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斌
(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117地質大隊,貴州 貴陽 550018)
道真縣大塘鋁土礦是黔北務正道地區(qū)典型鋁土礦床之一,經過詳查工程控制揭露,區(qū)內圈定鋁土礦礦體8個,累計控制+推斷鋁土礦礦石資源量4 566萬t,礦床規(guī)模屬于大型。筆者根據(jù)詳查區(qū)內資料,通過對區(qū)內7號主礦體(隱伏礦體)黃龍組灰?guī)r厚度與礦床含鋁巖系厚度、礦體厚度、礦體品位、鋁硅比值進行對比分析,闡述其與鋁土礦礦體的關系。
貴州道真縣大塘鋁土礦產位于黔中-渝南鋁土礦成礦帶中的黔北鋁土礦帶北部道真縣境內的大塘向斜兩翼,大地構造屬揚子準地臺內,黔北臺隆遵義斷拱鳳岡NNE向構造變形區(qū)之北緣。鋁土礦產于二疊系下統(tǒng)大竹園組中上部,下伏地層為石炭系黃龍組或志留系韓家店組,與上覆大竹園組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局部殘留有黃龍組灰?guī)r古喀斯特地貌風化殼。黔北地區(qū),因黃龍灰?guī)r經歷了長時間的風化剝蝕,從石炭紀黃龍期末到二疊紀梁山前期,一直都在交代成土然后成礦,所以黃龍灰?guī)r殘留厚度小,起伏小,鋁土礦呈較為連續(xù)的狀態(tài),呈似層狀。
劉巽鋒(1990)對息峰-川南鋁土礦成礦區(qū)的含礦巖系古地貌進行了劃分,該區(qū)域屬川黔脊峰谷地古地貌區(qū),由一系列脊峰溶蝕谷地、洼地、侵蝕谷地等形態(tài)組成,底板巖石以非可溶性的中下志留統(tǒng)韓家店組泥巖、頁巖、砂巖為主,間夾碳酸鹽巖。據(jù)杜定全等(2007)對道真池家溝礦點解剖發(fā)現(xiàn),巖溶古地貌對鋁土礦含礦巖系的厚度有明顯的控制作用,在巖溶起伏面凸起部位,含礦巖系和礦層的厚度較小,而在巖溶起伏面凹陷的洼地部位,含礦巖系的厚度較大。鋁土礦就沉積在古地貌相對平緩及低洼的淺湖相中,地勢較陡和相對凸起的部位是沒有鋁土礦沉積的。
黃龍組主要出露于勘查區(qū)西部洛龍背斜核部、兩翼以及大塘向斜的西翼。為淺灰白色中厚層至厚層塊狀泥晶灰?guī)r、白云質灰?guī)r,部分地段缺失,厚度0~13.47 m。上覆地層為下二疊統(tǒng)大竹園組含鋁巖系,下伏地層為下志留統(tǒng)頁巖、粘土巖,夾少許粉砂質粘土巖及透鏡狀生物灰?guī)r。與上覆地層和下伏地層均呈平行不整合接觸。
對該區(qū)7號礦體135個探礦工程所揭露的黃龍組灰?guī)r厚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見表1,并作黃龍灰?guī)r厚度等值線圖,見圖1,黃龍組最大厚度為9.2 m,位于礦體西部邊緣。由圖1可見,黃龍組灰?guī)r從東至西,厚度逐漸增大;東部在鋁土礦成礦期已基本風化剝蝕,局部有殘留;中部殘留黃龍組灰?guī)r呈凹凸不平的古巖溶洼地。
圖1 7號礦體黃龍灰?guī)r厚度等值線圖
表1 鉆孔中含鋁巖系厚度與見礦情況統(tǒng)計表
統(tǒng)計的135個鉆孔,見表2,有108個鉆孔見礦,見礦率80 %;其中在100個含鋁巖系底板為黃龍組(C2h)灰?guī)r的鉆孔中,有82個鉆孔見礦,見礦率為82 %,35個含鋁巖系底板為韓家店組(S1hj)頁巖、粘土巖的鉆孔中,有26個鉆孔見礦,見礦率為74.29 %。
表2 鉆孔中含鋁巖系底板與鋁土礦關系統(tǒng)計表
對該區(qū)7號礦體135個探礦工程所揭露的含鋁巖系厚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作含鋁巖系厚度等值線圖,見圖2,最大厚度為13.27 m。
圖2 7號礦體含鋁巖系厚度等值線圖
由圖2可見,含鋁巖系厚度整體上從東至西呈逐漸減小的趨勢,南東部厚度最大。由圖1和圖2可知,含鋁巖系厚度與黃龍組灰?guī)r厚度有一定的負相變化關系,即黃龍組灰?guī)r的厚度大,則含鋁巖系的厚度小。
對該區(qū)7號礦體135個探礦工程所揭露的礦體厚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最大厚度為6.64 m,并作礦體厚度等值線圖,見圖3。由圖3可見,礦體厚度在平面上無明顯的變化規(guī)律,存在多個無礦天窗,整體上南東部厚度略大于北西部。礦體厚度與黃龍組灰?guī)r厚度有一定的負相變化關系,與含鋁巖系厚度有一定的正向變化關系。即黃龍組灰?guī)r的厚度越大,則礦體的厚度越小。
圖3 7號礦體礦體厚度等值線圖
對該區(qū)7號礦體135個探礦工程所揭露的礦體品位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作礦體品位等值線圖,見圖4,最高品位為75.67 %。由圖4可見,礦體礦石品位整體上呈現(xiàn)中部高,向邊緣逐漸降低俄趨勢;礦體礦石品位與黃龍組灰?guī)r厚度有一定的負相變化關系,與含鋁巖系厚度和礦體厚度有一定的正向變化關系。即黃龍組灰?guī)r的厚度大,則礦體的厚度小;含鋁巖系厚度大,則含鋁土礦礦體的礦石質量越好。
圖4 7號礦體礦體品位等值線圖
對該區(qū)7號礦體135個探礦工程所揭露的礦體鋁硅比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見表1,并作礦體鋁硅比值等值線圖,見圖5,礦體最大鋁硅比值為32.9 m,位于礦體中部。
圖5 7號礦體礦體鋁硅比值等值線圖
由圖5可見,礦體鋁硅比值與黃龍組灰?guī)r厚度有一定的負相變化關系,與礦體品位有一定的正向變化關系。即黃龍組灰?guī)r的厚度越大,礦體鋁硅比值越??;礦體品位越高,礦體鋁硅比值亦越高。
鋁土礦賦存在志留系下統(tǒng)韓家店組泥質巖或石炭系上統(tǒng)黃龍組灰?guī)r古準平原化地貌之上,鋁土礦礦體厚度受巖溶古地形地貌控制作用明顯,在古地貌相對平緩及低洼處含鋁巖系厚度較大、礦體厚度亦較大,Al2O3含量亦較高,鋁硅比值亦較大,反之地勢較陡和相對凸起的部位含鋁巖系厚度、礦體厚度較低,Al2O3含量較低,鋁硅比值較小。
綜上所述,通過對該區(qū)黃龍組厚度與大竹園組含鋁巖系厚度、礦體厚度、礦石品位、礦體鋁硅比值特征進行對比分析,認為該區(qū)鋁土礦礦體、含鋁巖系的厚度、礦體礦石品位與黃龍組灰?guī)r厚度有一定的負向變化關系;礦體礦石品位與含鋁巖系厚度和礦體厚度有一定的正向變化關系;礦體鋁硅比值與黃龍組灰?guī)r厚度有一定的負相變化關系,與礦體品位有一定的正向變化關系。即一般黃龍組灰?guī)r厚度越大,則含鋁巖系的厚度越小,含鋁土礦的可能性及鋁土礦體厚度亦小,反之亦然;礦石質量的好壞及礦體的厚度與底板巖性變化無明顯的關聯(lián),而與古地理環(huán)境關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