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瑛
每天午餐后,教室的衛(wèi)生狀況總是比較差。
一天午飯后,我離開教室前囑咐勞動委員小趙要他組織同學們清理各自的桌面和座位周圍的地面,同時把講臺也清理干凈。
等我返回教室時,我只聽見小趙氣呼呼地大聲質問同學:“你們怎么這樣!講臺難道不是我們教室的一部分嗎?”
原來,小趙首先組織大家清理各自的桌面和座位周圍的地面,大家紛紛響應,七手八腳把桌面和座位周圍的地面都清理干凈了。接下來,小趙問哪位同學愿意上來幫他一起清理一下講臺,結果沒有一個同學主動舉手,場面非常尷尬。
一時間,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了“三個和尚”的故事。這個故事里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一個和尚之所以有水喝,是由于沒有依靠不做不行;兩個和尚之所以有水喝,是由于責任平分一清二楚;而三個和尚之所以沒有水喝,是由于分工不明,責權不分,也就是所謂的“社會惰化效應”。
班級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個小社會。作為班主任,這個小社會的一切動態(tài)都牽動著我的神經,引發(fā)我的思考。我認為,與其回避社會惰化效應,不如靜觀其變,讓其自然發(fā)生,并且通過事后的分析和討論,讓孩子們深層次地思考原因和反思自身,從而從根本上消除惰化效應的負面影響。
基于上述判斷與認識,我以此次事件為契機,通過情境實驗來破解惰化效應。
案例切入,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要是大家都認為講臺的清潔不是你們的職責,那應該由誰來清理講臺呢?”我拋出第一個問題后,孩子們陷入了思考。班長首先帶頭進行了自我批評,承認自己有些累,并且覺得會有人舉手,所以才沒主動清理講臺。在班長的率先自我批評下,大家紛紛表示自己有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或顧慮,才沒有舉手。
大家的自我反省告一段落,我播放了一段網絡上熱播的監(jiān)控:一輛共享單車倒在了本來就不寬的人行橫道的正中間,擋住了盲道。10分鐘內,有五六十人經過這條小路,但是,大家都對這輛共享單車視而不見,不怕麻煩地繞過去、跨過去,就是沒有一個人伸手把車扶起來。
在播放這段錄像時,我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表情,他們從開始覺得好笑、不屑一顧,到后來震驚、不敢相信。
錄像播放完畢,教室里安靜下來。我拋出第二個問題:“錄像中呈現(xiàn)的問題與我們班今天發(fā)生的事相比,有相同點嗎?”孩子們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看到情緒醞釀得差不多了,我笑著對孩子們說:“你們感到自責,說明你們都是有責任心的孩子。你們今天的行為和視頻中的行為,在心理學上叫‘社會惰化效應,即旁觀者越多,人們的責任感就越弱。這可是個社會難題呢!老師需要你們幫忙思考,一起破解這個社會難題。”
聽到我并沒有責怪他們,還邀請他們破解社會難題,孩子們的勁頭就上來了。接下來,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開展“頭腦風暴”活動,圍繞著如何破解社會惰化效應出謀劃策。
經過熱烈的討論,各組依次上臺匯報小組的“金點子”。有的小組說要采取“首位負責制”,即誰第一個看到,誰就要參與處理。有的小組說要采取“共同負責制”,即班上所有同學都對班級事務負責,要共同參與。我認真傾聽著孩子們的發(fā)言,并對他們的發(fā)言給予鼓勵。
模擬情境,建立秩序
討論結束后,我模擬講臺上有污漬的場景,請孩子們通過實踐來檢驗提出的方法是否可行。
首先檢驗的是“首位負責制”,即第一個看到的人就要參與處理。奇怪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孩子們看到污漬后的第一反應并不是站出來處理,而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片刻安靜之后,有的孩子走上了講臺,而慢一步站起來的孩子卻又坐回去了。結果就是先站起來的孩子獨自在講臺上處理污漬,其他孩子都當起了看客。這個實驗的結果顯然不能讓我們滿意。
其次檢驗的是“共同負責制”,即班上所有學生共同負責班級事務。可我剛宣布實驗開始,孩子們就全都往講臺上擁,生怕慢人一步,顯得不夠積極。可這樣一來,別說清理講臺了,轉身都困難。這個模擬實驗也失敗了。
兩次失敗的實驗讓孩子們有些懊惱。接下來,我和孩子們一起分析這兩次實驗中的可取和不足之處。第一項實驗的可取之處在于能在第一時間內處理突發(fā)事件,效率很高,不足之處在于考驗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責任心; 第二項實驗的可取之處在于大家齊心協(xié)力,都愿意出一份力,不足之處在于沒有規(guī)劃,一擁而上。
那么,如何保留這兩項實驗中的可取之處,規(guī)避其不足之處呢?我引導孩子們再思考。
沒想到,孩子們小小的腦袋中居然藏著那么多的“金點子”,他們很快調整了策略,拿出了一套較為縝密的方案。
破解社會惰性效應攻略
攻略一:班級事務分工協(xié)作,各司其職。
攻略二:突發(fā)事件采取“首位負責制”,第一個發(fā)現(xiàn)的人負責到底,如果能獨自處理,就馬上處理,如果不能獨自處理,根據事件性質,報告給班級分管的干部后,由分管干部調度相關人員參與。
攻略三:對能克服社會惰性的同學予以表揚,并在班級日志上予以記錄,在評優(yōu)評先時,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考慮為班級和學校事務多出力的同學。
以情境實驗為載體,激發(fā)孩子們思辨,可以使他們對社會惰性效應的成因和破解辦法都進行深入思考,從而在認識上發(fā)生質的轉變。更為可喜的是,這種轉變不是由外界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學生經過思考自己悟出的。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博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