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智偉
摘要:在新時期的教育環(huán)境下,以往的教學策略無法使學生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所以身為從事小學語文教師這份職業(yè)的一員,需要及時研究出能夠改變學生消極被動學習狀態(tài)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當中以足夠高的學習熱情享受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從而達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時期;課堂教學;策略
前言:在新時期背景素質教育的變革中,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依然面臨著挑戰(zhàn),其主要原因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師的自身素質,以及學校對學習成績的重視情況,都影響著小學語文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新時期下,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趣味性,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推動小學教育水平提升的步伐。
1.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語文科目在小學教育和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特別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學習和學習母語,并逐步提高知識和技能的應用水平。但是,由于能力和年齡的限制,小學生很難長時間專注于語文課程中的學習活動,這使得教師很難在師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交流。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在教學中占據(jù)主導地位,而小學生在獲得有關課程知識方面大多是被動的。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時很少有良好的感受和經歷,無法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和水平。這種現(xiàn)象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難以保證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使小學生難以積極參與。
2.新時期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2.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升語文課堂趣味性
把茉莉花融入沸水之中,我們才能品嘗到香飄四溢的茶水,把課堂教學融入情境之中,教師才能打造出妙趣橫生的課堂。然而,一些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往往不能依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效地構建適宜的課堂情境。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依舊采用講授式教學法,如果教師不能及時地摒棄這一模式,那么這不僅會使學生頭暈目眩,還會使語文課堂死氣沉沉。此時,教師以情境教學法代替講授教學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革除這些弊端。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把語文教學寓于情境之中,從而使語文教學不再死氣沉沉,而是與趣味相融。
例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駿馬飛馳、牛羊散步、小河流動、滿目青草等圖片,并對學生說:請同學們仔細地觀看這些圖片,說一說你對草原的認識。于是,有的學生會說:飛奔的駿馬帶給草原無限的生機。有的學生會說:流動的河水仿佛草原的腰帶。還有的學生會說:青色的小草與蔚藍的天空相互映襯,展示了一種和諧美。然后,教師再讓學生閱讀課文,并讓學生思考課文中從哪幾個方面展示了草原之景,介紹了草原的風俗,最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解析這篇課文。通過多彩的圖片情境充分使課堂教學與趣味相融,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
2.2創(chuàng)設游戲教學活動
小學生都喜歡參加游戲活動,更難抗拒游戲活動的“誘惑力”,因而作為教師我們在開展課堂教學時,便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主題等為學生們進行相關的游戲活動創(chuàng)設,使學生們在主動參與、專心參與的過程中,既能夠獲得快樂的學習情緒體驗,還能夠在游戲的指引之下促成課堂教學效果的事半功倍。
例如,在組織學生們學習《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時,在完成基本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即事先為學生們準備代表陶罐和鐵罐的頭飾,鼓勵表演欲望比較強的學生上臺進行情景劇表演,分別飾演文章中的陶罐和鐵罐,教師念旁白。在表演開始之后,引導學生們根據(jù)教師的講解和對文章的整體理解,除了進行課文中的語言對話的展示之外,還可以通過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讓學生表演出陶罐的謙遜和鐵罐的傲慢。借助形象、趣味表演游戲的開展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緩解學生們學習的緊張感,同時也幫助學生們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印象,有效助推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
2.3尊重學生差異,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目標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生的思想和表達方式都有所不同,在語文課堂中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教學時應尊重學生個人之間的差異,去探索適當?shù)慕虒W方式促進學生的進步。合作教學就可以有效彌補同學之間的差異,讓學生在合作中溝通交流互相學習,觀察到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并加以學習彌補自己的缺點。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時,在合作的小組中有的學生背誦古詩特別快,有的學生掌握生字詞非???,有的學生對古詩的注釋、背景了解的很通透,這都是每個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分享,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幫助其他學生進步。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特別之處,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身上的優(yōu)點并加以學習,促進學生共同發(fā)展。
2.4制作學習思維導圖
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語文的學習需要學生用更多的功夫去對待。語文內容包含很多的知識點,老師在課堂中講解的知識信息都會影響學生寫作、閱讀和解決問題的效率。那么老師想要提高課堂的效率,就應該讓學生在課堂當中集中全部的注意力,要讓學生能夠將重點知識進行記錄,而且老師也應該對學生的聽課效果進行檢查。
比如,老師在講解完一節(jié)課程之后,需要告訴學生,他們課下需要根據(jù)文章內容的段落,也根據(jù)老師的講解,將整篇文章的重點知識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思維導圖當中需要涵蓋老師所有講述的知識點,而且在需要學生思考的地方也要進行一些自己思想觀點的表達,老師在課上會告訴學生,哪一個地方需要學生進行思考?這樣的方式可以直接起到督促學生良好學習的作用,讓學生能夠注重課堂的聽課效率,讓老師的教學效果也可以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結語:綜上所述,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不斷優(yōu)化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同時,還要不斷革新教學方法,真正立足于小學生們的特點與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為學生設計出適合且有效的語文特色教學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為將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雅娟.新教材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教學探究[J].中國新通信,2019,21(24):184.
[2]莫麗旦·阿吉.淺析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特色教學策略探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