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直
電競從未放棄綜藝方向的衍生內(nèi)容。
因為所有的流量都集中在選手或者說“人”身上,所以真人秀一度是大熱的題材。但從結果看,這種嘗試并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不管是邀請PDD做主嘉賓的《吐槽大會》,還是《嘴強王者》,反而在脫口秀這個形式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或許,擅長玩梗的電競和脫口秀本來就有很強的匹配度。
盡管一再被規(guī)訓,但脫口秀還是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泛的話題范圍和相對寬松的討論氛圍。于是,電競里那些接地氣的部分就可以被放進來。甚至脫口秀本身的冒犯也突破了電競本身對一些話題的限制。比如買賣隊員。
一定程度上看,過去幾年的電子競技表現(xiàn)得過于嚴肅了。這并不是刻意為之,而是為了正規(guī)而正規(guī)之后無意產(chǎn)生的結果。這讓電子競技開始變得難以理解。
比如過去我們評價李曉峰,也就是Sky,直接說世界冠軍就好了。至于這個世界冠軍能不能獲得和奧運會上的世界冠軍同等的認可,那是另一件事。
因此,李曉峰的故事很容易講述,那純粹是一個努力的天才的故事。但是現(xiàn)在講一個選手的故事越來越困難了,因為那是自身努力和外界塑造共同作用的結果。
明星選手都擁有長長的履歷,但不了解的人往往難以或者不愿意去理解每個榮譽代表著什么。
本質上,這不是單人項目和團隊項目的問題,而是新的體系、共識正在重建的結果。當然,被游戲企業(yè)嚴格控制的宣傳語境也有很大的影響。
不過,脫口秀卻給出了一個很簡單的解法。玩《王者榮耀》的人很多,喜歡買皮膚的人也很多,那么如何讓大家理解Fly取得的成績呢?“聯(lián)盟給我定制了皮膚”,這一句話就夠了。
進一步講,這也代表了一種合適的合作模式。和電競主導的真人秀類節(jié)目不同,在和脫口秀的合作里,電競成了段子的來源。節(jié)目組會幫助被邀請的嘉賓事先寫好段子,或者說文本。這恰恰解決了難題:如何把難以理解的電競寫成一個簡單易懂的段子?;蛘哒f翻譯。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同樣是講“電競”的段子,呼蘭講得就是比彭云飛好笑。即便電競選手的弱項是表現(xiàn)力,但一個好的稿子還是可以讓幾分鐘的吐槽維持在及格線上。哪怕它只有一點好笑。而別提在拼盤的模式里,還有王建國、呼蘭等人托底呢。
至于《嘴強王者》里那些在環(huán)節(jié)上或是物料上對游戲元素的借鑒,在生搬硬套不行的前提下,作為一種過渡,也算是不錯的嘗試。
脫口秀大部分的素材都來源于生活,電競也逐漸成為年輕人生活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看,電競可以成為素材,也有足夠豐富的,等著被挖掘的部分。
蛋殼、易立競、許知遠……當脫口秀的舞臺不斷表現(xiàn)出超出預期的包容性時,對電競而言,這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過去幾年里,我們塑造太多cool boy了。偶爾誕生一兩個諧星,其實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