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惠蘭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研究性學習的一種基本組織形式已經(jīng)在教學實踐中普遍應用。小組合作學習一直是我們推崇的學習方式,但以前的小組合作一般流于形式,并沒有達到理想效果。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教育發(fā)展趨勢,學校開始嘗試把信息化融入小組合作學習當中。
一、激勵機制,增強自信
學生一到高年級,愿意主動上臺展示學習成果的人特別少。和孩子交流發(fā)現(xiàn),他們基本上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可是一到表現(xiàn)自己的時候就是不能自信。如何解決讓學生主動回答及上臺展示的問題呢?我們一直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傷腦筋。
信息化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分組、組內(nèi)建設等有著明確的要求。同時伴隨著一系列的激勵機制:包括舉手回答得多少分,主動上臺展示得多少分,還有日獎勵、周獎勵、月獎勵、學期獎勵等,這種獎勵制度大大增強了孩子們的主動性。
二、上臺展示,提高能力
(一)動手操作能力
我校地處農(nóng)村,對于一些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來說,難以配備教學所需電子設備;另外,有些家庭雖然富裕,但是課堂所用的儀器設備也不一定有。比如實物投影儀,經(jīng)常參與信息技術培訓的老師剛操作的時候尚且要琢磨,實操一段時間才能熟練運用,未操作過甚至未見過的學生如何操作呢?
信息化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反饋有個必須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上臺展示。無論是劃在書本上的語句、標注,還是交流的結果等,都要求小組或個人上臺匯報。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學會操作各種儀器設備。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操作使用,學生對課堂中使用的各種教學設備都能夠熟練操作。
(二)語言表達能力
1.平等交流,發(fā)言機會人人有。遇到不善于發(fā)言的同學,就鼓勵他;遇到講得多的同學,就提醒他“我們是不是聽一聽其他同學的意見?”
2.互相尊重,意見不同多溝通。在交流過程中,遇到不同的意見是很正常的,出現(xiàn)不完善或錯誤的答案也是正常的,學生往往會因此而計較、生氣,更有的互相指責、抱怨。有了小組合作的語言指引,學生的言辭完全不一樣。面對完全認可或相同的意見,就鼓勵對方;同意部分觀點的,就肯定對方,同時補充自己的觀點;意見完全不同,就講出自己的觀點但不指責。
3.設立模板,禮貌用語個個記。在交流時,學生回答問題往往不具體,也沒有條理,我們就制定小組合作“表達模板”,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效的臺階,不知不覺間實現(xiàn)理想的表達目標。
(1)表述自己的觀點:“我發(fā)現(xiàn)了……點,第一點……,第二點……”“我講幾個方面,首先……,其次……,再次……我講完了,請大家提出意見?!?/p>
(2)針對別人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意見:“我同意(不同意)……的觀點,因為……”“我同意……的這個觀點,但是我感覺還應該補充……”“我認為……的觀點是存在問題的, 因為……如果……正確(不正確)的話,那么……”
(3)表述小組的觀點,“我們小組認為……”“我們小組……的觀點非常有趣,我們還是讓他自己來講一講……”“我們小組出現(xiàn)了兩個不同的觀點,小組內(nèi)也沒有統(tǒng)一,我講出來請大家分析……”
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語言表達大方得體,禮貌用語運用自如,讓課堂變得有書卷味,不再是以前那種說話粗魯無禮的語調(diào),讓人聽起來舒服,上課就變成了一種享受。
三、信息交流,增進感情
良好的溝通,能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營造和諧健康的成長氛圍,促進孩子智力發(fā)展和優(yōu)良性格的培養(yǎng)?,F(xiàn)在,家校溝通可以通過微課掌上通、班級微信群、班級 Q 群來實現(xiàn),只要家長每天花一兩分鐘查看,就會看到班級的所有通知及學校發(fā)布的內(nèi)容。
合作小組的建立,信息技術的介入,學習指南的使用,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探究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使快樂學習、共同進步成為大家的共同目標,這就是學生素養(yǎng)的逐步提升。
責任編輯? ?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