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素貞
摘要:綜合實踐活動是初中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綜合實踐活動當中,充分結合當地紅色資源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依托尤為關鍵。隨著教育的進步,對初中生的愛國思想進行加強培養(yǎng)已經勢在必行,唯有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才能建設學生完美的品格,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課程印象,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度了解,以此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改善和提升。
關鍵詞:紅色資源;初中語文;開發(fā)利用
紅色資源也可理解為紅色文化資源,也就是說教師要根據課程,尋找有關紅色文化相關地點以及內容,然后以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進行合理的開發(fā)和利用,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完善學生的三觀建設,讓學生在帶有紅色文化資源的實踐活動中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這也是融合紅色資源在實踐活動中進行開發(fā)利用的重要意義。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需注意以下幾點:結合課程,明確活動目標;合理開發(fā),適度資源利用;以生為主,傳遞正能量;規(guī)劃內容,樹立正確思想。結合以上層面,切實將紅色資源合理融入活動當中,正確開發(fā)利用,讓實踐活動具備有效性。
1結合課程,明確活動目標
教師要明確運用紅色資源開發(fā)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一方面是讓學生通過有效的活動建設正確思想,另一方面是運用紅色資源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對課程理解的更加深入,真正與課程內容形成共鳴。
例如,在《紀念白求恩》的課程學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當地紅色文化紀念館的實地參觀活動。如,教師可以針對性的選擇一處場館,盡量與書中內容的背景相吻合,這樣會更具代入感,在參觀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將書中內容當做“導圖”進行代入,比如,文章中“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教師在進行參觀活動的過程中,要將課程當中表現的這種精神對學生進行滲透,白求恩是一名加拿大國籍的共產黨員,在那個特殊時期,他毅然決然來到中國,為革命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樣的精神直到今天也依然被人稱頌,這樣的精神才是學生應該要去學習的,作為祖國的未來,必然要有這樣的愛國精神和情懷。這是現階段學生所需要加強的,也是開發(fā)這次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在結束參觀活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本次實踐活動進行觀后感的寫作練習,寫作形式不限,但需將自己的見解表達清楚,這樣也可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對課程的理解情況以及思想動態(tài),及時作出針對性的糾正和調整,保證活動的實效性。
2合理開發(fā),適度資源利用
對于紅色資源的開發(fā)教師要注重其中的合理性,因為是實踐活動當中融入紅色資源,那么對于資源的利用要適度,既要將紅色精神對學生進行滲透,也要讓學生珍惜紅色資源。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既合理開發(fā),也適度利用,為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開端。
例如,在《沁園春.雪》學習中,可以運用紅色文化資源,舉辦“詩歌朗誦”的實踐活動。如,教師可以聯系有關部分,將活動地點設定為當地的紅色文化旅游區(qū)域,這樣在天時地利的襯托下,學生不僅會重視活動,也能調動學生的活動積極性。這首詩歌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借景抒情,借由北國山河的雄偉壯麗,抒發(fā)自己心中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那么在活動當中,學生可以圍繞這個紅色主題,展開群文朗讀,并且為每一篇詩歌都匹配相對的背景音樂,在這樣的氛圍渲染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朗讀意境。但在紅色資源的運用中,教師要注意不可過度利用,一定要合情合理,運用紅色資源組織實踐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詩歌當中的含義。因此,教師在活動中要注意保護資源,以身作則,學生才能建設正確的品格和觀念。
3以生為主,傳遞正能量
在紅色資源的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對學生傳遞紅色正能量為主要活動內容,在活動當中讓學生對紅色文化深入了解,并且能通過紅色文化的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提升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例如,在《黃河頌》的課程學習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性,將文章的正能量對學生進行傳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音舞表演活動,并且將文章內容代入其中。如,教師可以將其中的內容作為情境臺詞,然后讓學生以音樂舞蹈的形式對文章內容進行演繹,在這當中將華夏兒女的英勇偉大進行淋漓盡致的展現。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布置相對的動態(tài)景象,詩詞主要以歌頌黃河的氣勢磅礴,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幾千年來它始終氣勢宏偉,源遠流長,這也是每一位英雄兒女要學習的堅強精神。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既運用情境演繹的方式讓學生學習了文章內容,同時也在其中融入了紅色思想,向學生傳遞了正能量,讓學生了解課程深意的同時,也再次建設了學生正確的三觀,無論何時心向祖國,為國為榮,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正確理念。
4規(guī)劃內容,樹立正確思想
教師要正確規(guī)劃活動內容,以樹立學生正確思想為主要活動目的。語文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通過實踐活動,以紅色資源為基調,完善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尤為重要。因此,在活動的開展中,教師要結合紅色資源規(guī)劃積極內容,輔助學生建設正確三觀。
例如,在《回憶我的母親》的課程學習時,教師可以選擇具有相同含義的文章開展紅色群文閱讀實踐活動。如,以《回憶我的母親》類型文章為核心,可以跟本單元當中的《藤野先生》《列夫·托爾斯泰》《美麗的顏色》進行群文閱讀活動,并且教師需要將這些文章進行整合匯編,出臺一本閱讀攻略,讓學生按照教師規(guī)劃的閱讀內容先自行閱讀,然后讓學生將自己的閱讀心得,以活動競賽的形式進行口頭復述,教師則根據學生復述的內容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以及進行針對性的糾正和指導,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比如,部分學生在進行第一遍的閱讀后,能夠充分了解每一篇文章所表達的深意,并且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這說明通過閱讀,學生能夠與文章內容形成一定的共鳴,并且建立了正確的思想。通過這樣的活動規(guī)劃,既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也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
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實踐活動中融入紅色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fā)利用是非常重要的。這當中,教師需要合理規(guī)劃,正確將紅色資源與課程進行融合,對學生進行滲透,樹立學生正確思想,傳遞正能量,為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陳鵬.初中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與納雍紅色旅游文化整合初探[J],明日, 2018, 000(036):276-276.
[2]于建軍. 初中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 2019, 000(018):P.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