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銳
摘要:目的 觀察風險管理流程體系在小兒靜脈輸液護理中的構建及應用效果。方法 把入院醫(yī)治(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100例行靜脈輸液的患兒,視作實驗對象。兩組實驗對象,據隨機單盲法,被分為對照組、研究組。研究中,對照組展開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則展開風險管理流程體系干預,所得試驗數據(組間的患兒家屬滿意度、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對比、統(tǒng)計、分析。結果 實施干預后,研究組患兒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以上數據,總結可得,在行靜脈輸液患兒的臨床護理中,實行風險管理流程體系措施,其效果更好,能夠將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有效提高,且將患兒出現不良事件的情況,進一步降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適宜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風險管理流程體系;小兒;靜脈輸液;護理效果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措施的一種,兒童在實施靜脈輸液的時候,由于自身年齡過小、血管較細,加之容易發(fā)生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比如:哭鬧不止、好動等,進而導致發(fā)生輸液不良事件,最終引發(fā)護患糾紛,基于該種情況,需要展開有效的護理干預。而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其預后并不理想,風險管理流程體系作為新型的護理措施,效果相對較好。此研究,針對行靜脈輸的患兒,臨床的護理措施,實行探討,選用風險管理流程體系,實施干預,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把入院醫(yī)治(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100例行靜脈輸的患兒,視作實驗對象。兩組實驗對象,據隨機單盲法,被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對照組:50例,實驗對象年齡為,1歲至5歲,均值為:(3.36±1.14)歲,27例為男患兒,23例為女患兒。
研究組:50例,實驗對象年齡為,2歲至8歲,均值為:(4.08±1.25)歲,25例為男患兒,25例為女患兒。
以上組間數據比較后,無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于行靜脈輸液的患兒,對照組展開常規(guī)護理干預。在患兒入院時,指導其實施常規(guī)全面的檢查,并進行常規(guī)性的靜脈輸液,與實施心理干預,主動安撫患兒情緒,與患兒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溝通。
研究組護理人員,則展開風險管理流程體系干預,內容詳細如下:①成立相應的風險管理小組。每個星期,針對小兒輸液中容易出現的風險事件,展開探討,并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針對護理風險事件,實施相應的總結歸類。②針對組內的護理人員,實施專業(yè)的護理培訓,提升其小兒靜脈輸液護理的技能。③針對患兒靜脈輸液,計劃相應的個性化護理。在實施輸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播放動畫片等措施,轉移患兒的注意力。并注意觀察滴注的速度,防止發(fā)生感染事件。嚴格執(zhí)行手衛(wèi)生,實施無菌操作。④加強質控管理環(huán)節(jié)。需選擇一名經驗充足的護理人員,不定期對護理人員護理質量展開抽查,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實施整改。
1.3觀察指標
1.3.1護理滿意度,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85至100分、較為滿意:60至84分、不滿意:0至59分。
總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較為滿意率。
1.3.2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感染等。
1.4數據處理
以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X土s) 為計量方式,檢驗值為t; [n (%) ]為計數方式,以x2檢驗,P<0.05對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由表1數據顯示,干預后,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6.00%),高于對照組:(68.00%),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由數據顯示,干預后,研究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4.00%),低于對照組:(22.00%),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靜脈輸液可以使患者的血藥濃度,在短時間內到達治療的要求,且能夠長時間保持有效劑量。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其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并不完善,較易發(fā)生諸如肺炎、感冒等疾病,一旦發(fā)病則需要實施靜脈輸液的方式進行治療。對于患兒而言,其容易哭鬧不止、好動等,都將會誘發(fā)不良事件,這對患兒的治療是十分不利的。為此,需要展開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比常規(guī)護理干預,風險管理流程體系護理措施效果更好,能夠通過小組的成立,總結小兒靜脈輸液中的風險因素,并針對其風險因素,實施有效的預防。同時,經專業(yè)的培訓,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提升其專業(yè)技能,確保護理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
以上所得數據,實行總結,能夠得出,干預后,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6.00%),高于對照組:(68.00%),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4.00%),低于對照組:(22.00%),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風險管理流程體系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其優(yōu)越性,更加顯著。
參考文獻:
[1] 孫小莉,王怡,李丹. 風險管理流程體系在小兒靜脈輸液護理中的構建及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2):128-129.
[2] 楊春霞. 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中外醫(yī)療,2020,39(21):122-124.
[3] 程德芳,王娟. 風險護理管理在小兒靜脈留置針輸液中的應用體會[J].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20,17(2):6-7,10.
[4] 姜小燕,吉燕,邵蓉蓉,等. 小兒急診輸液室用藥安全風險與對策[J].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16(29):40-42.
[5] 張玉,李枝國,袁嬌. 風險管理流程體系在小兒靜脈輸液護理中的構建及其應用效果觀察[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2):3147-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