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愛華
◆摘? 要:現(xiàn)階段,我國已經(jīng)全面邁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yè)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給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人們的工作效率更高,生活條件也有了極大的改善。然而從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比較落后,無法滿足行業(yè)的實際需求,不利于學生日后的發(fā)展。該文將論述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更多高水平的計算機人才。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問題;對策
計算機信息技術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學科,涉及到許多的專業(yè)知識,需要學生能夠在理解和記憶的基礎上,將其應用到生活實踐中,解決各類實際問題。學校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給予了學生充足的時間來消化和鞏固知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透徹。要想真正發(fā)揮初中計算機教育的實效性,就要積極推動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改革,轉變教學觀念,革新教學方法,增加知識的含金量,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從而為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問題
1.1傳統(tǒng)應試教育觀念嚴重
眾所周知,我國的中考和高考牽動著廣大家長的心,他們普遍將升學考試作為唯一的出路,花費了全部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培養(yǎng)孩子,在選擇學校上也往往僅憑借升學率來判定學校的好壞,通常將孩子送往升學率較高的學校就讀。從學校的角度而言,要想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就必須迎合家長的喜好,提高升學率,在應試學科上投入更多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其他學科則無需過多關注。正是這種思想的存在造成了非考試學科的不受重視,計算機信息技術作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學科,在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tǒng)上長期得不到更新,現(xiàn)有的配置比較落后,運行速度慢,根本不能滿足實際的教學要求。
1.2教學內容更新較慢
教材是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標準,教學活動的開展大多是參照教材的設計,如果教材的編排不合理,那么教學質量將無法得到保證??v觀當前學校使用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教材可以發(fā)現(xiàn),教材的版本陳舊,是多年前一直沿用的老版本,上面的知識過于淺顯,不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教材上沒有記錄近年來新興的計算機技術,學生難以正確了解到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對學生的認知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
1.3實踐操作訓練較少
計算機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操作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理論知識,并將其轉化成實踐操作的能力。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包括理論和操作兩部分內容,二者的比例嚴重失衡,理論課占據(jù)了70%以上,實踐課卻不足30%,不少學生還要與他人共用一臺機器,練習的時間再次被壓縮。實踐課上教師一般只是讓學生練習打字,編輯文字,很少讓學生利用網(wǎng)絡來收集信息,學生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而遲遲得不到提高。在長期枯燥、乏味的操作之下,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產(chǎn)生了厭煩心理,上課時無視教師的要求隨意操作,導致課堂秩序混亂,計算機教學工作很難順利開展。
2初中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對策
2.1轉變觀念,加強認識
雖然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是中考的考試學科,但是這與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就業(yè)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學校要向家長分析其中的利害關系,轉變家長的觀念,使其認識到該門課程的重要性,從而配合學校做好教學工作。學校也要嚴格遵守教育部門頒發(fā)的文件,加大教學資源的投入以及師資團隊的建設,更新教學設備,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除此之外,還應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方案,保證教學課時,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嚴格的控制,定期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以便及時修改教學方案,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
2.2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教師必須讓學生明確學習信息技術的目的,明確要學的是什么、怎么學、有哪些用處等。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運用各種手段激起初中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例如,進行信息技術娛樂功能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師要避免教學生聽音樂、看電影和電視劇、玩游戲等,要盡可能地將信息技術與學生實際相聯(lián)系。可教學生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去進行公式計算,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去處理圖片、編輯音樂、制作簡單的動畫等較為實用的技術,使學生能夠明白信息技術不是簡單的娛樂工具,它還可以成為人們學習和生活的助手,將信息技術的娛樂性與實用性有效結合到一起,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2.3實施分層次教學
初中時期學生剛剛接觸信息技術的系統(tǒng)性學習,難免會無所適從,在學習成績上出現(xiàn)劇烈的波動。有些學生的適應能力強,認知水平高,還有些學生基礎薄弱,對知識的理解有限,如果將這兩類學生放在一起,按照平均水平教學,只會拖延教學進度,尖子生得不到培養(yǎng),水平低的學生基礎仍舊不牢。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次的教學策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將其劃分到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的教學進度根據(jù)其實際掌握程度而定,這樣尖子生能夠拓展思維,學習到更加高深的信息技術知識,水平低的學生也能鞏固基礎,循序漸進地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應用水平。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在計算機信息技術課上真正有所收獲,有助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的積極性更高,能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3結語
我國的計算機專業(yè)人才十分匱乏,而這類人才恰恰是決定企業(yè)發(fā)展前景的關鍵因素,因此企業(yè)在招聘人才時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當作了重要的指標。由此可見,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jīng)對學生未來的就業(yè)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為了實現(xiàn)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應該重視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教學改革,制定與學生發(fā)展相適應的教學策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鍛煉學生的實踐技能,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侯雙雙.試論初中信息技術課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7):126-127.
[2]張長順.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yǎng)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306.
[3]任彥平.初中計算機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1(19):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