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峰
甘薯,又名紅薯、地瓜、紅苕等,中醫(yī)學認為,甘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其吃法也是多種多樣,可以煮、蒸、烤,也可以生吃,還能夠加工成粉,制成饅頭或面條等,下面筆者給大家介紹兩款甘薯的餅類吃法——
食材:甘薯500克,豆沙、面粉、白糖各100克,蜜桂花10克,蜜橘餅、冬瓜糖各25克,芝麻油500克(耗100克)。
做法:將甘薯洗凈蒸熟,去皮,壓碎成泥,加入面粉揉勻。蜜橘餅、冬瓜糖剁碎,加蜜桂花、豆沙、白糖拌勻成餡。甘薯泥揉勻后搓條,揪成24塊,按成圓皮,包入豆沙糖餡,再按成直徑約7厘米的甘薯餅。鍋置旺火上,加芝麻油燒至六成熱,放入甘薯餅,炸至金黃色時撈出即成。
特點及功用:色澤金黃、質(zhì)地酥柔、沙餡甜潤爽口,具有疏肝理氣、醒脾開胃、活血益氣之效。
食材:甘薯500克,通脊肉100克,1個蛋清,濕淀粉50克,大豆油150克,精鹽、醬油、蔥花各適量。
做法:甘薯洗凈煮熟,去皮搗成泥狀。再把通脊肉切細末,加入精鹽、醬油、蔥花、蛋清、濕淀粉、甘薯泥等攪拌均勻,做成10個圓餅,放油鍋中微火煎黃熟透即可食用。
特點及功用:香酥可口,具有暖胃和血、益肺生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