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我們閱讀名家作品,不僅能從中汲取思想的養(yǎng)料,加深對人生的理解,還能以其為寫作的標桿,補己之短。從名家作品中積累寫作素材,借鑒寫作技巧,可以讓我們的寫作技藝不斷攀升。
讀名家作品時,我們要對以下幾個方面多加關(guān)注,并用心揣摩,學習借鑒。
有道是“文章最忌隨人后”,名家們不寫“復制”的文章。即便是同樣的題材,他們也會比常人寫得新鮮有趣的奧秘就在于,他們具有極強的捕捉瞬間畫面的能力和深厚的細節(jié)描寫的功底。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用心觀察感悟,你也會有與眾不同的靈感迸發(fā)。
名家作品
樹林子就像一塊面團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又陷,陷了再鼓;接著就向一邊倒,漫地而行的;忽地又騰上來了,飄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撲向另一邊去,再也扯不斷,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經(jīng)完全沒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樹林子往一處擠,綠似乎被拉長了許多,往上扭,往上扭,落葉沖起一個偌大的蘑菇長在了空中?!皣W”的一聲,亂了滿天黑點,綠全然又壓扁開來,清清楚楚看見了里邊的房舍、墻頭。
垂柳全亂了線條,當拋舉在空中的時候,卻出奇地清楚,剎那間僵直了,隨即就撲撒下來,亂得像麻團一般。柳葉千萬次地變著模樣:葉背翻過來,是一片灰白;又扭轉(zhuǎn)過來,綠深得黑青。那片蘆葦便全然倒伏了,一節(jié)斷莖斜插在泥里,響著破裂的顫聲。
一頭斷了牽繩的羊從柵欄里跑出來,四蹄在撐著,忽地撞在一棵樹上,又直撐了四蹄滑行,末了還是跌倒在一個糞堆旁,失去了白的顏色。一個穿紅衫子的女孩沖出門去牽羊,又立即要返回,卻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轉(zhuǎn),銳聲叫喚,離臺階只有兩步遠,長時間走不上去。———賈平凹《風雨》
技能點撥
風是無形的,所以要具體寫出風的特點,就必須借助別的事物襯托,或用各種表現(xiàn)手法加以呈現(xiàn)。賈平凹先生的這段文字,先是借一片樹林在風中的艱難掙扎從“面”上突顯了風之大,后又借柳枝、蘆葦、羊以及牧羊姑娘在風中的細節(jié)從“點”上展現(xiàn)風的力度。作者運用鋪陳的手法,視聽結(jié)合,側(cè)面襯托,未提一個“風”字而將風之狂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
滿分速用
柳樹早已脫去了她如泉如瀑、如傘如蓋的綠色衣裳,而用她枯黃的枝條繼續(xù)感動著路過的人們;原本綠色的稻田也換上了金黃色的盛裝,向人們炫耀著自己孕育的豐碩成果;金色的桂花傲立枝頭,散發(fā)著陣陣甜香;菊花這時候更是不會放過展示自我的機會,她們爭先恐后地為秋天的金色畫卷添上艷麗的幾筆。———《天籟和鳴》
速用點撥
這段景物描寫熟練地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抓住柳樹、稻谷、桂花、菊花入秋以后色彩、姿態(tài)、味道的變化,描繪出一幅“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活潑、明麗的畫面。尤其是擬人手法的運用,將各種植物人格化,充滿生氣。
名家們還十分注重內(nèi)容的虛實結(jié)合,以便讓文字搖曳生姿,富有質(zhì)感,充滿張力。虛實結(jié)合就是運用聯(lián)想、想象將客觀寫實與主觀感受相融合。眼觀實物而生發(fā)無限聯(lián)想,這也是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中要求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的關(guān)鍵。
名家作品
柴可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他已經(jīng)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
他的另一些更加令我傾倒的作品,則多了一層無奈的憂郁、美麗的痛苦、深邃的感嘆。他的傷感、多情、瀟灑,無與倫比。我總覺得他沉重的嘆息之中有一種特別的嫵媚與舒展,這種風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蘇東坡。他的樂曲———例如第六交響曲《悲愴》,開初使我想起李商隱,蒼茫而又纏綿,綺麗而又幽深,溫柔而又風流……可再聽下去,特別是第二樂章聽下去,還是得回到蘇東坡那里去……對于一個絕對的藝術(shù)家來說,悲愴是一種深沉,更是一種極深沉的美。而美是一種照耀著人生苦難的光明。悲愴成全著美,美宣泄著卻也撫慰著悲。悲與美共生,悲與美沖撞,悲與美互補。人生苦短,人生苦苦。然而有美,有無法人為地尋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藝術(shù)普照人間,于是,軟弱的人也感到了驕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的哲學。———王蒙《行板如歌》
技能點撥
王蒙的這段文字并非要對柴可夫斯基的音樂進行專業(yè)上的評述,所表達的只是他聆聽音樂時的內(nèi)心感受。這段文字先是直接描寫音樂中豐富的情感變化,再由實而虛,聯(lián)想到了中國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兩位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人能被作者聯(lián)系到一起,是二人作品的共性———“無奈的憂郁、美麗的痛苦、深邃的感嘆”和二人相似的性情———“傷感、多情、瀟灑”。
滿分速用
寂寞空屋,耐得住寂寞亦拒絕悲涼。蟬之生命有限,于陰暗潮濕的地下蟄伏數(shù)載只為了一個短暫的夏天。數(shù)千個寂寞長夜它們無言地熬過,待到一朝羽化,便成為盛夏最出色的歌者。這時,它們的生命已然垂垂老矣。人之老年,卻不免自憐自哀,憂傷慨嘆,哪里來的心情唱什么歌呢?可蟬偏不?!盀醢l(fā)如銀”的時節(jié)偏要日日歡歌,這便是生命的大氣度?!吨腔凼且婚g寂寞空屋》
速用點撥
這段文字實寫的是蟬,虛寫的是人;贊美的是蟬,貶抑的是人。蟬蟄伏數(shù)載,只為一個短暫的夏天的歌吟,而且越到生命的盡頭,越是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日日歡歌;而人到垂暮之年,卻自憐自哀,憂傷慨嘆。小小的蟬有此“生命的大氣度”,豈不令人慚愧?
名家在寫作的時候,常常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來表達人生體驗,在文字中灌注智慧與哲理,使文字既充滿情趣又滿含理趣,既能“出乎其外”又能“入乎其內(nèi)”。將所思所想注入筆端是將抽象感受化為具象文字的過程,因此在語言表達上,應力避說教,寓理于物。
名家作品
譬如罷,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那么,怎么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澳脕碇髁x”者是全不這樣的。
他占有,挑選。看見魚翅,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其“平民化”,只要有養(yǎng)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看見鴉片,也不當眾摔在毛廁里,以見其徹底革命,只送到藥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卻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虛。只有煙槍和煙燈,雖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煙具都不同,確可以算是一種國粹,倘使背著周游世界,一定會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點進博物館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毀掉的了。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魯迅《拿來主義》
技能點撥
在這兩段文字中,“一所大宅子”比喻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魚翅”“鴉片”“煙槍和煙燈”“姨太太”分別喻指文化遺產(chǎn)中的精華與糟粕,“吃掉”“送到藥房”“毀掉”“請她們各自走散”比喻我們對待傳統(tǒng)文化中精華與糟粕應持的不同態(tài)度。文章運用精妙的比喻,避免枯燥的說教,將“如何對待文化遺產(chǎn)”這個抽象的議題闡述得形象透徹、饒有趣味。
滿分速用
智慧的第二境便是這移動的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經(jīng)過不斷學習,融會貫通,智慧便轉(zhuǎn)變?yōu)檫|闊的大海。水無常形,人的智慧在這一境,可以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而不被死板的思想所困。同時,大海何其寬廣,就算是將地上的山全部填入,都無法將其填滿。然而,人要到達這一境界是何其困難。雖然人有時也會靈光一現(xiàn),做出一些精妙絕倫的事,但那就如同名山上的流水。只有真正的人才,才能將那流水歸一,成就智慧第二境:海?!吨腔廴场?/p>
速用點撥
這一段重在闡述智慧的第二境界。智慧的境界這個話題本身帶有幾分抽象的色彩,難以形容和描述,作者便借海為喻,以“海納百川”喻指學會融會貫通、擁有包容之心對智慧成長的重要性。再借“名山上的流水并非大?!碧嵝讶藗儯红`光一現(xiàn),難稱大智。
除了以上三個寫作技巧方面的借鑒,名家作品中的許多文句甚至可以作為素材直接引用或化用到我們的文章中。閱讀和積累名家美文,是一個春風化雨的過程。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我們的文字功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