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大一新生抑郁情緒發(fā)生特點及教育策略

2021-11-07 01:25:10賈培玲宋愛芬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學歷新生心理健康

賈培玲,宋愛芬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a.民族學院;b.大學生心理教育中心,海南 三亞 572022)

0 引言

抑郁是人群中常見的以心境低落為特征的情緒障礙,表現(xiàn)為悲觀、自責、冷漠、孤獨無助,自我評價降低,對任何事物缺乏興趣,缺乏人際交往的欲望等[1],并常伴有頭暈、頭痛、失眠等軀體性癥狀,輕者影響生活和學習,嚴重抑郁障礙患者自傷和傷害他人的危險性明顯增高[2]。因此,抑郁情緒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高校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特別是大一新生。目前在校大一新生年齡多在17—19歲,在生理上還屬于青春期后期,處于一個由高中向大學的過渡階段。生活環(huán)境、學習方式以及交往方式等都需要改變,如生活上從依賴到獨立,學習上從填鴨式到自主式。綜合學習、就業(yè)、人際關系等各方面,大一學生容易產(chǎn)生理想和現(xiàn)實的沖突與心理失衡,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

國內(nèi)流調(diào)學研究顯示,大學生抑郁障礙的患病率在20%~30%之間[3]。大一新生抑郁率較高,且隨年份呈逐漸上升的趨勢[4]。大一新生的抑郁檢出率高于其他年級[5]。對于大一新生而言,能夠在大學期間有一個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入學時的心態(tài)是關鍵。如果無法很好地適應和調(diào)節(jié),容易導致抑郁情緒,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所以,對大一新生抑郁情緒狀況進行深入調(diào)查分析,有利于把握大一新生初入學時的心理健康狀況,減少和預防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為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供依據(jù)。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海南某高校2020級新生。共發(fā)放2 240份問卷,回收2 202份問卷,剔除關鍵缺失數(shù)據(jù)問卷,獲有效問卷2 106份,有效率96%。調(diào)研對象的構成如表1。

表1 調(diào)查對象的構成情況

1.2調(diào)查方法

現(xiàn)場指導調(diào)查問卷的填寫,被調(diào)查者填寫后現(xiàn)場回收。

1.3測評工具

調(diào)查問卷由基本情況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組成。基本情況包括大一新生的性別、年齡、是否獨生子女、學院、專業(yè)(理科、文科、工科)、民族(分為漢族和其他)、父母學歷(分六類,分別是小學、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家庭經(jīng)濟收入、重要他人(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其他)、家庭所在地(分為鄉(xiāng)村、縣城和城市)。抑郁自評量表是由Zung于1965年編制而成的[6],該量表由20個條目組成,包括抑郁的四組狀態(tài),分別是精神性-情感狀態(tài)、軀體性障礙、精神運動性障礙、抑郁的心境障礙。每項條目按1—4級評分,“從來沒有”到“全部時間有”,分數(shù)越高表示抑郁癥狀越明顯。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均值(M)、標準差(SD)、方差檢驗(F)、卡方檢驗(x2)等統(tǒng)計學分析。

2研究結果

2.1大一新生抑郁情緒分布情況

把各個項目按等級分相加得總粗分T0,按公式T=T0×1.25計算出標準分的值T,T值越高,表示抑郁癥狀越嚴重。按中國常模標準,通過轉換個案內(nèi)的值計數(shù),即,把T值為53分以下的表示沒有抑郁,T值在53分~<62分的為輕度抑郁,T值在62分~<72分的為中度抑郁,T值在72分及以上的為重度抑郁。產(chǎn)生新變量后,進行描述統(tǒng)計,詳見表2。

表2 大一新生抑郁情緒分布情況

由表2可知,按照SDS抑郁判定標準,調(diào)查的2 106位大一新生中,輕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共計557人,占比26.4%。輕度抑郁人數(shù)占抑郁新生總人數(shù)的60.8%,中度抑郁人數(shù)占28.8%,重度抑郁人數(shù)占9.6%,說明大一新生抑郁情緒主要以輕度抑郁為主,中度抑郁情緒的也占有較大比例,重度抑郁者所占比例相對較少。由于重度抑郁情緒分值較高,故值得重點關注。

2.2抑郁情緒的大一新生家庭經(jīng)濟地位差異

本次調(diào)查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簡稱“SES”),是根據(jù)母親與父親的受教育水平、家庭的經(jīng)濟收入兩方面來衡量,先對上述兩方面的測量進行標準化處理,其中:將父母受教育水平分為低等(小學)、中等(初中、高中)、高等(大專、本科、研究生);家庭經(jīng)濟月收入分為低等收入(4 000以下)、中等收入(4 000~8 000)、高等收入(8 000以上),使用因子分析法,獲取家庭經(jīng)濟地位的綜合指標,再以抑郁情緒為分組變量(1表示無抑郁情緒,2表示有抑郁情緒),進行組間方差分析。詳見表3。

表3 抑郁情緒的大一新生家庭經(jīng)濟地位差異

由表3可知,低、中等家庭經(jīng)濟地位的學生占多數(shù),高等家庭經(jīng)濟地位的學生占比小于20%。低等家庭經(jīng)濟地位的學生、中等家庭經(jīng)濟地位的學生、高等家庭經(jīng)濟地位的學生,其抑郁狀況不存在差異。

2.3抑郁情緒的性別差異

以抑郁情緒為分析變量,以性別為分組變量,進行組間差異性檢驗,卡方檢驗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男生和女生在輕度抑郁情緒程度上大致相同,女生在中度抑郁情緒上略高于男生,總體來看,不同性別學生抑郁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女生抑郁率明顯高于男生。從樣本調(diào)查結果來看,女生主要是中度抑郁情緒占比比男生高。

表4 抑郁情緒的大一新生性別差異

2.4抑郁情緒的專業(yè)差異

以抑郁情緒水平為分析變量,以專業(yè)為分組變量,進行組間差異檢驗,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文科生、理科科與工科生總體有顯著差異(P<0.01)。進一步的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文科生抑郁水平顯著高于理科生(MI_J=0.1,P<0.001)與工科生(MI_J=0.05,P<0.05),且工科生抑郁水平又顯著高于理科生。其中:I表示第一組專業(yè)學生的抑郁水平平均值,J表示第二組專業(yè)學生的抑郁水平平均值,M(I_J)表示第一組學生平均值與第二組學生平均值的均值差,下同。

表5 抑郁情緒的大一新生專業(yè)差異

2.5抑郁情緒的地區(qū)差異

以抑郁情緒為分析變量,以所在地為分組變量,進行組間差異性檢驗,卡方檢驗結果見表6。鄉(xiāng)村地區(qū)大一新生、縣城地區(qū)大一新生、城市地區(qū)大一新生,其抑郁狀況不存在差異(P>0.05)。

表6 抑郁情緒的大一新生地區(qū)差異

2.6抑郁情緒的民族差異

以抑郁情緒為分析變量,以民族為分組變量,進行組間差異性檢驗,卡方檢驗結果見表7。漢族新生與其他民族新生的抑郁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

表7 抑郁情緒的大一新生民族差異

2.7大一新生中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抑郁情緒的狀況差異

以抑郁情緒為分析變量,以是否為獨生子女為分組變量,進行組間差異性檢驗,卡方檢驗結果見表8。獨生子女新生與非獨生子女新生的抑郁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表8 大一新生中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抑郁情緒的狀況差異

2.8抑郁情緒的大一新生父母學歷差異

將小學—研究生六種學歷轉換為1—6等級分后,將父母學歷與父母學歷的等級分相加,得到家庭文化資本。按家庭文化資本區(qū)分為三個組,分別是低等學歷(小學)、中等學歷(初中、高中)、高等學歷(大專、本科、研究生)。以是否有抑郁情緒水平為分析變量對家庭文化資本進行組間方差分析,結果見表9。

表9 抑郁情緒的大一新生父母學歷差異

根據(jù)表9可以看出,父母學歷不同的學生的抑郁情緒存在顯著差異(P<0.05)。進一步的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父母低學歷組的學生抑郁水平差顯著高于中學歷組學生(MI_J=0.08,P<0.05),但是父母高等學歷的學生與父母低等學歷的學生(MI_J=0.03,P<0.05)、中等學歷(MI_J=0.05,P<0.05)的學生均沒有顯著差異。

3討論

3.1高校應著重關注抑郁情緒發(fā)生率較高的大一新生

本次調(diào)研研究結果顯示,大一新生的抑郁情緒發(fā)生率達26.4%,高于國內(nèi)其他調(diào)查結果[7-8]。橫斷歷史研究表明,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隨著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而改善,但這一現(xiàn)象在大一新生中是例外[9]。系列研究結果提示大一新生的心理狀況值得關注和了解。一般而言,大一新生剛進入大學,不能很快地轉換角色,孤獨感體驗尤為強烈[10],難以很快適應大學新的學習方式、新的人際交往等,容易產(chǎn)生情緒低落,如果不能及時地調(diào)整心態(tài),長期積累消極情緒,容易發(fā)展成中、重度抑郁。

大一新生抑郁的高檢出率提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對象是大學一年級學生。大一是學生獨立生活的開始階段,是建立新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11],大一階段也是高校對抑郁易感人群進行干預的關鍵時期,是預防和減少危機事件的重點階段。

3.2抑郁情緒與父母受教育水平有一定的關系

不同父母學歷水平與學生抑郁情緒發(fā)生率之間也具有顯著差異,這與張紅英等[12]的研究結果相一致。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孩子更容易產(chǎn)生抑郁情緒,家長的學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職業(yè)、經(jīng)濟收入、社會資源等,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父母也能創(chuàng)造更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教養(yǎng)方式[13],而這些對子女的自我效能感、良好情緒的培養(yǎng)起一定作用[14]。為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有效地減少抑郁情緒造成的困擾,或許可以從家長方面著手,培育家長終生學習的意識,讓家長通過閱讀,掌握幸福家庭的經(jīng)營方法和科學育兒的方法,重新學習如何與青春期孩子相處,從而預防親子溝通障礙和關系沖突。從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入手來預防學生的抑郁發(fā)生。

3.3女性和文科專業(yè)學生的抑郁情緒的發(fā)生率相對更高

大一新生產(chǎn)生的抑郁情緒和很多因素相關,包括社會、家庭以及自身因素等。本次研究顯示女生的抑郁情緒檢出率明顯要高于男生,這與抑郁癥患病率的性別差異一致[15]。這可能與兩性的生理差異有關。由于兩性生理結構的不同以及激素水平的差異,女性可能比男性更情緒化,比男性會有更多的情緒體驗[16],且在情緒調(diào)節(jié)階段的效率不如男性[17]。因此,新生中女生與男生相比,剛入大學面對新環(huán)境時更難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也相對容易產(chǎn)生抑郁情緒。

在不同的專業(yè)中,文科與理工科類的大一新生相比較,文科的大一新生更容易發(fā)生抑郁情緒。這與鄧凌和陳本友[18]認為理工科大學生的抑郁比文科大學生的抑郁率更高的研究結果不一致,這可能與高校課程和負擔的壓力不同有關,也可能是本研究的女性被試較多,性別因素和專業(yè)性質(zhì)產(chǎn)生了交互作用,這一點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4 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應以大學一年級學生為重點,并做好以下工作:

4.1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檔案

在新生入學時進行心理健康評估,利用新媒體新平臺的數(shù)據(jù)技術收集新生資料,及時了解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檔案[19]。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在新生檔案資料的基礎上,對其系統(tǒng)整理分析。對已經(jīng)存在一些心理問題的新生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新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對可能存在中、重度抑郁情緒的學生,及時轉介到精神??漆t(yī)院接受專業(yè)診治。

4.2在入學初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應放在入學初期,要從一開始就培育新生的心理素質(zhì),重視新生的適應問題,引導新生適應新的學習方式、新的生活環(huán)境等。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大一新生掌握有效的心理健康調(diào)節(jié)方法,增強心理防御能力;可以通過開展一些新生訓練營、心理素質(zhì)拓展活動等方式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也可以在大一階段開設成長小組課程,對新生促進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學習內(nèi)驅(qū)力等也有很大的幫助。

4.3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理論認為,社會支持性資源可以提升個體社會適應性,減少個體受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促進個體心理健康。高校應該加強新生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構建以家庭和學校的社會支持網(wǎng)絡、以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的學校支持網(wǎng)絡。也可以考慮將社會甚至社會文化等社會層面的資源都用于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比如與社區(qū)、企業(yè)合作,開展一些社區(qū)文化活動,或者給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活動等,加強新生與社會的互動,并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以及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抗郁能力。

(責任編輯:何軍民)

猜你喜歡
學歷新生心理健康
學歷造假引發(fā)法律糾紛
公民與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42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重獲新生 庇佑
中國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 21:39:45
學歷軍備競賽,可以休矣
堅守,讓百年非遺煥新生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23
知識無力感
東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
新生娃萌萌噠
視野(2015年4期)2015-07-26 02:56:52
周至县| 武汉市| 泗阳县| 青阳县| 高青县| 罗甸县| 句容市| 南投县| 光山县| 同心县| 庐江县| 两当县| 保德县| 咸丰县| 琼结县| 昌吉市| 应用必备| 仙居县| 上杭县| 朝阳县| 五原县| 青龙| 治县。| 淮安市| 玉田县| 元谋县| 武城县| 陈巴尔虎旗| 顺昌县| 河津市| 鹤庆县| 亳州市| 玛多县| 青岛市| 北川| 四子王旗| 云梦县| 革吉县| 拉孜县| 灵川县|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