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琺華器同平遙推光漆、新絳澄泥硯被稱為‘山西三寶,我們經(jīng)過十年不懈的研究,終于使失傳300年的文化瑰寶回歸?!?月1日,山西晉城高平市“朝元窯”琺華創(chuàng)始人張勇勇欣慰地向記者說,“最近我們在籌備太湖世界文化論壇、世界文化技藝交流中心、琺華技藝研究基地的掛牌活動及山西省第五屆文博會展品的制作?!?/p>
從2010年起,張勇勇憑著對琺華藝術(shù)的敬畏之心,刻苦研習失傳的古老技藝。釉色配方失傳,他們就自己調(diào)制;由于燒制歷史短暫,傳諸于世的琺華器鳳毛麟角,他們就跑遍國內(nèi)外的博物館,研究琺華器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不懈的努力下,創(chuàng)建的2米高的“朝元窯”終于在2017年重燃琺華窯火。
十年前,琺華對于張勇勇和于山還只是個文物概念。他們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們的生命會和消失了300年的琺華聯(lián)系在一起。
張勇勇出生在南太行深處一個叫南凹的小山村,從小跟著行伍出身的父親四處漂泊,他當過礦工、做過保安,靠打磨銀器起家。北漂期間,他認識了于山。于山,畢業(yè)于中央美院設(shè)計系,著名設(shè)計師、收藏家。當時張勇勇主要以收藏晉城的老家具為主業(yè)。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討論家具的年代、木質(zhì)、品相和產(chǎn)地。由家具談到家具上的器物,由器物談到琺華。
2008年始,對古代技藝心存念想的張勇勇,帶著復原琺華工藝的心愿和使命感,從北京回到家鄉(xiāng)山西高平,和朋友一起開始到處搜尋資料,走訪懂得相關(guān)技藝的老工匠,遍訪國內(nèi)外的博物館探究琺華器形,籌備復燒琺華器。
“琺華是以多種釉色為基調(diào)的低溫彩釉陶瓷器,是在琉璃工藝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誕生于元代山西潞州、澤州、蒲州一帶。它上承唐宋三彩余韻,多用于宗教場所,因其華美莊嚴,故以‘琺華‘法華名之,以示尊貴?!睆堄掠孪蛴浾呓榻B了琺華產(chǎn)生及消失的歷史?!案咂浆m華始于元末,興于明,清代雍正之后,琺華器逐漸停止燒造,這項精致的工藝技術(shù)從此消失,少量的琺華器只存在于國內(nèi)外的博物館內(nèi)?!?/p>
2016年春天,張勇勇和于山約定共同籌資100萬元,修建琺華燒制廠房。張勇勇在高平城北邢村村南盤下了一家轉(zhuǎn)讓的砂廠,作為新建窯址,取名“朝元窯”。3個月,一個500平方米的制作車間和一個4立方米的電氣窯建成。
“朝元窯”做的第一件琺華藝術(shù)品是文殊菩薩的大型立像。南太行有坩土,用坩土塑形是復燒琺華這一系統(tǒng)工程中最重要最基礎(chǔ)的工藝,按照塑好的胎形做模翻模是第二道復雜的工藝,李秀艷的弟弟李秀龍和吳斌是做模翻模燒窯師傅,她們經(jīng)過反復試驗,先后攻克了這兩道工藝。而復燒琺華的核心技術(shù)是釉色的調(diào)配,張勇勇把這一難題留給了自己。
彩釉是琺華最為突出的特色,它突破了傳統(tǒng)琉璃單調(diào)的黃、綠色系,現(xiàn)出藍、紫、白、黃、綠等豐富的色彩。沒有文字記述,只有他們從古玩市場里收集回來的琺華殘片。沒有一件完整的琺華古器,只有于山從國外各大博物館發(fā)回來的琺華照片和百度搜索到的一些古代琺華器照片。單憑這些照片,無法看到琺華的肌理和紋路。唯一有參考價值的是那些琺華殘片。
張勇勇采取尋痕法,根據(jù)對這些殘片的分析,倒推琺華的釉料配制成分和釉色調(diào)配比例,根據(jù)琺華與琉璃的天然聯(lián)系,推演琺華的燒制工藝。他常常兩眼迷離,吃飯也在琢磨,走路也在琢磨,睡覺做夢也夢的是配制釉料,一有靈感便跑到“朝元窯”按比例調(diào)配。一天,兩天,三天……張勇勇在煎熬中行進,“朝元窯”的空地上堆滿了燒壞的琺華殘品,一次比一次接近琺華古物的顏色,一次比一次接近他心中的理想色彩。
塑形、翻模、調(diào)釉、燒窯的一個個工藝難關(guān)被這群白手起家的民間工匠克服了,那尊大型文殊菩薩立像作為他們燒造的第一件琺華器被送進“朝元窯”,張勇勇和團隊人員一起站在窯外等待,他們的心也都像是放在氣窯里燒著,結(jié)果失敗了。
“朝元窯”有一個微信群,于山和他的愛人中央美院設(shè)計學院副院長林存真教授利用這個微信平臺與“朝元窯”的工匠們進行直接的對話和交流。他們把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參加展覽時拍到的各類工藝品和彩塑的照片發(fā)到微信群里,讓大家長見識開眼界。張勇勇、李秀艷他們及時把自己做的塑形、釉色發(fā)到群里,讓于山夫婦挑毛病,一點點的提升,一點點的改進,一支硬核團隊就這樣一天天成長起來。
隨著“朝元窯”逐步走上正軌,一群年輕人來到“朝元窯”。牛榛、吳焱艷、張夢麟、張夢奇,這些朝氣蓬勃氣的年輕人,給“朝元窯”琺華的復燒帶來新思維、新科技和新模式,使這一國寶工藝有了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
他們首先燒造的是文殊菩薩的大型立像,在燒造這尊立像時,他們攻克了立體懸空工藝難關(guān)。過去人們做這類懸空式塑像時,文殊菩薩的坐騎獅子的肚子下面是打開的,需要用一根立柱支撐。朝元團隊在塑形實踐中,打破了這種傳統(tǒng)懸空塑像的方法,采取利用坐騎的四肢來支撐整個立像的重量,這里面涉及到重力學的原理。做好這么一尊立像,不僅要懂美學,還要懂力學,同時還要懂歷史。
最令人焦心的是最后一關(guān),燒制。當他們把一點一滴塑好的立像,小心翼翼送進窯里,心也一起被送進了窯里。僅一尊文殊菩薩立像,他們先后做了六次才成功。2017年5月,文殊菩薩造像燒制完成,并在同年參加第三屆山西省文博會,獲得了銀獎。
文殊菩薩造像燒成后,接下來是普賢菩薩。500多個日日夜夜,大家在不知疲倦中合力完成了這一創(chuàng)作。
從2016年“朝元窯”建成到2019琺華“華嚴三圣”燒造成功,“朝元窯”用三年的時間,結(jié)束了琺華沉寂三百年的歷史,這支民間工匠得到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2019年11月,大型琺華立件造像參加了太湖國際文化論壇,它們的出現(xiàn)驚艷了世界。在2019年12月第四屆山西省文博會上,張勇勇和他的作品《琺華蓮池鴛鴦紋罐》斬獲“金獎”……所有接踵而至的榮譽給張勇勇和他的團隊帶來了極大的信心,他們不斷更新傳統(tǒng)技藝,在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