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偉
金色的魚鉤
不知魚塘里釣起過多少魚
也不知艱苦的歲月熬出過多少魚湯
小小的魚鉤,是老班長
和戰(zhàn)士們最珍貴的物品
戰(zhàn)士們的病愈了
老班長卻越來越病重
老班長瘦削的臉上只剩下骨頭
夕陽下沉,碗中的魚湯散著濃濃香氣
喝口吧,小戰(zhàn)士舀起一匙,眼淚
掛在睫毛上。老班長搖搖頭
嚅動的嘴唇說,吃過了
茫茫草地,只有蟲鳴……
沒有人知道,老班長其實
湯也沒有喝過一口
老班長頭一歪去了,只留下最后的囑托
走出草地去!一枚金色的魚鉤
在夜色中,閃著自由的光芒
我,早吃過了
成了那時,草地上最質(zhì)樸、最崇高
最令人流淚的語言
留有牙齒印的牛膝骨
“我不餓,我有干糧”
那個倔強的小紅軍
至今還讓人流淚
一九三五年的寒潮
仿佛才剛剛過去不久
無論走多遠。他總拍著布袋
拒絕別人遞過來的干糧。用瘦弱的身子
支撐必勝的信念
“我不餓”,他拍著鼓鼓的布袋
倒在草地上。布袋里
一根干枯的牛膝骨
一排排清晰的牙齒印,像標(biāo)本
咬疼了我們內(nèi)心,最脆弱的部位
“我不餓”,多么簡單的語言
多么樸實的心境。在草地上
寫就了一頁,平凡
而最壯烈的詩篇
“我不餓”,我們盡管想
但誰也無法回到當(dāng)時
并遞上一塊,可口的蛋糕
青杠坡上的碑
戰(zhàn)斗打響,一個紅軍倒下
又一個紅軍跟上來,鐮刀與斧頭織就的旗幟
始終插在陣地上;鮮血澆灌了
那些剛剛發(fā)芽的草木;剛剛蘇醒的蚯蚓
四圍蒼翠,蜜蜂在油菜花上
嗡嗡地飛;蝴蝶舞動的身影是另一種迷戀
放牛的小孩,在細數(shù)屋頂飄出的
縷縷炊煙。他手中的書本
記錄著一段艱苦的歲月
但在他腦中,只有過去與現(xiàn)在
紅旗高高地飄,槍聲密集,子彈墜落塵埃
一批又一批人,還在前赴后繼,
像一粒粒鮮紅的種子,被掩埋
它們長出的不僅僅是鮮花,還有
更為高遠的靈魂
墓碑向上,每一個遒勁的字
都銜接著過去與未來;那些被人們抬上來的花籃
除了祭奠,更多的是洗滌
青杠坡下,那個放牛的小孩
已經(jīng)坐上飛機,他要去的地方,與茅臺機場
與赤水河,看似沒有多大的聯(lián)系
高速路出口,每個去青杠坡的人
都記住了一段,鋪墊幸福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