙古國時期,傳統(tǒng)認為“大朝”和“大蒙古國”記載都是Yeke Mongghol Ulus的漢譯,當時漢地廣泛地將蒙古政權(quán)冠以“大朝”[14-16]。近年來,隨著西夏文獻資料的陸續(xù)解讀,還可以發(fā)現(xiàn)西夏遺民在這一時期也相應(yīng)稱呼蒙古政權(quán)為“大朝”。從現(xiàn)有考古發(fā)現(xiàn)的題記與文獻來看,主要有以下幾處:
1. 元代西夏遺民“大朝”題記(圖4)[17]{1}
2. 西夏文《大朝戊午年佛經(jīng)殘頁》[18-20]{1}
3. 西夏文“大朝國”《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21,,22]{2}
4. 西夏文《大白傘蓋陀羅尼經(jīng)》發(fā)愿文一[23]{3}
5. 西夏文《大白傘蓋陀羅尼經(jīng)》發(fā)愿文二[24]{4}
相關(guān)佛經(jīng)中出現(xiàn)的西夏文大朝紀年,屬于尚未使用元朝國號前的大蒙古國時期,并且上述刻施佛經(jīng)的時期蒙古還未有年號,因此紀年方式均為干支紀年法。
至于這一時期刊行傳世的西夏文佛經(jīng)中繼續(xù)出現(xiàn)夏仁宗校經(jīng)尊號情況,當系西夏遺民在刻施佛經(jīng)中繼續(xù)使用了夏仁宗的校經(jīng)舊版所致。這在出土文獻中同樣不乏記錄,寧夏靈武出土、現(xiàn)藏于國家圖書館的元刻本西夏文佛經(jīng),至少就有三卷文書屬于這種情況。此三卷文書為中藏編號B11·049的《悲華經(jīng)》卷第九、中藏編號B11·050的《說一切有部阿比達摩順正理論》卷第五以及中藏編號B11·051的《經(jīng)律異相》卷第十五[25]。這些佛經(jīng)發(fā)愿文顯示出印經(jīng)時間為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但題記中均有“奉天顯道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懿恭皇帝/嵬名御?!保ㄏ娜首冢┑男=?jīng)尊號。
由此可見,本文要討論的這件《功德寶集偈》殘葉,其中出現(xiàn)的西夏文“耀武宣文神謀睿智制義去邪惇睦大朝皇帝”題記,尊號為夏仁宗李仁孝無疑,“大朝”系大元國號使用前的蒙古時期也應(yīng)無爭議,只是此“大朝”已非彼“皇帝”。由于題記中既沒有出現(xiàn)夏仁宗校經(jīng)題記中常見的“謹施、御?!?,也沒有“詳定、御譯、再詳勘”乃至刻經(jīng)時間等,由此可推測此殘葉不是夏仁宗諸多校經(jīng)的刊本,而是大蒙古國時期在利用仁宗校經(jīng)舊版進行重新翻刻的新刊本,但因為時代變化,西夏遺民又在“皇帝”前加上“大朝”稱呼。這種西夏遺民將佛經(jīng)底本中夏仁宗的校經(jīng)尊號與大蒙古國時期大朝稱號串聯(lián)在一起,形成刻經(jīng)題記使用的情況,在出土西夏文文書中尚屬首見。
元代是多元信仰并行的時代,而位于西北邊地的亦集乃路,正是多種宗教在元代流行的一個縮影[26]。蒙元初期的西夏遺民,在統(tǒng)治者的寬容和支持下,很快就恢復了刊刻佛經(jīng)活動,并在西夏故地廣泛施印流傳。印施者也緣此在刊刻的佛經(jīng)中使用了大朝和干支紀年方式。《功德寶集偈》殘葉的“大朝皇帝”應(yīng)當就是在這一特殊時期,西夏遺民結(jié)合西夏佛經(jīng)舊版重新翻刻佛經(jīng)時出現(xiàn)的題記。
此外,對于西夏文《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的版本認識上,雖然存世西夏文《功德寶集偈》有各種殘卷70多件,但都沒有刊印年款,不清楚是何時翻譯為西夏文文本的,亦不知道是何時何地刊刻施行的。段玉泉曾根據(jù)校經(jīng)尊號的題記判斷該經(jīng)為夏仁宗時期流行,而西夏文譯本各版本同為夏仁宗時期所??盵10]30-33,而后世用來參照對校的北京云居寺漢文本卻又是明代正統(tǒng)年間藏、漢文??北?。這一夏、藏、漢版本相隔的中間時期,《功德寶集偈》的傳譯與沿革一直是個空白,現(xiàn)今這件元代建號前大蒙古國時期刻印與流傳于黑水城的《功德寶集偈》殘葉,或許正是可以填補這個空白期的一種新見刊本。
鑒于黑水城也曾出土過一件編號XT16的13世紀古藏文《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1},結(jié)合這件古藏文本的版本沿革與佛經(jīng)譯釋特征,段玉泉曾提出疑問,此藏文本是否是一個承前啟后的中間階段版本[10]48?考慮到西夏文《功德寶集偈》并非源自漢文大藏經(jīng),版本沿革中存在夏藏版本先后互譯的情況,再結(jié)合這件“大朝”時期西夏文《功德寶集偈》殘葉在黑水城的流傳,或許也可以推測編號XT16的這件古藏文本《功德寶集偈》,與西夏文“大朝”刊本同屬一批作品。正如史金波在西夏文《大白傘蓋陀羅尼經(jīng)》發(fā)愿文解讀中指出的:闊端鎮(zhèn)守河西時期曾兩次大量新刻藏夏文字佛經(jīng)施行西夏故地,其中就包含許多西夏時期所盛行的藏譯本佛經(jīng)[23,24]。
三
黑水城文獻和西夏文獻的斷代問題,始終是備受學界關(guān)注的話題。學界曾習慣上認為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文獻都是西夏時期的作品。但隨著近年來研究的深入,關(guān)于黑水城所出西夏文文獻斷代問題已經(jīng)逐漸有了新的認識,即發(fā)掘于黑水城的西夏文文獻中也存有部分元代《河西藏》刊本以及占卜文書殘卷[27-29]。有鑒于此,對于黑水城所獲的西夏文文獻斷代問題,段玉泉曾指出,“關(guān)于黑水城西夏文文獻的斷代將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課題,先前關(guān)于西夏時期活字印刷的一些觀點也將面臨挑戰(zhàn)”[30]。對此,筆者深表贊同,因為“大朝”時期西夏文刊本在黑水城的出現(xiàn)和流傳,又為黑水城出土文獻斷代問題給出了一個新的答案,即黑水城所獲西夏文文書并非全部屬于西夏時期,也應(yīng)包括元代之前蒙古汗國時期。
黑水城出土、中藏編號為M21·218[原入藏編號F13:W70a]的這件《功德寶集偈》殘葉,依照題記判斷可知其既不是西夏時期刊刻的,時代上又不屬于元刊《河西藏》。殘葉題記標識的“大朝”時間提示了這一佛經(jīng)為西夏遺民刊刻于元朝建立之前的大蒙古國時期,印施與流傳年代同樣也屬于大蒙古國與元初時期。就目前來說,這是黑水城出土文書中唯一一件屬于西夏滅亡至元朝建號之前的西夏文刻本??梢娫⒅暗拿晒藕箛鴷r期,黑水城地區(qū)仍有西夏文刊本流傳。
需要指出的是,判明單件西夏文佛經(jīng)文書的刊刻年代,不僅可以梳理黑水城文獻的年代,還可以為出土同系列編號文書的斷代提供借鑒。在《黑城出土文書·凡例》中,李逸友對文書原始編號曾做出說明,如F代表房址或采集點,W代表文書。與編號F13:W70a《功德寶集偈》出土地點相同,且版本沿革類似的就有一件中藏黑水城漢文文獻,即編號F13:W28的4紙漢文《佛說金輪佛頂大威德熾盛光如來吉祥陀羅尼經(jīng)》殘葉[31,32]。由于該殘葉并沒有年代信息,并且又有俄藏西夏時期的西夏文、漢文同題文書,過去學界僅依靠兩者內(nèi)容一致就將這件文書視為西夏文獻{1}?,F(xiàn)今看來,這一認識似乎有些武斷。以中藏《佛說金輪佛頂大威德熾盛光如來吉祥陀羅尼經(jīng)》殘葉與俄藏西夏本版式風格迥異,同屬藏傳佛教傳譯佛經(jīng),又無文字避諱缺筆,尤其與“大朝”時期西夏文《功德寶集偈》系同一發(fā)掘點等情況來看,或許可以重新將其斷代為大蒙古國時期的文書。
參考文獻:
[1]羅炤.藏漢合璧《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考略[J].世界宗教研究,1983(4):4-36.
[2]季羨林.論梵文本《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M]//文化:中國與世界:第4輯[M].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8:564.
[3]З.И.Горбачева и Е.И.Кычанов,Тангутские рукописи и ксилографы,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осточной?литературы,1963,стр.94.
[4]段玉泉.甘藏西夏文《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考釋[J].西夏學,第2輯.2007:102-109.
[5]段玉泉.中國藏西夏文文獻未定名殘卷考補[J].西夏學,第3輯.2008:41-50.
[6]段玉泉.西夏文《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考論[J].西夏學,第4輯.2009:57-69.
[7]段玉泉.西夏文獻《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中的兩組程度副詞[J].西夏研究,2016(4):10-14.
[8]段玉泉.新發(fā)現(xiàn)的西夏文《圣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殘葉考[J].寧夏社會科學,2017(2):217-219.
[9]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中國國家圖書館,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譯中心,主編.中國藏西夏文獻:第17冊[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2007:284.
[10]段玉泉.西夏《功德寶集偈》跨語言對勘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89-191.
[11]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與人類學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俄藏黑水城文獻:第27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107.
[12]孫伯君.西夏文獻中的帝、后稱號[J].民族研究,2013(2):81-89.
[13]崔紅芬、文志勇.西夏皇帝尊號考略[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9-13.
[14]蕭啟慶.說“大朝”:元朝建號前蒙古的漢文國號——兼論蒙元國號的演變[J].漢學研究,第3卷.1985(1):23-40.
[15]于采芑.蒙古汗國國號“大朝”考[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5(6):45-50.
[16]陳得芝.關(guān)于元朝的國號、年代與疆域問題[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58-61.
[17]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中國國家圖書館,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譯中心,主編.中國藏西夏文獻:第18冊[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2007:254.
[18]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中國國家圖書館,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譯中心,主編.中國藏西夏文獻:第16冊[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2007:154.
[19]史金波.敦煌莫高窟北區(qū)出土西夏文文獻初探[J].敦煌研究,2000(3):1-15.
[20]史金波.中國藏西夏文文獻新探[J].西夏學,第2輯.2007:3-16.
[21]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中國國家圖書館,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譯中心,主編.中國藏西夏文獻:第4冊[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2007:85.
[22]史金波.西夏文《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序跋考[J].世界宗教研究,1983(3):45-53.
[23]史金波.西夏文《大白傘蓋陀羅尼經(jīng)》及發(fā)愿文考釋[J].世界宗教研究,2015(5):8-16.
[24]史金波.涼州會盟與西夏藏傳佛教——兼釋新見西夏文《大白傘蓋陀羅尼經(jīng)》發(fā)愿文殘葉[J].中國藏學,2016(2):88-92.
[25]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中國國家圖書館,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譯中心,主編.中國藏西夏文獻:第5冊[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2007:223,267,319.
[26]陳廣恩.黑水城出土元代道教文書初探[J].寧夏社會科學,2015(3):125-129.
[27]聶鴻音.《十一面神咒心經(jīng)》的西夏譯本[J].西夏研究,2010(1):41-50.
[28]孫伯君.元代白云宗譯刊西夏文文獻綜考[J].文獻,2011(2):146-157.
[29]陳廣恩.黑水城出土俄藏西夏文2554號文書的斷代問題——圍繞《事林廣記》的考察[J].西夏學,第19輯.2019:230-237.
[30]段玉泉.元明時期西夏佛教文化的流傳[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10-31:3.
[31]廖旸.《大威德熾盛光如來吉祥陀羅尼經(jīng)》文本研究[J].敦煌研究,2015(4):64-72.
[32]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中心,中國國家圖書館,甘肅省古籍文獻整理編譯中心,主編.中國藏西夏文獻:第9冊[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藝出版社,2007:1764,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