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不管講者有沒有努力過,聽眾只喜歡聽已經(jīng)聽過的故事。為什么人們對新故事沒有想象中那么喜歡?研究者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可能是因為人們低估了信息差,又高估了自己的溝通能力。
你可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社交場景:在一次聚會中,有人正在談論某個你沒看過的電影,但你在前30秒內(nèi)就失去了興趣,這可能是因為這個故事太“新”了。通常認為人們都喜歡新鮮事,不喜歡“炒冷飯”。其實事實恰好相反,人們更愛老生常談。
熟悉的故事更受聽眾歡迎
美國哈佛大學和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者進行了四組實驗,內(nèi)容是給一部分參與者(講者)看一個好玩的視頻,讓他們講給別人(聽眾)聽。講者被分到“新奇組”(聽眾沒看過同一個視頻)或“熟悉組”(聽眾看過同一個視頻)。
在講故事前,研究者分別針對講者和聽眾的預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講者們猜測,新奇組的聽眾會更喜歡他們講的故事,而聽眾也堅信自己想聽全新的故事。
然而,結(jié)果顯示,不管講者有沒有努力過,聽眾還是喜歡聽已經(jīng)聽過的故事。
溝通時存在信息差
聽眾的這種反應可以用信息差來解釋。信息差是指溝通雙方掌握的信息存在不對等,他們會假定某些信息雙方都知道,但是有些沒說出的內(nèi)容可能對理解整件事很重要。
為了驗證這一點,在第四次實驗中,研究者給視頻寫了3個版本的介紹:超簡略版(只有故事大綱)、中等簡略版(包含故事主要內(nèi)容)和翔實版(包含了故事的細節(jié))。人們只需要讀分配給自己的故事介紹,然后反饋自己對這份介紹的喜愛程度。
結(jié)果顯示,在新奇組中,除了讀到翔實版故事介紹的人外,其他人和前幾次實驗一樣給了差評,而熟悉組的人則對3個版本的描述都感到有趣。由此可見,就算超簡略版只有兩句話,看過視頻的人仍然能補上那些缺失的信息。而沒看過視頻的人,則需要豐富的細節(jié)描述才能彌補缺失的信息。
被高估的溝通能力
為什么人們對新故事沒有想象中那么喜歡?研究表明,這一現(xiàn)象可能是由于人們低估了信息差。與此同時,人們又高估了自己的溝通能力。“人們說話時會漏掉很多重要信息?!毖芯空哒f,“有時,人們過于擔心講的內(nèi)容不夠精彩,卻忽視了對方能否聽懂?!?/p>
值得注意的是,在現(xiàn)實中,當聽眾感到困惑時,一般不會打斷正在說話的人。因此,缺乏反饋導致講者并不明白溝通在哪一步出現(xiàn)了問題。
一個心理學家曾詢問學生在大學生活中遇到的最有價值的事,但幾乎沒有人會想起老師自認為講得精彩的課。由此可見,如果沒有解決信息差的問題,就算老師以為自己在課堂上講了一個好故事,學生卻并不這樣認為。
在日常社交中,意識到信息差的存在,能讓我們澄清許多意味不明的對話。如果你遇到“怎么說都不明白”的情況,可以思考一下,其中是否存在信息差。
此外,當你向他人推薦有趣的電視劇或小說但總遭遇失敗時,不妨直接拿給對方看,或許比口述效果更好。
(澎湃新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