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芳
摘? 要:結合2021年高考數學試卷,對集合、常用邏輯用語、復數的試題進行求解與分析,把握考點、題量、題型及難易程度,優(yōu)化解題策略,提供解題指導和備考建議.
關鍵詞:集合;常用邏輯用語;復數;解題分析;復習建議
集合、常用邏輯用語、復數在高考中的考查重點是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運算,絕大部分屬于基礎題,是高考中的重要得分點. 集合和簡易邏輯是初、高中數學思維和方法銜接的重要載體,貫穿高中數學始終,是學生掌握較熟練的一部分內容. 但很多試題以集合和邏輯作為輔助性語言表達,考查數學理解,綜合性較強. 復數是高中數系擴充的新內容,內容基礎、相對獨立,試題較穩(wěn)定.
本文對2021年高考數學試卷中相關的內容進行分析,從中歸納出該專題內容的試題特征、解題策略和思想方法,以提高高考復習的有效性.
一、試題分析
2021年高考對集合、常用邏輯用語、復數的考查,注重基礎考查、突出能力立意、著眼核心素養(yǎng).
1. 基礎知識集中考查
集合運算、復數運算每卷必考,試題的位置主要在選擇題、填空題前三題,延續(xù)了一貫的特點,緊扣基礎、直接明了、簡單易解. 因此,在復習中應注重集合與復數的基礎運算和基本概念;淡化復雜的技巧運算,強調數的運算,重視常規(guī)運算和通性、通法,借助Venn圖、數軸等工具熟練解決數集的交、并、補運算;熟練掌握復數的加、減、乘、除、共軛、模的運算及復數的幾何意義. 常用邏輯用語的基礎知識主要包含四種命題的關系及其真假的判斷,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判斷,含有簡單的邏輯聯結詞的命題的真假判斷. 強調對邏輯用語的理解、領悟,掌握轉化和化歸的思想方法.
2. 突出能力立意,著眼核心素養(yǎng)
常用邏輯用語和集合是數學語言的組成部分,是數學抽象的載體,試題中作為輔助語言時,除了考查對集合、邏輯用語的理解、領悟外,還需要以其他知識為載體,重點考查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轉化與化歸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具有一定的難度. 對這方面的考查各份試卷在內容、難度、題量上都有較大差異. 例如,全國新高考Ⅰ卷、全國甲卷(文科)沒有考查常用邏輯用語.
二、解法分析
1. 集合
(1)集合的基本運算.
在2021年高考數學試卷中,集合的基本運算集中考查的是數集的基本運算,集合的表示形式有列舉法和描述法,相對簡單. 運算為求集合交集、并集的獨立運算,以及求集合的交集、并集、補集的混合運算.
例1 (全國新高考Ⅰ卷·1)設集合[A=x-2<x<4,][B=2,3,4,5],則[A?B]等于(? ? ).
(A)[2] (B)[2,3]
(C)[3,4] (D)[2,3,4]
分析:先在數軸上表示出集合[A],再根據集合[B],尋找公共部分,從而得到集合的交集. 也可以利用交集的要求,先列舉集合[A]中的正整數,再利用Venn圖求出[A,B]的公共元素. 還可以利用元素與集合的關系,根據選項排除得到答案.
解法1:利用數軸,根據交集的定義,得[A?B=][2,3].
解法2:集合[A]的元素中,正整數為1,2,3,利用Venn圖得[A?B=2,3].
解法3:根據交集的定義,[A?B]中的元素即屬于[A],也屬于[B],所以判斷4不屬于[A],排除選項C,D;再根據3既屬于[A]又屬于[B],確定答案選B.
【評析】該題主要考查集合的運算:若集合中的元素是離散的,常用Venn圖來求解;若集合中的元素是連續(xù)的實數,則用數軸表示. 需要特別注意區(qū)間端點是否可以取到. 離散與連續(xù)的相互運算,要關注運算特征:如果求集合的交集,則結果一定是離散的,可以用列舉法,也可以根據元素與集合的關系用特殊值排除法;如果求集合的并集與補集,用數軸求解.
數集的運算是2021年高考集合試題的重點,以下為相關試題.
(全國甲卷·理1)設集合[M=x0<x<4,][N=x13≤x≤5],則[M?N]等于(? ? ).
(A)[x0<x≤13] (B)[x13≤x<4]
(C)[x4≤x<5] (D)[x0<x≤5]
(全國甲卷·文1)設集合[M=1,3,5,7,9,][N=x2x>7],則[M?N]等于(? ? ).
(A)[7,9] (B)[5,7,9]
(C)[3,5,7,9] (D)[1,3,5,7,9]
(浙江卷·1)設集合[A=xx≥1,B=x-1<x<2,] 則[A?B]等于(? ? ).
(A)[xx>-1] (B)[xx≥1]
(C)[x-1<x<1] (D)[x1≤x<2]
(上海卷·2)已知[A=x2x≤1,B=-1,0,1,] 則[A?B]等于? ? ? .
(北京卷·1)已知集合[A=x-1<x<1,B=][x0≤x≤2],則[A?B]等于(? ? ).
(A)[x-1<x<2] (B)[x-1<x≤2]
(C)[x0≤x<1] (D)[x0≤x≤2]
例2 (天津卷·1)設集合[A=-1,0,1,B=][1,3,5,C=0,2,4],則[A?B?C]等于(? ? ).
(A)[0] (B)[0,1,3,5]
(C)[0,1,2,4] (D)[0,2,3,4]
分析:利用Venn圖,根據集合混合運算的順序求解.
解法1:根據Venn圖,解得[A?B=1],再求得[A?B?C=0,1,2,4].
解法2:根據混合運算律[A?B?C=A?C?][B?C]. 先求[A?C=-1,0,1,2,4],再求[B?C=][0,1,2,3,4,5],解得[A?B?C=A?C?B?C=][0,1,2,4].
解法3:利用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先排除選項A,B,再根據元素3排除選項D.
【評析】2021年高考共有3份試卷考查了集合的混合運算,均是表示形式為列舉法的數集的混合運算,結構和類型簡潔,運算方便. 正確利用運算律、Venn圖及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即可解題.
集合混合運算的相關試題還有以下幾道.
(全國新高考Ⅱ卷·2)若全集[U=][1,2,3,4,5,6,A=1,3,6,B=2,3,4],則[A??UB]等于(? ? ).
(A)[3] (B)[1,6]
(C)[5,6] (D)[1,3]
(全國乙卷·文1)已知全集[U=1,2,3,4,5,] 集合[M=1,2,N=3,4,] 則[?UM?N]等于(? ? ).
(A)[5] (B)[1,2]
(C)[3,4] (D)[1,2,3,4]
(2)集合的概念與表示、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集合的概念與表示、元素與集合的關系、集合間的基本關系與其他知識融合在一起考查,體現的是集合的語言功能,重點考查學生對集合的理解,以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例3 (全國乙卷·理3)已知集合[S=ss=2n+1,n∈Z,][T=tt=4n+1,n∈Z],則[S?T]為(? ? ).
(A)[?] (B)[S] (C)[T] (D)[Z]
分析:分析集合[S,T]中的元素,根據元素得到[T?S]且[T≠S],由此可以得出結論.
解法1:分析描述的關系式,利用同構法把集合[T]中的關系式改寫成[t=4n+1=2?2n+1],其中[n∈Z],因為[2n]是偶數,偶數集是整數集的真子集,所以[T?S]且[T≠S].
解法2:利用數軸,有規(guī)律地找出集合中的元素,得到[T?S]且[T≠S].
解法3:根據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利用3,0兩個集合元素排除選項B,D,利用集合元素5進行特殊值檢驗,確定選項C.
【評析】該題重點考查元素與集合的關系、集合間的關系及基本運算,難點是要理解集合的元素. 無窮離散數集要嘗試尋找規(guī)律,化繁為簡.
常見典型錯誤:對集合元素本質理解不到位;忽視了集合中不等式端點取舍等限制條件;畫圖不準確;混合運算順序打亂.
2. 復數
復數每卷必考,重點考查復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運算,少部分試題涉及復數的相等、幾何意義,位于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前兩道題,難度低. 學生需要了解復數、共軛復數的概念,理解復數相等的條件、復數的加、減、乘、除運算.
例4 (全國甲卷·文 / 理3)已知[1-i2z=3+2i,]則[z]等于(? ? ).
(A)[-1-32i] (B)[-1+32i]
(C)[-32+i] (D)[-32-i]
分析:先利用復數的乘法和除法運算求出[z],再化簡整理成復數的代數形式.
解法1:設[z=a+bi].
因為[1-i2=-2i],
所以[1-i2z=-2ia+bi=2b-2ai=3+2i].
根據復數相等的條件,實部和實部相等、虛部和虛部相等,解得[b=32,a=-1].
所以[z=-1+32i].
解法2:[1-i2z=-2iz=3+2i],
[z=3+2i-2i=3+2ii-2ii=-2+3i2=-1+32i].
【評析】該題考查的是復數的代數形式運算. 重點是要理解[i2=-1],了解復數的運算法則——乘法遵循多項式的乘法運算法則;加、減法遵循實部、虛部合并同類項法則;除法遵循分母實數化法則. 也可以把除法運算轉化為乘法運算的逆運算,減法運算轉化為加法的逆運算.
以下為2021年高考數學復數的運算的相關試題.
(全國乙卷·理1)設[2z+z+3z-z=4+6i],則[z]等于(? ? ).
(A)[1-2i] (B)[1+2i]
(C)[1+i] (D)[1-i]
(全國乙卷·文2)設[iz=4+3i],則[z]等于(? ? ).
(A)[-3-4i] (B)[-3+4i]
(C)[3-4i] (D)[3+4i]
(全國新高考Ⅰ卷·2)已知[z=2-i],則[zz+i]等于(? ? ).
(A)[6-2i] (B)[4-2i]
(C)[6+2i] (D)[4+2i]
(浙江卷·2)已知[a∈R, 1+aii=3+i]([i]為虛數單位),則[a]等于(? ? ).
(A)-1 (B)1 (C)-3 (D)3
(北京卷·2)若復數[z]滿足[1-iz=2],則[z]等于(? ? ).
(A)[-1-i] (B)[-1+i]
(C)[1-i] (D)[1+i]
(上海卷·1)已知[z1=1+i,z2=2+3i],則[z1+z2]等于? ? ? .
(天津卷·10)[i]是虛數單位,復數[9+2i2+i]等于? ? ? ? ?.
(全國新高考Ⅱ卷·1)復數[2-i1-3i]在復平面內對應的點所在的象限為(?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常見典型錯誤:對虛數單位的理解不到位;對復數的乘除運算、加減運算的轉化與化歸不熟練;對共軛復數理解不透徹.
3. 常用邏輯用語
2021年的高考數學中的常用邏輯用語試題在各份試卷中的難易程度、題量、位置有較大差異,試題考查的內容主要有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的判斷,充分性、必要性的證明;命題真假的判斷及“或”“且”“非”聯結的兩個簡單命題構成的復合命題的真假的判斷;存在量詞、全稱量詞表述的數學問題推理和求解. 這部分內容常涉及與其他章節(jié)知識的綜合,學生需要理解邏輯用語的意義,并把握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融會貫通,靈活運用轉化與化歸的思想方法處理問題.
(1)命題.
例5 (全國乙卷·文 / 理3)已知命題[p:?x∈R,][sinx<1];命題[q:?x∈R,ex≥1],則下列命題中為真命題的是(? ? ).
(A)[p∧q] (B)[?p∧q]
(C)[p∧?q] (D)[?p∨q]
分析:先判斷命題[p,q]的真假,再根據簡單邏輯聯結詞“或”“且”“非”的意義判斷復合命題的真假.
解:命題[p:?x∈R,sinx<1],只要舉出例子使這個三角不等式成立即可,如[sin0=0<1],所以命題[p]是真命題.
命題[q:?x∈R,][ex≥1],需要從任意的[x∈R]開始進行推理,由于[y=ex]在[R]上為增函數,[x≥0],所以[ex≥e0=1]. 所以命題[q]為真命題.
所以[p∧q]為真命題,[?p∧q、p∧?q、?p∨q]為假命題.
(2)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充分性和必要性的理解、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判斷是高考考查的熱點之一. 判斷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常用的方法有三種. 一是從定義入手,從命題的角度看:“若[p],則[q]”是真命題, 則[p]是[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若[p],則[q]”是真命題,且“若[q],則[p]”是假命題,則[p]是[q]的充分不必要條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條件;“若[p],則[q]”“若[q],則[p]”都是真命題,則[p]是[q]的充要條件;“若[p],則[q]”“若[q],則[p]”都是假命題,則[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二是利用命題間的推導推出關系. 三是若命題可以轉化為集合,利用對應的集合之間的關系進行判斷. [p]對應的集合為[A,q]對應的集合為[B],若[A]是[B]的真子集,則[p]是[q]的充分不必要條件;若[A=B],則[p]是[q]的充要條件.
例6 (浙江卷·3)已知非零向量[a,b,c],則[“a?c=b?c”]是[“a=b”]的(? ?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分析:根據兩者之間的推導關系可得兩者之間的條件關系.
解:若[a ? c=b ? c,] 利用向量數量積運算得[a-b ? c=0],可舉反例,若[c=0]時推不出[a=b];反之若[a=b],則[a ? c=b ? c]必成立. 故[“a ? c=b ? c”]是[“a=b”]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評析】該題以向量的數量積運算為背景,考查學生對數量積運算的掌握情況,以及對必要條件、充分條件意義的理解.
例7 (天津卷·2)已知[a∈R],則“[a>6]”是“[a2>36]”的(? ?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分析:可以利用命題間的推導,也可以利用對應集合的關系進行判斷.
解法1:若[a>6],利用平方運算的性質,得[a2>36]成立;反之,當[a=-10]時,[a2>36]但[a>6]并不成立. 所以[a>6]是[a2>36]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解法2:因為[a>6]對應的集合[aa>6]是[a2>36]對應的集合[aa<-6或a>6]的真子集,所以[a>6]是[a2>36]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評析】該題轉化為數集,利用集合之間的關系判斷較為直觀.
例8 (上海卷·21)若對任意[x1,x2∈R,] 當[x1-x2∈S]時,都有[fx1-fx2∈S,] 則稱[fx]是[S]關聯的.
(1)判斷并證明[fx=2x-1]是否是[0,+∞]關聯的,是否是[0,1]關聯的;
(2)[fx]是[3]關聯的,當[x∈0,3]時[fx=x2-][2x],解不等式[2≤fx≤3];
(3)證明“[fx]是[1]關聯的,且是[0,+∞]關聯的”當且僅當“[fx]是[1,2]關聯的”.
分析:第(3)小題需要從充分性和必要性兩方面來論證,“當且僅當”也就是等價關系也就是充分必要.
(1)略;
(2)略;
(3)證明:充分性:因為[fx]是[1]關聯的,
所以對任意的[x∈R],[fx-fx-1=1].
設[x1-x2∈1,2],即[1≤x1-x2≤2].
則[fx1-fx2=fx1-1+1-fx2=fx1-1-fx2+1.]
因為[fx]是[0,+∞]關聯的,
所以[fx1-1-][fx2≥0].
所以[fx1-fx2≥1].
同理,[fx1-fx2=fx1-2+2-fx2=fx1-2-]
[fx2+2≤2].
必要性 :因為[fx]是[1,2]關聯的,
所以[1≤fx+1-fx≤2,1≤fx+2-fx+1≤2,1≤fx+2-fx≤2.]
由此可得[fx+1-fx=1].
所以[fx]是[1]關聯的.
若[x1-x2≥0],則總存在[k∈N],使得[k≤x1-x2≤k+1].
[fx1-fx2=fx1-1+1-fx2=fx1-1+1-fx2=]
[fx1-2+1+1-fx2=fx1-2+2-fx2=…=fx1-k+1+]
[k-1-fx2],
因為[1≤x1-k+1-x2≤2],
所以[1≤fx1-k+1-fx2≤2].
所以[k≤fx1-fx2≤k+1].
所以[fx1-fx2≥0].
所以[fx]是[0,+∞]關聯的.
所以[“fx]是[1]關聯的,且是[0,+∞]關聯的”當且僅當[“fx]是[1,2]關聯的”.
【評析】該題是以集合為背景的新定義問題,合理利用新定義問題的有關性質是破解新定義型問題的關鍵. 該題的關鍵是當自變量的差是集合元素時,對應因變量的差也是集合元素. 利用這一定義的路徑,去嘗試判斷和證明問題. 該題以邏輯用語“當且僅當”作為輔助語言,需要從充分性、必要性兩方面進行數學推理論證.考查學生數學表達的能力、數學抽象、邏輯推理等核心素養(yǎng),有一定的難度. 學生平時需要注重數學表達的嚴謹性和規(guī)范性. 該題也可以利用圖象,通過數形結合進行論證. 上海卷第12題、第20題中的邏輯用語“有且只有”都需要從必要性和充分性兩個方面思考、論證、推理.
三、試題解法欣賞
例9 (全國甲卷·理7)等比數列[an]的公比為[q],前[n]項和為[Sn],設甲:[q>0],乙:[Sn]是遞增數列,則(? ? ).
(A)甲是乙的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
(B)甲是乙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C)甲是乙的充要條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條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條件
解法1:當數列[an=-2n]時,滿足[q>0],但是[Sn]不是遞增數列,所以甲不是乙的充分條件.
若[Sn]是遞增數列,則必有[an>0]成立,若[q<0,]則會出現一正一負的情況,是矛盾的,則[q>0]成立,所以甲是乙的必要條件.所以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解法2:因為[Sn+1-Sn=an+1=a1qn>0]的等價條件是[a1,qa1>0,q>0]. 因為[a1,qa1>0,q>0]是[a1,qq>0]的真子集,所以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評析】數列是特殊的函數,利用函數的方法判斷數列的單調性有助于對問題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函數思想是解決數列問題(尤其是與性質有關的問題)的有效策略.
例10 (全國新高考Ⅱ卷·11)已知直線[l:ax+][by-r2=0 r>0]與圓[x2+y2=r2],點[Aa,b],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點[A]在圓[C]上,則直線[l]與圓[C]相切
(B)若點[A]在圓[C]內,則直線[l]與圓[C]相離
(C)若點[A]在圓[C]外,則直線[l]與圓[C]相離
(D)若點[A]在直線[l]上,則直線[l]與圓[C]相切
解法1:利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圓心到直線[l]的距離[d=r2a2+b2].
若點[A]在圓上,則[a2+b2=r.] 則[d=r.] 所以直線[l]與圓相切;
若點[A]在圓內,則[a2+b2<r.] 則[d>r.] 所以直線[l]與圓相離;
若點[A]在圓外,則[a2+b2>r.] 則[d<r.] 所以直線[l]與圓相交;
若點[A]在直線上,則[a2+b2=r2.] 則[d=r.] 所以直線[l]與圓相切.
故答案選ABD.
解法2:我們知道[l:ax+][by-r2=0]是點[Aa,b]關于圓[x2+y2=r2]對應的極線,當[Aa,b]在圓[x2+][y2=r2]上時,直線[l]是圓的切線;當[Aa,b]在圓外時,直線[l]是點[A]關于圓的切點弦;當[Aa,b]在圓內時,直線[l]是點[A]關于圓的切線交點的軌跡. 這個幾何意義可以推廣到橢圓、雙曲線、拋物線.
【評析】該題是判斷命題真假的不定項選擇題,需要學生從問題的本質入手,進行推理和分析,既可以利用通性、通法求解,也可以利用高觀點的極點極線的幾何性質求解,結論可類比到高中學習的橢圓、雙曲線、拋物線,復習過程中要善于歸納、類比和總結.
集合、常用邏輯用語和復數是高中數學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內容,是研究數學問題的基礎和工具. 通過對2021年高考集合、常用邏輯用語、復數試題的求解和分析,明確復習應注重主干知識與通性、通法,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推理能力. 對簡單的集合、復數運算要做到懂、會、熟;重視對定義概念的本質、內涵、外延的理解和研究路徑的掌握. 理解知識塊、掌握方法線,激活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數學 課程標準(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孫海琴. 2019年高考“集合、常用邏輯用語、復數”專題解題分析[J]. 中國數學教育(高中版),2019(7 / 8):22-27.
[3]肖偉華. 2020年高考“集合、常用邏輯用語、復數”專題解題分析[J]. 中國數學教育(高中版),2020(9):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