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善華
那是怎樣的一種呼喚,似久遠的回聲,穿越歲月的蒼穹,至今還在我腦?;匦?這呼喚聲如一枚重錘,敲打著我心的曠野,發(fā)出長久的悲鳴;這呼喚聲如拍天巨浪,讓我心海每次都涌起波瀾。
那年二十歲的我,一遍又一遍地讀著李發(fā)模的敘事詩《呼聲》。那“呼聲”中有凄悲的淚水,有對未來的渺茫和對愛的期待。在絕路中,她呼喚愛情能把她挽留。在懸崖上,人們企盼那崖上的藤能扯住她跌落的腳步。這撕心裂肺的呼喚聲卻怎么也不能驅(qū)散遮擋愛情的烏云。這聲音,怎么也不能穿透那厚重的大門,那對愛的呼喚,最終只在空中飄遠。在心靈的回音壁上,沒有心上人那愛的絮語,詩中寫到:
“一聲聲喲,是淚在流,血在噴,
無形的刀喲,在她心中戳下多深的傷痕!
隔著千山,我看不見你的面龐啊,我愛過的人,
隔著萬水,你聽不見我在高崖上的呼聲。
大地啊,這可憐的姑娘可曾睡穩(wěn),
啊姑娘,姑娘,你就這樣永別嗎?
黃土下,你是不是還滿面淚痕……”
人們也呼喚著,那懸崖上的藤啊,快拉住她的衣襟,別讓她的青春年華凋零……
多年后的今天,封存在心靈深處這沾著血淚的呼喚聲,又響在我的耳邊。此時仿佛還是二十歲的我,還為姑娘的一段愛情而流淚傷感,還為欲愛不能欲罷還痛的故事而深深打動,還為姑娘含淚而死感到惋惜。這是從姑娘心靈深處發(fā)出的一支沉重的曲,至今讓我的心緊緊地系在這愛情的弦上,隨之不停地波動……
此時,我的耳邊又有一種來自遙遠的呼喚聲:
“一個是美玉無瑕,
一個是空勞牽掛……”
那是前世姻緣的邂逅,那是魂牽夢繞的纏綿,那是兩小無猜的心愿,那是心有靈犀的約定。在花園里留下他們共讀《西廂記》時的身影,在怡紅院中留下她思念的腳步,在瀟湘館中閃著他無限青睞的眼神,在贈予的白帕上,寫下了:
“眼空蓄淚淚空垂,
暗灑閑拋卻為誰?
尺幅鮫綃勞解贈,
叫人焉得不傷悲!”
這是埋在心底的情感??!在對視的目光中,無言地訴說著前世結(jié)下的情緣。她的滴滴眼淚,是心靈深處呼喚的聲音,這聲音又是那么的哀婉、凄迷……
然而,就這天生一對地配一雙的他們,怎耐得住嚴寒的拍打,無情的阻隔?當癡情的他想在這喜結(jié)良緣的時刻,揭開那多愁善感的妹妹的蓋頭時,這是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盼望,這是他無數(shù)次的等待。然而,這紅蓋頭下,是怎樣一個讓他肝腸寸斷的場面?這哪里是他日夜思念的林妹妹???他呼喚著:“林妹妹,林妹妹,你在哪里?你在哪里?。俊贝藭r,他夢已成空,而這心的呼聲,怎能不令人潸然淚下?這是多么殘酷的現(xiàn)實,這是多么無助的呼喚!此時,只有老天聽得懂這呼喚聲,只有無語的墻壁,記錄下這令人悲痛至極的一幕,然而他的林妹妹此時在哪里?
也許,是心有靈犀的感應(yīng),當她得知自己心愛的人被逼另娶時,她所有的希望都化成泡影,她所有的愛都成灰燼。本就病弱的身體怎能受住這致命的一擊?她心靈的支柱倒塌后,所有的愛恨情怨都成虛幻。那爐火中,燃盡的詩章,是一顆熱烈的心在流血,只能化作縷縷煙云縈繞在愛的身邊;那白絹也一同在爐火中跳動著林黛玉的一顆無望的心,那是淚已流干的燃燒,那是心化成灰的飄蕩;那曾經(jīng)似乎一張張面善的臉膛,此時已變成無情的魔爪,把他們愛的血肉,撕得粉碎,鮮血淋漓,印在這大觀園“榮耀”而“慈悲”的門面上。
當林黛玉愛已成灰燼,夢幻破滅,臨終前多么希望再看到讓她曾經(jīng)愛戀徹骨的他走進她迷茫的眼前,多么想讓他握住她的手,共同在這纖塵里再續(xù)前世的姻緣:“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她用盡最后的一點兒力氣呼喚著他的名字:“寶玉啊,寶玉……”然而,此時的寶玉卻在被蒙蔽的紅燭里想象著林妹妹羞花閉月的嬌容。當她無力的眸子再次閃動時,并沒有看到他走來的步履。那無力的呼喚,此時如巨雷般在心海炸響,讓心中那片情感的云,化成雨,不,那不是雨,那是林黛玉悲傷的淚啊。她,一個無依無靠的弱女孩,在這輝煌榮耀的大觀園里,用淚水吟成這段空虛幻的愛。而這最后的呼喚聲,盡管已是上百年前,但今天依然響在耳邊,凄迷、委婉,讓人心寒淚落……
我的思緒,從《紅樓夢》的呼喚聲里一點點地逃離出來,這時,蔡文姬的塞外曲《胡笳十八拍》又撥響了我心頭剛剛平息的弦音。
每一個音符上都寫滿了飄泊在塞外的離愁,每一次弦音的顫動,都發(fā)出蔡文姬思念的心聲。當二十三歲的蔡文姬倍受夫君離世之苦,倍受婆婆冷言相擊,在這極度痛苦的時刻,卻被匈奴掠去。在這“天蒼蒼,野茫?!钡娜猓谶@舉目無親的地方,在這面對魯莽的匈奴,她心欲碎,弦欲斷。在荒涼的大漠上,她發(fā)出的聲聲呼喚,那是對家園的思念,那是背井離鄉(xiāng)的凄涼,那是在人生的苦雨里掙扎,那是沒有回聲的呼喚。這呼喚聲如大漠上的孤煙,無望地飄搖;這呼喚聲,又如大漠上卷起的風沙,忍受著跌落后的傷痛,還在狂風中悲舞。蔡文姬帶著滿身心的痛苦和離愁,她在匈奴無奈地生活了十二年。那是多么漫長的歲月啊,她在第九拍寫道:
怨兮欲問天,
天蒼蒼兮上無緣。
舉頭仰望兮空云煙,
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誰曾想過一個博學多才的她,一個自幼音樂天賦過人的她,在人生的道路上,竟然遭受如此的不幸。十二年過后,當曹操得知她流落匈奴時,以重金將她贖回。這對漂泊在外的蔡文姬來說,該是多么大的驚喜?。∷氐搅嘶隊繅艨M的故土,感受到了家鄉(xiāng)的氣息,這是她夢寐以求的,但這并未能讓她如釋重負,在高興的喜淚流淌之時,另一種骨肉離愁又上心頭。第十六拍寫著:
十六拍兮思茫茫,
我與兒兮各一方。
日東月西兮徒相望,
不得相隨兮空斷腸……
這是怎樣的情感,在向著天鳴。誰沒有骨肉情長?作為母親的她,在家園和孩子兩者之間的選擇,又一次在她受傷的心里撒上一把鹽、割下一塊肉。這讓她思之斷腸。這是怎樣的折磨在蔡文姬的心海翻騰?這些難道不讓我們聞之而落淚嗎?
在第十八拍中她又寫道:
十八拍兮曲雖終,
響有余兮思無窮……
苦我怨氣兮浩于長空,
六合雖廣兮受之應(yīng)不容!
這是多么悲泣的詩,這是多么心酸的淚,這是多么凄涼的曲!而這聲音已穿過上千年的歲月,今天聽來,依然是那么讓人心碎。思念的煙波,仿佛就在眼前飄浮,呼喚聲化成的《胡笳十八拍》還在歷史的時空中低婉、嗚咽……
寫到這里,我的心被這些呼喚聲所包圍著,我的情被這些悲傷的眼淚所浸染著。我在心里呼喚著,天空的白云啊,快化成一塊白絹吧,穿越時空去為蔡文姬、林黛玉,還有李發(fā)模筆下的那個女孩……拭去仍未擦干的淚痕。讓我的筆,去詮釋那份情,化作一根根琴弦,彈撥出聲聲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