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
瓜果紋飾是陶瓷裝飾主要紋飾之一,系指各類植物果實等為題材的裝飾紋飾。在裝飾技法和應(yīng)用上,有貼塑、剔刻、模印,繪畫等技法。瓜果紋飾最早起始于唐代中期或晚期,唐宋時期陶瓷器上常見石榴紋、葡萄紋、紋等。比較金典的有嬰戲葡萄、細(xì)枝葡萄、嬰戲蓮子、嬰戲石榴圖案,葡萄與石榴都有多的意思,所以均含多子多孫的寓意,蓮子有寓意連生貴子之意。最為典型的是耀州窯,盤或碗內(nèi)刻劃童子嬉戲的紋飾,童子憨態(tài)可愛存托牡丹、蓮花、石榴、葡萄等花卉果實,吉祥喜慶。在元代,青花瓷器上常以繪畫瓜果紋,組成秋收喜慶的畫面,如盤或碗上多繪葡萄、絲瓜、芭蕉與花草組成的秋實圖案。明清兩代陶瓷器更是注重瓜果紋飾的裝飾,瓜果紋飾更加豐富,以青花或青花釉里紅、彩繪及雕刻等多種技法來表現(xiàn)蘋果紋、櫻桃紋、石榴紋、荔枝紋、葡萄紋、枇杷紋、桃紋、西瓜紋等。在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觀念影響下,形成豐富多彩的寓意古祥瓜果裝飾紋樣,在明清時期表現(xiàn)方式更具有寫實性。構(gòu)圖方法多種多樣,如明宣德青花盤,利用盤心平面設(shè)計,滿繪葉茂果碩的葡萄或其它瓜果,采用的是滿圖式繪畫布局;成化斗彩葡萄杯,腹部繪環(huán)繞的折枝花,屬單獨紋樣的構(gòu)圖;再如明宣德時期常在青花瓶上繪畫桃枝、石榴、荔枝、枇杷、蘋果等紋樣,采用的是散點式布局;而在釉里紅高足杯上,等距繪畫3只桃或3只蘋果,采用的是均齊式布局,簡稱“三果紋”。清康熙釉里紅桃蝠紋碗、清雍正時期青花桃蝠紋碗,都描繪桃樹結(jié)碩果、蝙蝠天上飛的紋飾,以桃寓壽,以蝙蝠寓福,祝福壽雙全。清乾隆時期瓷器繪畫風(fēng)格好以佛手、桃、石榴三果組成寓意多福、多壽、多子的面面,俗稱“福壽子三多紋”。
在2009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上,一件清雍正青花如意折枝瓜果紋梅瓶,瓶小唇口,短頸,豐肩,斂腹。通體四層青花紋飾,腹部飾折枝瓜果紋八組,此瓶造型優(yōu)美,青花呈色鮮艷,構(gòu)圖疏朗,拍賣前估價在480萬元至650萬元之間,這類寓意吉祥的瓜果紋瓷器市場行情一直看好,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