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華
初識《分憂》是在十年前,退休后覺得自己還能繼續(xù)發(fā)揮余熱,便主動到火車頭老年體協(xié)當志愿者,擔任《鐵路老年體育》期刊的編輯。雖說退休前在一家央企負責宣傳工作,對報刊編輯也不算陌生,但要真正完全由自己動手編輯一份刊物,還多少有些棘手。
火車頭老年體育協(xié)會下面有三十多家分會,每年要組織各種會議和比賽交流活動,這些都是刊物集中報道的重點。有一年剛好要在貴州黔西南興義市舉辦“持杖健走”比賽,我與老年體協(xié)領導一起來到成都局集團公司老年體協(xié)貴陽分會,一方面觀看比賽,一方面了解當?shù)亻_展持杖健身走的情況。
在訓練基地,我第一次看到《分憂》雜志,細讀“健康體驗”專欄刊登的文章,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一下子找到了老年體育刊物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此外,開辟的“人文健身”“科學健身”“快樂健身”“健身經(jīng)驗”“養(yǎng)生小竅門”以及“健身詩文”等專欄及刊發(fā)的詩文也得到全路廣大老年朋友的青睞。現(xiàn)在回想起來,能達到上述效果,可都是受《分憂》啟發(fā)。
有了這次體驗,我把閱讀《分憂》雜志列入必讀的內(nèi)容中,無論是在國家圖書館,還是到武漢的湖北省圖書館,都能及時讀到。有段時間,剛退休的外甥女擔負起照料臥病在床的老母親的重擔,身心俱疲。
老伴與我談起此事也頗感無奈,也許應了那句“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的俗語,有次我在湖北省圖書館無意中讀到《分憂》雜志“心理聊吧”專欄,刊發(fā)的題為《照顧病人的人抑郁了》的文章,覺得很適合外甥女的情況,便把文章打印出來讓老伴去探望她的四姐時帶給外甥女,幫她找到“分憂”的方法。外甥女連聲稱贊姨爹送來的“及時雨”,其實我心里明白,這分明是《分憂》在幫助我的親人分憂??!
老伴年輕時不僅在學校是名好老師,在家里也因主動操持家務,孝敬公婆而得到周圍鄰居和單位的一致好評,我曾以《背后表揚——處理婆媳關系的妙招》為題介紹了她的事跡。而當“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后,她重新面對換位后的婆媳問題,恰恰是《分憂》中刊發(fā)的諸如《我和婆婆是戰(zhàn)友》等多篇文章,讓她從中受益,進而處理好了新型婆媳關系。
如果說上述這些難題都是《分憂》幫助化解的話,那么,怎樣帶好外孫也是需要有“高人”來指點的,而這位“高人”,仍然離不開《分憂》雜志。2020年8月上旬,武漢最熱的那段時間,外孫作為班里4名代表之一參加央視《開學第一課》的節(jié)目錄制,經(jīng)過十多天汗流浹背的刻苦訓練,錄制了全套動作,就等著9月1日晚在電視里看自己的精彩表演了??墒?,他們排練的節(jié)目并沒有在電視節(jié)目里“露臉”,只是在節(jié)目末尾的背景畫面里出現(xiàn),他傷心地哭了起來。
見此情景,我便按照《分憂》“家家經(jīng)”和“親子時間”兩個專欄中相關稿件中介紹的方法,舉了抗疫期間許多無名英雄為戰(zhàn)勝疫情而自覺主動奉獻的故事,還特別引用了兩彈一星研制人員辦公室和試驗場內(nèi)寫著的標語——“干頂天立地事,做隱姓埋名人”,以此激勵外孫要像無數(shù)英雄模范人物一樣,心甘情愿地當好無名英雄,孩子終于豁然開朗。
讀《分憂》,確能分憂,關鍵是要將讀與思、讀與悟、讀與用融為一體,讓閱讀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這樣才無愧于編輯老師的一片匠心。請放心,我和我的家人還會繼續(xù)采用這樣的讀書方法,讀好用好我們心儀的《分憂》。
責編/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