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芳 龍妮菊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當前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受到了較大的關注,很多教師都在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減少其中產生的問題。就目前的小學課堂教學來說,教師需要以加強師生互動效果為主,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溝通交流,深化課程改革效果。因此教師要對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中的現狀問題進行分析,采取針對性策略創(chuàng)造良好的互動氛圍和環(huán)境,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互動
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內容的過程中要以興趣的培養(yǎng)作為核心,教師就要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所以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會采取互動教學的方式與學生溝通交流。然而,我國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教學現狀并不樂觀,教師過于注重自身主導作用的體現,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被動,不符合師生互動教學的標準?;诖?,要了解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對現狀的分析作為基礎,做出相應的改善,促使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能夠滿足更高的要求。
1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現狀問題
1.1缺乏情感互動
師生互動教學并不是簡單地引導學生開展課堂學習活動,而是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和要求落實情感教育,讓小學生在互動學習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目前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普遍熱衷于向學生提問,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的方式與教師溝通交流。這種互動方式過于形式化,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掌握程度,但是整個互動過程比較枯燥,無法真正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還會給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造成較大的阻礙。
1.2學生之間互動較少
師生互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進行互動,所以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會被這個概念限制,沒有引導小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教師與小學生之間受年齡差異的影響在思想表達方面有較大的不同,正確的教學互動方法應該是引導小學生相互之間溝通交流,之后再延伸到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當中。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會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認為學生之間的互動會導致其在課堂學習中開小差,所以教師沒有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相互溝通交流,而是一味以單向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問題,無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用。
1.3互動主體不平等
在現代化教學改革中,學生需要在學習中體現其作為學習主體的特征和作用,教師就需要在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基礎上予以優(yōu)化,避免自身過于占據課堂主體地位。目前,很多小學語文課堂互動都存在主體不平等的現象,教師在與小學生互動時經常會引導小學生發(fā)現和回答問題,這對于新時期的教學來說無可厚非,但是在組織小學生進行小組互動或者與教師互動時并沒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師生互動還是存在教師占據課堂主體的現象,對于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不平等問題。尤其是教師對于發(fā)言積極和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關注度較高,忽視了性格內向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完全體現新時期的教學特點和需求。
2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改善方法
2.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改善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形式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其中,產生深刻的學習體會。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來說,其需要發(fā)散自身的思維,才能夠從根本上達到互動的效果。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工作進行輔助,播放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以其作為課堂導入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學習情境當中。比如:在開展《秋天的雨》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和設備播放與秋雨相關的景象,讓學生對秋雨的聲音、情形等形成具體的認知,逐層深入分析文章內容。在引導學生進行師生互動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討論文章中影射出來的問題,提高互動效率。
2.2改善課堂互動環(huán)境
小學生對于學習環(huán)境一般會有特定的要求,當課堂學習環(huán)境比較沉悶時,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比較低,在凸顯師生互動教學效用時,教師就要給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互動學習環(huán)境,提高小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最直接的互動環(huán)境的營造就是美化教室環(huán)境,教師可以在教室中進行裝飾,掛上小學生感興趣的圖畫,還需要改善教師的通風、照明環(huán)境,從根本上改善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以積極的語氣帶動師生之間的互動氛圍,適當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對課程知識內容進行探討,確保師生互動的開展可以起到根本作用。
2.3改進互動評價方式
教師在引導小學生互動的過程中要在完成互動教學任務之后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使其可以對自己的學習情況產生正確的認知,所以要改進互動評價方式,確保教學評價的科學性。部分小學生在師生互動中容易產生激烈的情緒,無法認識到自己在互動學習中產生的錯誤行為,在語言表達方面也可能產生差錯,教師就能夠以此作為切入點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認識問題,并且針對具體的問題采取確切的手段予以改正。教師要對學生在師生互動中的表現進行分析,在發(fā)現學生在語言和行為表達方面存在不妥時,可以結合具體的情況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如果學生的錯誤表達比較嚴重,就需要立即制止并且對其進行改正,如果錯誤表達在可控范圍內則可以適當提醒學生,不需要采取強硬的手段,否則很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還可以利用自評及互評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反思,提高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和客觀性,促使師生互動教學更加科學、合理。
3結語
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以提高教學趣味性為主,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關注學生在互動中的具體表現,調整師生互動方法,合理設置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水平,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供根本保障。
參考文獻
[1]付珍鳳.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存在問題及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5(05):120.
[2]王學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09):251-252.
[3]曾群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探討[J].知識經濟,2020(01):110-111.
基金項目: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2021年基礎教育教學實驗課題《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立項編號:2021xjkt065,主持人:麻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