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
2021年7月20日,柏林洪堡論壇終于在一波三折后正式對外開放。該文化項目是德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最大的國家級工程之一。
自2002年夏天,德國聯(lián)邦議院通過重建柏林宮作為洪堡論壇的決議,到項目正式落成及對外開放,歷時近20年。
該博物館最初定于2019年9月開幕,因工程進度問題,延期到2020年秋季開幕。爾后,在建的博物館在2020年4月時遭遇了意外火災。當時建筑物周圍濃煙滾滾,社交媒體上的圖片讓民眾非常擔心。
但火災和濃煙并未對建筑物本身產(chǎn)生過大的破壞性影響,未耽誤太多施工時間。之后,博物館的正式開幕和對外開放,又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
洪堡論壇位于柏林中心地帶的菩提大街,與洪堡大學及柏林博物館島隔街相望。博物館以亞歷山大·馮·洪堡和威廉·馮·洪堡的名字命名,以紀念洪堡兩兄弟在各自的專業(yè)領域為全人類做出的卓越貢獻。
弟弟亞歷山大·馮·洪堡是德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家、自然地理學家、探險家和博物學家,哥哥威廉·馮·洪堡則是柏林洪堡大學的創(chuàng)始者,是德國著名教育改革家、語言學家和政治家。
博物館所在地是柏林宮的原址。柏林宮建于15世紀,曾是勃蘭登堡選帝侯的官邸,普魯士王國的王宮及德意志帝國的皇宮。二戰(zhàn)時,柏林宮淪為廢墟。195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原東德)認為該遺址是普魯士軍國主義的象征,所以將其拆毀,并在原址上建設了東德著名建筑共和國宮,功能相當于北京的人民大會堂。
當時的建造者使用了大量的噴涂石棉材料進行防火,但石棉會釋放出有害物質。在東、西兩德統(tǒng)一后,共和國宮因其建筑材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而被拆除。
之后,德國聯(lián)邦議院通過了重建柏林宮作為洪堡論壇所在地的決議,希望將其打造成“柏林的歷史中心”。如德國聯(lián)邦政府負責文化事務的國務部長莫妮卡·格魯特斯所說,洪堡論壇將是“一張國家的名片”。
如今,融合了現(xiàn)代與巴洛克建筑風格的洪堡論壇,靜靜地矗立在宮殿廣場,成為了獨特的城市地標。這里匯集了文化、藝術和科學性的展覽及活動,是人們體驗、交流和探討之地,也是柏林將世界連接起來的平臺。
首批開放的展覽有“柏林全球”“王宮地下室”“美得可怕”“自然之后”“洞察”及兒童互動展覽“請坐”。另外,“民族學收藏和亞洲藝術展”將于9月開展。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對“柏林全球展”的描述是:“昨天、今天、明天:在柏林發(fā)生的事情影響著世界,而世界上發(fā)生的事情對會對柏林產(chǎn)生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