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容
《山野清趣》 王裕谷/作
見到王裕谷的時候,他正在畫室里教學生畫畫。怎么運筆,如何下墨,他事無巨細地給學生一一講來。為了讓學生畫得更好,他還經(jīng)常帶著學生去寫生,用手中之筆畫眼見之物,表達藝術之美。
在學生眼中,這個老師不僅畫得好,更是講得好,即便是繪畫零基礎的人也會很快上手。早在十多年前,王裕谷便開始教人畫畫,從小孩子到成年人,他都耐心教授。對王裕谷來說,教人畫畫是他摯愛繪畫的一種表達。細數(shù)而來,從小喜歡美術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大半個世紀,那些筆、那些紙、那些色彩早已經(jīng)成了他最好的陪伴。
“無韻春秋美,有情書畫真。”王裕谷畫室的墻壁上掛著這幅字,是他的最愛,也展現(xiàn)了他對書畫的癡情。繪畫藝術已是王裕谷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向世界表達喜怒哀樂的音符。就像他所言:我之所以熱愛繪畫是因為即便有一天我離開了這個世界,我的作品還可以繼續(xù)向世界訴說。
說到畫畫,王裕谷并非科班出身,最初是源于興趣,后來則是因為割舍不掉的喜歡。
王裕谷,1955年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出生時父親在綿陽師范學院豐谷校區(qū)任教,因此名字中便有了個“谷”字。父親北師大中文系畢業(yè),國學積淀深厚,更是畫得一手好畫。在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王裕谷從小就酷愛繪畫,小小年紀便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學習書畫。但小學畢業(yè)時恰逢“文化大革命”,學校停課,父親被下放,王裕谷成了失學兒童,整天沒啥事情干,但卻意外地結識了不少畫家,深受熏陶和感染,自此在他心里種下了一顆藝術的種子。
為了生存,初中畢業(yè)后,王裕谷到人民公園當了一名花圃園丁。挑糞水、種花種草、修枝整形……一干就是30多年。在人民公園上班的日子,心中那不滅的藝術種子在另一個領域得到了萌芽。王裕谷常常把廢棄的枯樹根打磨成根藝作品,配合花卉盆景進行展覽,受到了外界的關注。也許得益于從小對繪畫等藝術的喜愛,王裕谷在根雕上竟發(fā)展出了一片天地。1984年四川省詩書畫院成立時,29歲的他也受邀參加,與啟功、畫家孫竹籬等大家一起聊詩書畫、聊中國文化。
工作之余,王裕谷依舊放不下手中的畫筆,常常隨市里的專業(yè)畫家們外出采風、學習。2004年王裕谷退休了,從此他便心無旁騖地投身在了畫畫上。
為了自我提升,他特意向畫家吳映強學習,自此開始學習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寫意國畫,人物、山水、花鳥,均有涉獵。這一干就是十來年,創(chuàng)作出不少作品,還參加了市、省、全國的各類畫展。也許正是幾十年在人民公園與松竹梅為友,與花花草草相親,反倒成就了一個出色的花鳥畫家。在綿陽畫家何多俊眼中,王裕谷的畫充滿著藝術激情,其畫善取縱勢,輔以長款,氣象雄渾,筆墨酣暢,讓人刮目相看。
《多福圖》 王裕谷/作
舉辦畫展,算是圓了王裕谷的一個心愿,他從上百幅作品中整理出了80余幅,花鳥、山水、人物都有。這是他第一次舉辦個人畫展,也是對幾十年藝術生涯的總結。裕谷說,除了展示作品,他還有一份情結,他想通過自己的筆墨和藝術創(chuàng)作,讓更多人了解我們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做好文化的守護者和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