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丹
(萍鄉(xiāng)市林業(yè)局安源分局,江西 萍鄉(xiāng) 337000)
落葉松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廣泛存在,被應用于建筑、橋梁、造紙等行業(yè)中,具有樹勢高大、經(jīng)濟效益高等優(yōu)點,成為部分地區(qū)脫貧致富的關鍵植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市場對落葉松的需求量不斷提升,探索出一種科學的育苗造林技術具有必要性。
落葉松的苗木生長對土壤的要求較高,理想的土壤條件是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且pH值適中;落葉松的種植土壤厚度應高于50 cm,在理想的肥力條件下不僅能夠提供較好的灌溉條件,也能降低后期林區(qū)管理的難度。落葉松幼苗因為根系長勢較弱,缺乏拓展力,所以苗圃土壤的透水性應滿足預期。落葉松林地土壤的處理主要分春秋兩季進行,包括清理雜物、翻耙以及整平等;整地深度控制在30 cm內,并在整地后續(xù)及時耙地,為之后的風化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春季整地一般可在土壤解凍之后進行,整地深度控制在20 cm左右,最后做耙地,耙地深度應大于等于10 cm??紤]到落葉松不耐澇,場地處置中可設置一條高度約10 cm的路床[1]。
種子的處理對落葉松的未來生長產(chǎn)生直接影響,根據(jù)遼寧省、河北省等地區(qū)的經(jīng)驗,不同種子處理方案下落葉松的長勢存在差異。根據(jù)一些地區(qū)的經(jīng)驗,種子處理方法主要分為冷藏處理、45℃溫水處理、70℃熱水處理以及常規(guī)冷水處理四種方法。
用0.5%高錳酸鉀浸種2小時后,清洗干凈并放在清水中均勻攪拌并做催芽。
采用與冷水處理相同的方法,在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后,種子和水以1∶3的比重用45℃溫水處理,再浸泡24小時,每隔8小時換水1次,共換水2次。
該方法與“45℃溫水處理”方法相同,但是將45℃溫水調整為70℃熱水。
選擇背風向陽面,開設1個3 m×2 m×2 m的儲藏坑,將種子與干冰按照1∶3比重放入冷藏坑內冷藏,從1月份開始一直冷藏至4月下旬,并在催芽時取出。催芽期間可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小時,后將種子均勻地鋪在草席上,將種子厚度控制在10 cm左右,每隔120分鐘翻動1次;注意保證種子濕潤,溫度控制在15℃左右,在發(fā)現(xiàn)種子有三分之一裂口時即可播種。
實驗證明不同種子處理方法下,苗木經(jīng)過1年后其長勢存在差異,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種子處理方法對苗木的影響
根據(jù)實驗結果可知,上述四種種子處理方案中,冷水處理下的苗木的平均地徑最低,平均苗高最矮;相比之下,冷藏處理下苗木的平均地徑最大,平均苗高與產(chǎn)量最高,證明冷藏處理方法科學有效。
施肥對苗木生長有直接影響,本文以本地區(qū)落葉松為研究對象,分別討論尿素(35 kg/畝)、硝酸銨(40 kg/畝)、碳氫酸銨(45 kg/畝)三種肥料對苗木生長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從圖1的數(shù)據(jù)來看,在三種施肥方案下,施肥材料為碳氫酸銨時苗木的高度最高,顯著高于其他兩種施肥方案。
圖1 不同施肥方法對苗木高度的影響(單位:cm)
同時,適當?shù)淖贩室渤蔀榇龠M落葉松苗木生長的關鍵,本文在分別計算追加硫酸銨、有機肥以及硫酸二氫鉀3種肥料對苗高的影響后,發(fā)現(xiàn)不同追肥方案對苗木的生長高度有直接影響,其中追加硫酸銨1個月后,苗木的平均苗高提升13.0 cm,施加有機肥后30天提升10.3 cm,施加磷酸二氫鉀,苗木高度提升14.7 cm。
落葉松的苗木生長周期大體可以分為出苗期、生長初期、快速生長期以及生長后期,其中出苗期是指從播種一直到幼苗出齊的時間段,其中的核心內容是水分支持,要確保苗木壟面可以一直處于濕潤狀態(tài),提供必要的水分。生長初期為齊苗至快速生長的初期階段,此階段在養(yǎng)殖期間應重視土壤水分變化,并通過施肥、處理病蟲害以及松土等方法提高幼苗抗性水平。快速生長期為苗木從新梢長出到高快速生長結束,水肥管理對于苗木的生長產(chǎn)生直接影響,需要相關人員為苗木生長提供必要的水分與營養(yǎng)支持,以此培育出更多的大苗。
造林中可以選擇理想的造林地,包括半陽坡、半陰坡以及溝谷地等,理想的海拔高度為800~1600 m,如果種植地理位置逐漸向南移,可以適當增加種植地高度。林地的土壤酸堿度也是影響苗木生長的重要因素,理想的pH值為微酸性或者中性,總鹽堿度小于等于0.1%。
在造林前做好場地的整理,需要先清理場地上的雜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目前常見的整地方案包括:全面處理、帶狀整地以及塊狀整地等,其中平緩的場地可選擇全面整地的方法,徹底清理土壤中的石塊與雜草;對于坡度較大且可能出現(xiàn)水土流失的地塊,采用帶狀整地的方法,行距控制在1.5 m左右。對于無清除痕跡的舊采伐跡地,采用塊狀整地的方法[2]。
植樹造林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進行,在造林期間要根據(jù)要求,按照邊填土、邊提苗的方法,這種種植方法可以避免出現(xiàn)窩根現(xiàn)象;種植期間需要將苗木扶正;填土后做徹底踏實;為避免“凍拔”現(xiàn)象,需在造林后的第二年,在土壤化凍后再踩踏苗木的根部,保證苗木的根須與土壤徹底接觸,這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有效方法。
結束語:落葉松作為北方常見的經(jīng)濟林,做好種植管理、優(yōu)化育苗造林技術已經(jīng)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所介紹的落葉松育苗以及造林技術方案具有科學性,根據(jù)本文研究的結果,在落葉松種子處理中,采用冷藏處理方案以及碳氫酸銨施肥方法等能夠有效促進苗木生長,值得做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