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紫霞
“體形有圓又有方,皮膚有白又有黃,發(fā)現(xiàn)哪兒出了錯,馬上搖頭來幫忙。”銘銘看到書上的一則謎語,念了起來?!斑@不就是橡皮嘛!”他不假思索就說出了答案,同時拿起手邊的橡皮,一邊觀察一邊思考起來:對我們來說,橡皮再熟悉不過了,自從我學習用鉛筆寫字,就沒少用它。不過,我只知道橡皮能夠擦掉鉛筆字跡,其他方面,比如橡皮是用什么做的,它擦掉鉛筆字的原理又是什么,等等,這些問題我卻并不清楚。對于知識的掌握,我還是有些膚淺呀!話說,是誰發(fā)明的橡皮呢?要是能和他見面聊聊天,我得給他豎個大拇指……正想著呢,一位卷發(fā)外國老先生突然出現(xiàn)在他面前(對這樣的事,銘銘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
普利斯特利:這位小同學,我聽到你心里的疑問,發(fā)現(xiàn)你特別好學,所以來解答你的疑問。我是來自英國的科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利。
銘銘向老先生問好。
普利斯特利:橡皮和鉛筆看似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其實它們并不是同時發(fā)明的。在發(fā)明橡皮之前,人們都是用海綿或面包來擦鉛筆字跡的。
銘銘:啥?面包能當橡皮擦,簡直不讓吃貨們安心上課啊!
普利斯特利:可不是!海綿滿身都是小孔,柔軟又富有彈性,實在是不好用??!到了1770年,我偶然間見到一種非常適合擦去鉛筆筆跡的物質(zhì),那就是天然橡膠。當時,整個歐洲都采用這種切成小立方體的橡膠粒來擦掉筆跡,這種物質(zhì)被稱為橡皮。要知道,這個發(fā)現(xiàn)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因為它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銘銘伸手豎起了大拇指。
普利斯特利:先不著急表揚我。接下來我來講一講橡皮是如何擦掉鉛筆字的吧。鉛筆在紙上留下的痕跡,實際上是細小的石墨粉墨,鉛筆芯是由石墨和黏土經(jīng)過一系列工序燒制而成的,質(zhì)地比較軟,很容易附在紙張的表面。而橡皮的主要制作材料是橡膠,這是一種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物質(zhì),所以,橡皮擦掉鉛筆字跡的過程,其實是橡皮與紙張摩擦產(chǎn)生的碎屑,將石墨粉末粘住,然后再從紙張的紙質(zhì)纖維中將石墨粉末拽出來的過程。這樣一粘一拽,紙張上的鉛筆自己就消失了。
銘銘:原來是這樣!你們真厲害,能根據(jù)鉛筆的工作原理,找出對應的制衡方法。我簡直無法想象,要是沒有橡皮,這世界上該有多少寫錯的內(nèi)容,又該浪費掉多少紙張??!
普利斯特利:不過,我發(fā)明的橡皮是用天然橡膠做的,有很多硬傷,那就是擦字時不會自己掉碎屑,只是把鉛筆末粘在橡皮上,這樣就會導致橡皮本身越擦越臟。而且,未經(jīng)加工的橡膠很容易腐壞。
銘銘:那怎么辦呀?
普利斯特利:到了1839年,人們發(fā)現(xiàn)橡皮經(jīng)過硫化會變得很容易掉屑。什么叫硫化呢?就是在制作橡皮時加入硫磺和油等物質(zhì)。掉落的橡皮屑將石墨粉末包裹起來,橡皮能保持干凈,也不會把紙弄臟了。沿用至今的橡皮擦就正式誕生啦!
銘銘:難怪碎屑往往都是卷卷的。但我仍舊好奇的是,為什么橡皮只能夠擦掉鉛筆字,而不能夠擦掉鋼筆、水筆或者是圓珠筆的印記呢?
普利斯特利:呃,這個嘛,我就替后來的科學家回答你吧!墨水是液體,而紙的原料通常是植物纖維,表面存在很多毛細管,用鋼筆寫字的時候,筆尖的墨水會浸透到紙纖維中,而不是像鉛筆一樣僅僅附著在紙張表面。所以呢,普通橡皮是沒有辦法將墨水筆字跡擦掉的。要想把進入紙內(nèi)的墨水擦掉,在橡皮中就得配入堅硬的細粉末。這種橡皮你們后來也生產(chǎn)出來了,就是磨砂橡皮,它的原理就像用銼刀銼東西一樣。
銘銘:對對對!用磨砂橡皮時要輕輕地擦,不然紙容易破掉。今天我的收獲還真是不少??!謝謝您,普利斯特利先生。
同學們,現(xiàn)在的橡皮都是用天然橡膠或者合成橡膠作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還有一種塑料橡皮,則是用聚氯乙烯作為主要原料的。在選擇橡皮時,大家最好不要選擇塑料橡皮,買普通的橡膠橡皮就好了。另外,那些顏色五花八門的橡皮也要避免購買,因為里面有很多的染色劑,長期接觸對皮膚可是不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