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水濤
跨界學習的說法當下比較流行??缃绲那疤崾恰敖纭钡拇嬖??!敖纭笔琴|的規(guī)定性,是事物所在的領域。沒有“界”,事物間無法彼此區(qū)別,人們的思考沒有邏輯起點,實踐也沒有對象和基礎??缃鐚W習旨在打破學科界限,達到學科間的融合,這無疑是很美好的愿望。學校教育以知識學習為具體內容,學科知識是學校教育展開的依據,分科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知識學習的碎片化由來已久,學生在學校習得的是分科知識,但他們面對的生活世界是整體性的,因此,知識教育如何通達個體發(fā)展的整全性,就成為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跨界學習正是對這一問題的回應,首在學科知識的融合。語文教學是民族母語的教學,在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語境里,語文是文史哲的統(tǒng)一,而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分科教學,將這三者完全割裂開來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學語文教材進一步分為語言和文學兩個體系。當時的分,似乎也有分的道理;現(xiàn)在的合,當然也有合的理由。今天的所謂“合”,其實只是一種融合,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整合,即主題學習、大單元教學之類。再說,能否跳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環(huán),關鍵不在愿望是否善良,而在于善良的愿望如何變?yōu)楝F(xiàn)實,這愿望的基礎是否牢靠。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提出了“想象的存在”和“現(xiàn)實的存在”這兩個新概念。他舉例說:“當我想要食物或因身體不佳而想乘郵車時,正是我所擁有的貨幣使我獲得食物和郵車。這就是說,它把我的愿望從觀念的東西,從它們的想象的、表象的、期望的存在,轉化成它們的感性的、現(xiàn)實的存在,從觀念轉化為生活,從想象的存在轉化為現(xiàn)實的存在。作為這樣的媒介,貨幣是真正的創(chuàng)造力?!瘪R克思指出,唯有通過貨幣這一媒介物,“想象的存在”才可能轉化為“現(xiàn)實的存在”。
回到跨界學習的語境里。首先,“界”的客觀存在,如界限、界線等,起到規(guī)定和區(qū)別事物的作用,體現(xiàn)事物的異質性。諸如,語文不同于數學、物理等。其次,“界”可以跨越,如情境教育的主題9大單元教學活動,就卓有成效地把語數外、音體美融合到了一起。其三,跨界是一種有條件的實踐,而不是一種抽象的思辨,必須有現(xiàn)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教育是人的事業(yè),也是成就人的事業(yè)。人的發(fā)展與提高,自身命運的改變,不能流于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空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這就是所謂“轉變觀念”。觀念是重要的,但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產生它的基礎?;A沒有改變,觀念就很難重塑。觀念是重要的,但更為重要的是改革的實踐。一切觀念形態(tài)的東西都不能直接改變任何事物,課程改革是這樣,學科教學的改革也是這樣。
跨界學習首先需要消解的是知識與知識之間的界限。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學科,也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聯(lián)度最高的學科,因而它天然地與其他各學科有親和力,既能容納其他不同學科的知識以豐富自己,又能很好地融入其他學科的教學,增進其他各學科教學的有效性。語文學科攜帶著民族文化的精神基因,文以載道是語文教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作為民族母語的教學,它對學生的人格塑造、道德教化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跨界學習更要強化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
跨界學習、學科融合是很具體的教學行為,它基于課堂,主要生長在教室,在師生的共同活動中改變原有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缃鐚W習和學科融合是讓知識學習本身融于生命成長的歷程之中,從而使得知識的學習變成對知識與真理的追求,使知識學習本身變成開放的過程,最終贏得生命成長的優(yōu)化。教學活動作為一種關系聯(lián)結的過程,其任務不只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語文教學更不是一種知識存儲行為。它需要聯(lián)結時事、具有真實場景、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內容,而不僅僅是學科知識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