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陸隴其心性論簡說

2021-10-26 05:41王佳
今古文創(chuàng) 2021年38期
關鍵詞:理學

【摘要】 陸隴其是我國清代著名理學大臣,是清代第一個陪祀孔廟的儒者。在清朝“尊儒重道”的文化政策下,陸隴其高舉“尊朱黜王”的旗幟,立場鮮明地維護程朱理學的正統(tǒng)地位。在此前提下,陸隴其將心性之辨作為程朱理學與陽明心學重要的分界線,從理氣論出發(fā),認為人心為人之本,是氣之精英,理之所在;人心是知覺與天理的結合,有善有惡;認為有道心人心之分,且人心應聽命于道心,二者缺一不可。

【關鍵詞】 陸隴其;心性論;理學

【中圖分類號】B249?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8-0027-03

陸隴其(1630-1693),字稼書,浙江當湖人。生于明崇禎三年(1630),死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3),世居浙江當湖。明代當湖又析出平湖縣,陸隴其所居之地即歸平湖,因此,后來學者稱他為“平湖先生”或“當湖先生”。

陸隴其為官清廉,有“情操飲冰,愛民如子”之譽,被康熙稱贊“本朝如這樣人,不可多得”。雍正二年(1724),從祀于文廟,為清代從祀文廟的第一人。乾隆元年(1735)又賜謚清獻,加贈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乾隆二年(1736)再御賜祭文,三年復御制碑文,稱揚他“研清圣學,作洙泗之干城;辭辟異端,守程朱之嫡派”,是“蔚然一代醇儒”。

陸隴其的著作主要有《三魚堂文集》《三魚堂外集》《四書講義困勉錄》《讀朱隨筆》 《讀禮志疑》 《三魚堂剩言》《松陽鈔存》《松陽講義》等,后人將其各種著作匯編成書,為《陸子全書》。

一、尊朱黜王

陸隴其在學術上極守朱熹“居敬窮理”之旨,尊朱黜王是其一生學術的根本宗旨。

清朝,為了進一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從順治帝開始正式制定了“崇儒重道”的基本國策。在官方大力倡導程朱理學的背景下,理學內(nèi)部也掀起了一股反思理學、反對空談心性的風潮,這一風潮在康熙中期逐漸轉變?yōu)橹鞂W與王學的門戶之爭。

陸隴其是朱子之學的堅定擁護者。他認為:“朱子之學,孔孟之門戶也。學孔孟而不由朱子,是入室而不由戶也?!?①又說:“繼孔子而明六藝者,朱子也。非孔子之道者皆當絕,則非朱子之道者皆當絕?!?②他將朱子看作孔孟之學的正統(tǒng)傳承人,在朱子之外的其他學說都應當被禁絕,可以說,陸隴其旗幟鮮明地將自己與康熙前期主張兼采朱王的哲學家們區(qū)分了開來。蕭一山評價說:“陸隴其攻擊王學不遺余力,衛(wèi)道精神極熾,清代言程朱之學者宗焉。” ③可謂是十分貼切。

陸隴其將陽明心學看作明朝滅亡的根源,“周宋之衰,孔孟程朱之道不行,明之衰,陽明之道行也?!?④“明之中葉,自陽明氏倡為良知之說……故愚認為明之天下不亡于盜寇,不亡于朋黨,而亡于學術。學術之壞,所以釀成寇盜,朋黨之禍也?!?⑤

誠然,明朝末年,外有倭寇流竄、異族崛起,內(nèi)有經(jīng)濟崩潰、朋黨紛爭,學術思想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構成,固然會對社會政治產(chǎn)生重要影響,但這樣的影響只能是間接的、有限的,陸隴其將寇盜之亂、朋黨之爭都歸結為陽明心學之過,雖有溺于門戶、貶低心學之嫌,但也基本順應了當時的思想潮流,清初學者中有不少人都將明亡原因歸結為陽明心學,如顧炎武、王夫之等人。

陸隴其作為宋明理學的堅定捍衛(wèi)者,曾多次在與友人的書信中論辯,在確立了尊朱黜王的學術立場后,陸隴其曾與湯斌在書信中展開關于朱王之學的討論。

屆時,湯斌因受師門影響,尚未完全接受程朱理學的正統(tǒng)傳承。在給湯斌的書信中,陸隴其細數(shù)了陽明心學的兩大罪狀,一為以偽亂真,二為詆毀先儒。他說:“自陽明王氏目為影響支離倡立新說,盡變其成法,知其不可則又為《晩年定論之書》援儒入墨,以偽亂真,天下靡然響應,皆放棄規(guī)矩而師心自用,學術壞而風俗氣運隨之,比之清談之禍晉,非刻論也。今之君子往往因其功業(yè)顯赫,欲為回防此誠尊崇往哲之盛心。然嘗聞之前輩所記載其功業(yè),亦不無遺議。此姑無論即功業(yè)誠高不過澤被一時,學術之僻則禍及萬世,豈得以此而寛彼哉?且陽明之功孰與管敬仲之九合一匡?孟子猶羞稱之,而況陽明乎?故嘗竊謂今之學者,必尊朱子而黜陽明,然后是非明而學術一,人心可正風俗可淳。陽明之學不熄,則朱子之學不尊,若以詆毀先儒為嫌,則陽明固嘗比朱子于楊墨洪水猛獸矣,是以古之詆毀先儒者,莫若陽明也。今夫黜陽明,正黜夫詆毀先儒者也,何嫌何疑乎?” ⑥

王陽明在《朱子晚年定論》中將《四書章句集注》《四書或問》及《朱子語類》等說成是朱子的“中年未定之說”,認為朱熹晚年悟前說之非,轉向了心學。陸隴其將朱子《四書集注》《或問小學》《近思錄》等看作是朱子對后世的“示要”之方,進學之路,不可以有絲毫加減。陽明不僅自辟門戶,破壞朱子家法,又做《朱子晚年定論》一書,混淆了心學與理學的學術分涇,大大增強了心學在眾多學者心中的說服力,進一步推動了心學在學者中的傳播,因而也招致眾多理學家的批評。

除此之外,他又在《答羅整庵少宰書》中將朱子比作楊墨,認為孟子論辯為抵御楊墨之流毒,而自己立說是為消解程朱學說的流弊。他說:“孟子云:‘予豈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楊、墨之道塞天下孟子之時,天下之拿信楊、墨,當不下于今日之崇尚朱之說?!?⑦故后世程朱學者多批評于此,謂陽明詆毀先賢,愈發(fā)加劇了朱王的門戶之爭。

二、心性論

陸隴其作為清初理學名臣,一生在繼承、發(fā)揚程朱學派思想上頗有建樹,他的《三魚塘四書大全》《四書講義困緬錄》《學術辨》與《讀朱隨筆》等理學著作對程朱理學的理氣觀、心性論、工夫論、四書學等方面都做出了深入的研究。陸隴其曾表示:“明乎心性之辨,則知禪矣,知禪則知陽明矣” ⑧,他將心性之辯作為陽明心學近禪的重要依據(jù),以此區(qū)分陽明心學與程朱理學,因而,若想全面理解陸隴其的理學思想,必定不能忽略其學說中的心性關系。

在程朱理學的系統(tǒng)構架下,心性論往往是理氣觀的映射或反應,陸隴其的心性論也是如此。

在理氣觀上,陸隴其主張理氣相離但不可分的觀點,他說:“天下一氣而已,天下之氣一理而已。氣不能離理,而理亦不能離氣。天得之而為天者,人得之而為心,古今圣賢之所以發(fā)明者,不越此理氣,不越此理氣之在天地與理氣之在人心者耳?!?⑨

在程朱理學中,理為宇宙本體,氣為構成萬物的材料,理為形而上,為末本,氣為形而下,為末。但二者也不可分離,理須通過氣得以展現(xiàn),氣化生萬物亦必須以理為根據(jù)。陸隴其的理氣觀繼承了朱子的理氣二元論,這也在他的人性論中得以體現(xiàn)。他說:“理氣之辨不難乎明萬殊之理氣,而難乎明一本之理氣。一本之在人心者易已,一本之在天地者難知。自昔辨理氣者多在于分合先后之間,其言合則以分者為支離,其言分則以合者為混淆。言有先后則不見其合一之妙,言無先后則又不見其本末之序,此理氣之所以紛紛而不一也?!?⑩在他看來,古今學者難以明了理氣在天地間之根本,正是因為理氣有分有合、有先有后,有本有末,理氣在天地間形態(tài)的萬殊導致學者難以把握其本質(zhì)的“一”。但是當理氣展現(xiàn)為萬物之靈的人時,其“一本”就十分明了了,即人心。也就是說,在陸隴其看來,人從天處得理聚氣而為人,人心不僅是氣之精英亦是天地之理所在處,是理氣在人之根本。

陸隴其主張理氣有渾淪散殊之分別,這一狀態(tài)變化體現(xiàn)在人性論上,便是人心之已發(fā)未發(fā),他說:“子思之言未發(fā),孔孟之言心,張子所謂合虛與氣,合性與知覺,邵子所謂心為太極,此就人心而言其理氣者也。其無思無為而卷之退減于密者,人心之理氣之渾淪;其隨感而應,而放之則彌六合者,人之理氣之散殊?!??在他看來,心之未發(fā)即是理氣之渾淪,心之已發(fā)即是理氣之散殊。同時,在理氣二元論下,天地萬物得理便為性,性無不善,又因有氣的存在,氣異而萬物殊,因而又有善惡的區(qū)分。

陸隴其說:“天命之性皆同而氣質(zhì)之性有異?!奔词浅姓J天命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的客觀存在與差別,天命之性人皆有皆同,但又因氣質(zhì)之性的差異而展現(xiàn)出不同個體的特點來,這也就是程朱理學常說的“理一分殊”。他也承認天命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的善惡差別,他將將仁義禮智信等全理作為天命之性的內(nèi)涵,但同時也十分強調(diào)氣質(zhì)之性的客觀存在,天命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不離亦不雜。

陸隴其將惡歸結于氣質(zhì)之性,認為“惡根即氣質(zhì)之性”,而天命之性即是包含“誠”“仁義禮智信”的全善之理。

在心性關系上,陸隴其十分強調(diào)心性之分。他說:“今夫人之生也,氣聚而成形,而氣之精英又聚而為心。是心也,神明不測,變化無方,要之亦氣也。其中所具之理則性也。” ?氣聚而有人之形體,雖然心變化不居,最為靈明,但其本質(zhì)還是形而下的氣。因而,在陸隴其看來,心只是性的寓所,二者從本源上即已分別開來。佛家以知覺為性,以知覺之發(fā)動者為心,以不知性枉顧人倫,將儒家倫理綱常拋諸腦后,陽明亦以知覺為性,強調(diào)“致良知”“性無善無惡”,將宇宙萬物籠罩在心學范疇之內(nèi),所以陸隴其批評他 :“是故以理為外,而欲以心籠罩之者,陽明之學也。以理為內(nèi),而欲以心籠罩之者,髙顧之學也。陽明之病,在認心為性,髙顧之病在惡動求靜?!??

陸隴其十分注重知覺與心的差別,與陽明以知覺為性不同,陸隴其堅持 “是知覺與天理合方可叫做人心” ?,此處的“人心”應當與“天地之心”相對。在他看來,知覺是氣之虛靈的表現(xiàn),更多地表現(xiàn)為心靈對萬物的感知及反應能力,獨有知覺,沒有天理或仁的指導,人心就不能成為人心,人也不能稱作人。

在廣義的“人心”之外,陸隴其也強調(diào)狹義的“人心”,與“道心”相對,他說“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即人心道心之謂,以心之體言?!??他將廣義的人心分為“人心”與“道心”,并將其和“知覺”與“性”相對應。陸隴其基本繼承了朱熹人心道心的劃分,同時進一步強調(diào)了道心人心的主次問題,他說:“知人心道心之辨矣,則必實使道心為主,而人心聽命。知理義之性、氣質(zhì)之性有殊矣,則必實以理義變化其氣質(zhì),勿徒曰吾姑辨之姑言之發(fā)為議論,可以悅人耳目而已?!??即雖然道心人心只是一個心,但是在這一個心中,當使道心聽命于人心,這就如同理義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的關系,二者相互依存,學者可通過居敬窮理來變化氣質(zhì),同理亦可通過道心控制人心,使得人心中的私欲符合道心中天理的規(guī)范。

陸隴其將道心人心的緊密聯(lián)系歸結為“附”與“所”的關系。他說:“非人心則惻隱羞惡之心亦何所附麗?”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心為仁義禮智四端,當為道心的內(nèi)涵,但若只講道心,擯棄人心,那這道心也將無所依存,空空懸一個理在上面。他反對完全將道心人心相對立的觀點,他贊同蔡清在《四書蒙引》中所說:“不可謂人心全與道心相反,蓋人心之得其正者,亦即是道心耳?!??道心人心雖有區(qū)別,但相互依存、有主有次,只有在尊重二者皆為客觀存在的前提下,以道心規(guī)范人心,方能守得人心中正。

三、小結

綜上所述, 陸隴其作為清初“博學鴻儒”科代表的理學大臣,在學術立場上,順應時代潮流,堅定地站在了尊朱黜王的立場上。他反對王學,認為王學不僅是導致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并且以偽亂真,詆毀先儒,對后世的學術造成了巨大的阻礙。陸隴其將心性之辨看作區(qū)分陽明心學與程朱理學的重要分涇,形成了其以理氣論為基礎的、具有明顯朱學特色的心性論。

注釋:

①陸隴其:《答嘉善李子喬書》,《陸稼書先生文集》卷一,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6頁。

②陸隴其:《四書集義序》,《陸稼書先生文集》卷二,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52頁。

③蕭一山:《清代通史》,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994頁。

④陸隴其:《學術辨下》,《陸稼書先生文集》卷一,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4頁。

⑤陸隴其:《學術辨上》,《陸稼書先生文集》卷一,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1頁。

⑥陸隴其:《上湯潛庵先生書》,《陸稼書先生文集》卷一,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7-18頁。

⑦王陽明:《傳習錄(中)》,《王文成公全書》卷二,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96頁。

⑧陸隴其:《學術辨中》,《陸稼書先生文集》卷一,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2頁。

⑨陸隴其:《策·理氣》,《三魚堂外集》卷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325冊,第208頁。

⑩陸隴其:《策·理氣》,《三魚堂文集》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325冊,第4頁。

?陸隴其:《策·理氣》,《三魚堂外集》卷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325冊,第208-209頁。

?陸隴其:《學術辨中》,《陸稼書先生文集》卷一,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2頁。

?陸隴其:《學術辨中》,《陸稼書先生文集》卷一,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3頁。

?陸隴其:《松陽講義》卷十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9冊,第1030頁。

?陸隴其:《讀正蒙太虛條》,《三魚堂文集》卷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325冊,第40頁。

?陸隴其:《書四書惜陰錄后》,《三魚堂文集》卷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325冊,第57頁。

?陸隴其:《中庸章句序》,《四書講義困勉錄》卷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9冊,第55頁。

?薛清:《四書蒙引》卷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6冊,第74頁。

參考文獻:

[1]唐鑒.國朝學案小識[M].據(jù)原刻本??北?上海:中華書局,1936.

[2]蔣維喬.中國近三百年哲學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5.

[3]蕭一山.清代通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M].合肥: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5]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9.

[6]陸隴其.陸稼書先生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

[7]王夫之.船山全書[M].長沙:岳麓書社,2011.

[8]王陽明.王文成公全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5.

[9]湯斌.湯斌集[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10]秦躍宇,黃睿.陸隴其“工夫論”思想研究——以《問學錄》和《三魚堂剩言》為中心[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0(1):63-67,72.

作者簡介:王佳,女,四川綿竹人,碩士,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國哲學。

猜你喜歡
理學
禮學與理學
2018—2019學年華東師范大學授予理學、工學博士學位人員名單
2017-2018學年華東師范大學授予理學、工學博士學位人員名單
百年來朱熹理學與文學關系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百年來朱熹理學與文學關系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試論宋代“理學”與“院體畫”的隱性關系
天理與法律的交匯
張載禮學思想探論
孫奇逢與清初社會倫理秩序重建
是反動還是繼承
洛阳市| 北票市| 青龙| 庐江县| 安乡县| 黄梅县| 万年县| 大庆市| 二连浩特市| 五常市| 屯门区| 洛扎县| 文成县| 布尔津县| 阜新| 大邑县| 江源县| 兴文县| 屏东县| 大庆市| 星子县| 云浮市| 昆明市| 高台县| 方山县| 遂川县| 中山市| 如皋市| 杭锦后旗| 枣阳市| 泗洪县| 克什克腾旗| 海盐县| 乌审旗| 聂拉木县| 静海县| 宜兰县| 武城县| 从化市| 鲁甸县|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