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清明,我都會去同心掃墓。站在老師的墳墓前,我總是心里默默地說,老師,你在那邊還好吧?同心的蒸羊肉又更新了做法,記著吃一碗呀。曬曬太陽,和馬爾克斯一起談談小說,一定是你最享受的。
老師最喜歡的小說家是馬爾克斯。聽師娘說,在病中他曾喃喃道:“多年以后,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老師最終還是走了??v使知道人終有一死,縱使清楚癌癥他無法抗拒,我們依然悲痛萬分,心如刀割。也許老師離去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知道有多懷念他。
老師去世后,我一次次去同心,利用假期,利用開會,利用采風,甚至利用周末短暫的一兩天。紅寺堡——同心,同心——紅寺堡,反反復復。僅僅去年就八次赴同心。即使如此,老師去世的前幾個月我終究沒有見他一面,這樣的遺憾別人是沒法理解的,甚至有老師的學生問我,老師去世時我們都去看望了,你為什么不去?……
老師從患病到去世只有半年的時間。他得病,我是最后知道的。
記得老師去世前的那半年,簡直就是“進祥年”。他的長篇小說《亞爾瑪尼》以充滿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氣質刊登于2019年《民族文學》節(jié)2期,他的短篇小說集《生生不息》入選中國作協(xié)少數(shù)民族文學之星項目叢書。在這段時間里,每天的朋友圈都是關于李進祥老師的各種頭條,作家網(wǎng)的各種報道,他手頭還有一個重寫的“舊作”正在等待或尋找出版社。我猜測,老師現(xiàn)在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家”了,怎么會理會我這樣名不見經(jīng)傳的基層作者,抑或老師可能在偷偷寫東西,沒空搭理,這樣想過幾次,我便不再糾結。4月初,我去銀川看病,排隊等候間隙,翻了老師的朋友圈,看他的動態(tài)是在吃藥看病,于是就發(fā)了條信息“老師,我來銀川看病,順道看看您和師娘”。老師很快就回復了:“我很好,你師娘也好,無需掛念,照顧好自己?!保ㄟ@是老師善意的拒絕)我順從地答應了,看著那簡短的幾個字,眼淚模糊。
最后的時刻來臨。6月初的一天,馬悅老師打電話,說老師的病情加重了,已不能進食,全靠輸液維持。我心急如焚,聯(lián)系了師娘。她啜泣著說:“再別來了孩子,他身體好多了,這段時間誰也不見,他現(xiàn)在需要靜養(yǎng)、休息,等他好了你們再來吧……”于是便自我安慰,算了,就別添亂了,等過些天老師身體真正好起來再去看吧。
2
我和李進祥老師的交往應該是2017年8月份。那時,我還是幼兒園的一名老師,上課教孩子之余,總感覺生命中缺了點啥,于是便寫點小心情之類的東西,慰藉自己,但羞于示人。有一次我在朋友圈無意間看到李進祥老師的小說《三個女人》,文章頂部是作者的簡介和照片,照片是黑白底子,兩道濃濃的眉毛泛起柔柔的漣漪,好像一直帶著笑意。他伏筆寫作,給人一種靜謐安詳?shù)漠嬅娓小?/p>
初見李進祥老師,緣于吳忠市文聯(lián)組織的征文頒獎活動,晚會結束后,我在門口碰見李老師,他笑著說你就是胡靜吧?這一笑,本來不大的眼睛瞇成了兩道彎月形的縫,向上翹著,露出有些寬的門牙,特別親切隨和。我說起老師的短篇小說《換水》,很多正在準備離婚的或者有離婚想法的看完這篇小說估計不會離了??墒撬裁匆矝]有說,憨憨一笑,嘴唇緊抿,仿佛在刻意地保守著個秘密。
很快,紅寺堡宣傳部搞的征文,我和老師又相見了。老師既來頒獎,又搞講座,給我們基層的作者送上了一桌大餐。那是我第一次聽他講座,印象尤其深的是老師那特有的嘿嘿笑聲,不知為什么,總有些不同一般。老師的講座完全是聊天式的,隨意而又自在,信息量很大。兩個小時的講座,不知不覺就過去了。臨結束時,老師突然提到了一件事:“我是用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在討生活,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在寫作,先把生活搞好,寫作是一輩子的事情,慢慢走。”說完嘿嘿笑幾聲,徑自走了。
那天臺下的聽眾都是一些基層的作者,有農(nóng)民、保安、清潔工、工人,大家面面相覷,有點尷尬,講座的好壞沒有人評論,對老師這個人,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少作者認為,這位李老師盛氣凌人,太高傲了,今后恐怕不大好接觸。還有一些年齡比較大的作者認為,講文學的老師,竟勸人過日子好像有點說不過去。老師留給大家的第一印象,委實不怎么好,搖頭嘆氣的大有人在。
我心里嘀咕,寫作和生活不沖突么,難道生活窘迫的人還不能搞文學了?文學也分生活質量?這也未免太……
后來我在老師的朋友圈、博客上認真地查找老師的小說,乃至一切與他有關的資料。忙碌了好幾天,讀了老師的五六十篇短篇小說,百萬字左右。印象最深的是《口弦子奶奶》《換水》《女人的河》《四個穆薩》,這些文章大都發(fā)表在《十月》《當代》《小說選刊》,當時能在這些刊物上接連不斷發(fā)表文章的作者,在全區(qū)不是很多。尤其是《換水》,讓我愛不釋手,漸漸讀出了清水河的苦澀與淳樸。他的扛鼎之作《換水》榮獲少數(shù)民族駿馬獎,《四個穆薩》榮獲魯迅文學提名獎,所以作者們對老師都很敬重,但大多數(shù)敬而遠之,主動接近的比較少。
我讀小說,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一些作者的閱讀總是難以排除職業(yè)化的索取意義的,眼神亂飄,東摸西捏,反正多少刮點兒什么下來才算完,結構、情節(jié)、細節(jié)空間的處理,等等對老師的小說我放棄了類似的企圖。一半愉悅一半不甘的放棄。愉悅的部分:可以回歸到吞咽字紙的本初之樂,一心感受味蕾的顫動。不甘的部分,是有點拿老師沒辦法。他在清水河走路的樣子、說話的樣子、抿著嘴笑的瞬間里的樸素、家常你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想要模仿碾壓恐怕沒門。那樣一定會很拙劣,破綻百出。這正是老師文學的特點,他的文本有一種對鄉(xiāng)土的癡戀與悲憫,像一個未施粉黛的鄉(xiāng)村姑娘,步履匆忙地埋著身子走,你明知道他是有意如此,仍會為之感到心碎,感到壓迫,感到清水河的愛與疼。
仔細研讀老師的小說,我似有所悟,對老師有了新的認識,自己也開始學寫小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甚至覺得,老師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老師看來,生活遠遠高于寫作。我們還是讀書太少。老師曾說,把日子過好了,再寫作,文不養(yǎng)家嘛。但要想寫作就要專門讀書,不好好讀書那你們來干什么?有比較才有鑒別,只有大量讀書,才能談得上真正的比較。老師倡導搞文學的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不斷地充實自己。在后來撰寫的隨筆《父母如花》中,老師特意提到了年少時讀書的情景:“在同心的幾年中,我大量閱讀書籍,只要有時間就靜心閱讀?!弊x到此處,我好像聽到了老師那獨特的嘿嘿笑聲,那應該是欣慰的笑聲吧!
是的,老師總愛嘿嘿笑,不管與基層的作者還是與成名的作家都一樣。說話前嘿嘿,說話中嘿嘿,說話后嘿嘿。不同的語境,嘿嘿的內容,不大相同,且滋味非常豐富,常令人遐想。但在作者的眼中,老師就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嫉惡如仇,是非分明,眼睛里容不得沙子。雖極有個性,很可愛,又不大討人喜歡。在課堂上,老師卻常常令我們驚喜,授課天馬行空,縱橫馳騁,新見迭出,又擅長指點文學之外時事,臧否人物,抑揚頓挫,痛快淋漓,嘿嘿不斷。每節(jié)課后談起來,我們都感到新鮮得很,非常解渴。大家熱烈討論,交換著各自的看法,興致勃勃。現(xiàn)在想起來,這也許是老師屢遭磨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太直率。有一位老先生的著作,謬誤較多,他毫不留情地指出來,并痛斥道:“這不僅是誤人子弟,還是犯罪!”我們有些吃驚,甚至不好意思,可他一點顧忌也沒有,壓根兒沒考慮到那位老先生能不能接受。批評完著作,見著人家老先生,又像沒事兒一樣,依舊嘿嘿地笑。
3
一陣寒風吹過,樹上便紛紛揚揚地飄舞著枯葉,老師站在文聯(lián)的一棵老榆樹下等我,那是我最后一次見他。老師瘦了,瘦得很厲害但精神看上去還不錯,他那天穿著一件黑色加厚外套,領子上還帶點毛。遠遠望去,他打著寒戰(zhàn)。
天已經(jīng)黑透了,半個月亮從東邊天際升起,我站在榆樹下,問他什么時候學習回來的,冷不冷?他好像有些緊張,回答得遲疑而又短促。更多的時間是沉默,他默默地站著,一句也不說,只是目光在和我相遇時,我看見那眼睛里的清澈。
我郁郁地對老師絮叨,《銀川新聞綜合廣播》找我做節(jié)目,安排的時間有點晚,節(jié)目錄制完都這個點了……
老師感到很意外,他跺著腳雙手捂著耳朵說,啥話?做節(jié)目?做啥節(jié)目?
我搓手不好意思地說,主持人趙楓給我打電話說,讓我來。
老師情緒激動地說,報銷路費嗎?
不報銷,自理。他們說,有作品了讓我來,這是宣傳寧夏本土作家……
老師毫不客氣地打斷我吞吞吐吐的話,宣傳,你拿什么讓人家宣傳?你有五篇拿得出來的作品嗎?你夠宣傳的分量嗎?
我當時的心情很復雜,我原以為老師會帶著從前的微笑表揚我,有進步。
可是他往前走著,一陣風吹過,湖面的新月倒影被揉成銀色碎片,一波一波向前漂向岸邊。
凝思片刻,老師注視著湖面,默默地打開手機,看了一眼時間說,都6點了,還沒有吃飯吧,走,吃飯走。
就近找了一家清真餐廳,月色也很好,老師坐到靠窗邊的椅子上喝茶,目光投向無垠的夜空。夜空清明,星星放射出晶瑩的光芒,仿佛眼里的淚花。一彎銀鐮懸掛蒼穹,照得四周如同白晝。
那晚,他急著想說什么,但說不出來。幾杯茶水下肚后,他慢慢地抬起頭說,最近還忙嗎?
我放下手里的茶杯說,也忙呢,我請假來的。
老師強調說,以后這樣的活動再不要參加,一個搞寫作的人往熱鬧地方湊不好。
老師品著茶,直視著我,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他發(fā)黑的臉和泛青的眼圈,心里蕩起了一陣凄然。
老師和我聊天的過程中他像往常那樣神態(tài)自如,一根接一根地抽煙。最后老師意味深長地說,寫作是一件苦差事,沒有捷徑可走,還是把生活過好,寫作放到最后。
我半晌無語。
4
我提著一大袋子書籍,踏著黃昏的路燈光慢悠悠地往家走去。都說女人天生愛逛街,可我更愛待在書店。好不容易上樓來,感覺骨頭都散架了。家里黑乎乎的,摸索著打開燈,將手中的一整袋書,放到沙發(fā)上。對于買回來的書,我根本沒有興趣看,躺在書的一邊閉著眼睛好好歇息會。當天晚上,我突然做了一個非常非常奇怪的夢,夢到老師看到我,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他努力地抬著胳膊……
第二天一早,馬悅老師發(fā)微信了,說李進祥老師昨晚口喚了,人已經(jīng)拉到同心老家了,她們正在往過趕。我腦子里像一顆炸彈炸開了,我放開嗓子大哭。
2019年6月18日,老師去世了——不,他去清水河了。
一路上我的眼淚隨著思緒飛舞,我壓制不住內心的悲傷,等我和張治乾老師趕到時院子里已經(jīng)站滿了人。
我緊緊跟著張治乾老師的后面,向老師告別。白布緊緊地裹著瘦小的身軀,只露出一張發(fā)黑的臉,那雙發(fā)青的眼睛深深地塌陷下去,我無法想象他是經(jīng)歷了怎樣的疼痛折磨。我站在他的遺體旁邊不走,我放聲痛哭。
老師的墳在茫茫的平原上顯得特別小,就像一個孩子玩耍時堆的土堆。死亡的景象是那么卑微和荒涼,老師是熱愛這片泥土的,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么早就回到了清水河,這永恒的歸宿。
又是清明,屈指算,這是老師走后的第二個清明節(jié)了。這段時間,我的日子里充滿了對老師的回憶,傷感卻溫暖!
胡靜,女,90后,寧夏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天津文學》《四川文學》《朔方》《黃河文學》《六盤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