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碧云
小學語文四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就是要增強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而寫話教學則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及語言邏輯思維的重要途徑。那么,在習作教學中,如何將學生的習作能力從低段的看圖寫話向中段的段落習作提升呢?筆者認為,可積極尋求和創(chuàng)造作文與學生生活的最佳結(jié)合點,為習作教學注入“活水”。
一、加強“生活教育”寫話指導,在欣賞中激發(fā)寫作興趣
學生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生活教育的過程,即教師要為學生搭建展示、交流、欣賞的平臺。如春天,家長紛紛帶孩子出門踏春,孩子對身邊的景物就有了一些觀察。于是,上課時,筆者出示圖片《春天》。圖片上畫著青草、野花、河水、魚兒、幾個小朋友在放風箏,筆者讓學生看圖寫話。筆者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片中的景物,并介紹什么時候、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景色怎樣。在指名幾個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觀察的之后,筆者適時強調(diào):描寫景色時,可以按從上到下或從遠到近的順序。隨后,學生按照自己的觀察順序?qū)懺挕J昼姾?,筆者展示學生的寫話作品,引導學生在交流、評改中提高寫話能力。
生:春天來了,小明、小紅、小青、小亮在草地上開心地放風箏。小草長出來了,花開了,各種各樣。有一條小河,河里魚在游。春天真美麗呀!
生:春姑娘悄悄地走來了,小草從土里探出頭來,在春風中跳起歡快的舞蹈。草地上的花兒爭奇斗艷,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旁邊一條小河“嘩啦啦”地唱著歌兒向前奔跑。河水清清的,幾條小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著。小朋友們在草地上“忙趁東風放紙鳶”,風箏越飛越高,好像在跟小鳥一比高下。春天真美,我愛春天!
先出示第一個學生的作品,筆者加以點評。
①是否按要求寫了“什么時候、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景色怎樣”?
師生共同在作品中相機畫出時間“春天”,人物“小明、小紅、小青、小亮”,地點“草地上”,事情“放風箏”,景色“小草長出來了,花開了,各種各樣。有一條小河,河里魚在游”。(得一顆“☆”)
②寫景色時有按順序?qū)?。(再得一顆“☆”)
③無錯別字,能使用標點符號,句子通順。(又得一顆“☆”)
筆者建議:圖中小朋友多,不要一一取名,統(tǒng)一寫“小朋友們”或“同學們”;景色美要表現(xiàn)美在哪;可用上積累的“ABB”“AABB”式好詞或成語等。
再出示第二個學生的作品,師生共同欣賞,評議好在哪。
師:你們覺得第二個同學描寫的景色可愛嗎?她是怎么寫的?
生:把景色當作人來描寫。
師:為什么覺得她寫得好?
生:她用上詩句“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我們剛學的詩句。
生:她用上成語“爭奇斗艷”,還寫了花的香味。
(全班同意她得五顆“☆”)
師:請畫出你眼中的春天圖,并在圖旁邊寫一寫,課后我們比一比誰寫的春天最美麗?
對低段學生的寫話作品,教師應帶著“放大鏡”去找他們作品中的優(yōu)點,用商量式的語氣告訴學生怎樣修改會更好。把不同水平學生的作品加以展示,讓學生在欣賞中借鑒同伴的好詞佳句,從而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二、創(chuàng)設“先行后知”的習作教學準備,在實踐中滲透寫作知識
學生沒有親身的體驗和生活的經(jīng)驗,寫出來的文章只會說空話或胡編亂造?;顒邮菍W生的最愛,教師可以在寫話教學前先創(chuàng)設一個活動現(xiàn)場,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體會。再抓住這一有利條件,對學生進行寫話指導。
例如,某天上課,筆者一邁進教室,就立刻宣布本節(jié)課將進行一場古詩比賽。學生一聽,有的跳了起來,有的拍起了桌子。筆者簡潔明了地介紹規(guī)則之后,便開始舉行比賽。
當比賽進行到一半時,筆者宣布比賽暫時到此為止。學生一個個意猶未盡,筆者趁機問道:“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場比賽怎么樣?”他們七嘴八舌地答道:“真有趣”“很搞笑”“很精彩”“真好玩”……“那你們愿不愿意把這場比賽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分享你們的快樂呢?”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想”。打鐵需趁熱,筆者提議學生將這開心時光記錄下來,同時,筆者在白板上呈現(xiàn)了剛才拍攝的幾張比賽場景的特寫照片,讓學生先用幾分鐘進行同桌交流:什么時候、舉行什么比賽?同學們心情怎樣?同學們是怎么進行比賽的?最后比賽結(jié)果如何?在說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動筆寫,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這樣,就讓學生的寫話能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了。這種“先行后知”的體驗式寫話教學深受低段學生的喜歡,它把語文知識和寫話教學進行了融會貫通。
三、樹立“生活是習作的本原”意識,在觀察中鍛煉寫作能力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是學生對外界事物常常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所以每每提起筆來寫作總是絞盡腦汁,無從下手,這主要是因為學生沒有養(yǎng)成留心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所以,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生活的習慣。
在教學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一文前,筆者讓學生用一周時間觀察家里餐桌上的美食,了解菜肴名稱,留心美食的色、香、味等。學習課文后,讓學生用書上學的制作美食的動詞,介紹自家的餐桌美食。提示學生:先告訴大家什么時候、誰做的美食,再介紹各類美食,可以用上“有……有…… 還有……”句式,最后別忘了夸夸“大廚”的廚藝。下面是學生的作品。
今天是我的生日,一大早,媽媽就在廚房里忙乎起來了。“開飯了!”媽媽一聲令下,我直奔餐桌,桌上已擺滿菜肴,真豐盛呀!有香噴噴的烤牛排,有鮮嫩可口的清蒸鱸魚,有讓我直流口水的酸菜魚,有香辣茄子煲,還有霞浦特產(chǎn)涼拌紫菜……真是色香味俱全!我為媽媽豎起了大拇指。
學生對感興趣的事,才會有表達的欲望,才會從“要我寫”變?yōu)椤拔乙獙憽?,才不會出現(xiàn)“緊咬筆頭,瞎編造”的現(xiàn)象,才不會出現(xiàn)“假、大、空”的寫話,才會寫出真情實感。教師只有有意識地為學生再現(xiàn)生活中的情境,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巧妙地挖掘生活素材,指導學生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才能給從低段向中段提升的習作教學打好基礎。
總之,寫話教學是兒童最初的習作訓練,應當體現(xiàn)兒童特征,激發(fā)他們對寫話的興趣,讓他們寫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只有這樣,習作教學這粒種子才會落地生根,才會開花結(jié)果。
(作者單位:福建省霞浦縣第五小學? ?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