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錫銓
20世紀30年代初,四位意氣風發(fā)的青年才俊同在清華大學學習,由于共同的文學愛好走到了一起,成為名噪一時的文學新星,時稱“清華四劍客”。以后,“四劍客”中的季羨林、吳組緗、林庚三位,都曾經(jīng)在北京大學任教。
改革開放之初,我求學于北大中文系,有幸聆聽三位先生的教誨。大三時,林庚先生為我們開了一門專題課“楚辭研究”。當時,先生已年近古稀,但康健矍鑠,步履勁健,嗓音清亮而深厚——后來聽說,先生年輕時是受過美聲唱法訓練的。
楚辭作為中國詩歌的重要源流,在之前的文學史基礎課上我已有一點了解:也就知道楚辭誕生、流播于楚國,最重要的作家是屈原,《離騷》是其代表作。而林先生的課則把我的“一點”擴展成了“一片”——至少是一小片。林先生的課是從一連串設問開始的:“屈原為什么幾乎等于全部楚辭?”“屈原的創(chuàng)作實踐為什么既前無古人,也幾乎后無來者?”“楚辭中為什么會有那么密集的‘兮’字?”……帶著這些問題,林先生與大家一起沉思片刻,便有條不紊地娓娓道來。
可惜,耳提面命的幸運只有一個學期。畢業(yè)后,我便為生計奔波而離京,但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對林先生精神上、心理上的敬畏、信賴是空間距離不能阻隔的。
后來只能從書本上再聆聽林先生的教誨了。先生“文革”后出版的第一部詩文選集《問路集》、第一部學術著作《唐詩綜論》,我?guī)缀醵荚诔霭鎲柺乐蟮牡谝粫r間讀到了,有時還忍不住在課堂內(nèi)外分享我的一些閱讀體會。彼時我任教的學校是一所成人高校,主要從事的是“專升本”學歷補償教育,學生都是有數(shù)年教齡的中學語文教師。有一次,我和幾位學生談起《唐詩綜論》,特別是收入高中語文教材的《說“木葉”》一文,除了對其精妙之論眾口一詞的嘆為觀止之外,其中一位沉吟良久,吐出三個字“不好講”——這是忠于職守的語文教師本位的感慨:文章已經(jīng)將潛藏于誦讀了千年的詩句中的深奧學理講得如此透徹又如此淺近,教師實在沒有多少發(fā)揮的余地了;但作為教師,要是照本宣科而不在課堂上講點什么,好像又說不過去,滿心想講卻又“無所講”“無可講”,難怪“不好講”的感慨油然而生。
于是,我想到《說“木葉”》中的一段高論:
從“木葉”發(fā)展到“落木”,其中關鍵顯然在“木”這一字,其與“樹葉”或“落葉”的不同,也正在此?!皹淙~”可以不用多說,在古詩中很少見人用它;就是“落葉”,雖然常見,也不過是一般的形象。原來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而詩歌語言之不能單憑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見。從概念上說,“木葉”就是“樹葉”,原沒有什么可以辯論之處;可是到了詩歌的形象思維之中,后者則無人過問,前者則不斷發(fā)展……
是啊,“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而我們和先生的差距,又哪里只是“一點”!在先生的著作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如詩歌語言般的學術“精妙”,感受到了何謂不刊之論。
讀得更多也更仔細的是《問路集》。這是先生自選的一部詩文合集,除了半個世紀沉淀下來的百余首精品詩作外,15篇新詩詩論更是字字珠璣。這些詩論集中談論新詩格律問題,立論之高遠,依憑之深厚,氣勢之恢宏,析理之嚴謹、綿密,無不令人嘆為觀止。更令人欽敬的是這些精辟論斷背后的冷靜而堅執(zhí)的學術韌性。在長達半個世紀的“問路”歷程之中,雖然他的一些理論主張也曾引發(fā)過熱烈討論,但詩歌形式美學建設是一個曠日持久的歷史過程。半個世紀的一己之力與數(shù)百年萬眾奔逐的創(chuàng)作推動相比,實在是滄海一粟,因此,他的“問路”多數(shù)時候是十分寂寞的,是嚴格意義上的空谷足音。而正是在這近乎孤軍奮戰(zhàn)的“問路”過程中,他的理論思考積累、積蓄得無比豐厚與深沉。
2007年11月初,先生遠行一周年之際,我有幸赴廈門參加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和廈門大學中文系主辦的“林庚先生新詩創(chuàng)作暨赴廈大任教70周年紀念座談會”。福建是先生的祖籍,也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在這里生活了十年,僅次于在北京生活的時間。1937年9月,詩人林庚大約是帶著蔚藍的夢想離京遠赴廈門的。如今在依山傍海、風景如畫的廈大校園中漫步,遙想70年前那個從這里出發(fā),去探求中國文學“少年精神”的少年教授的豐神——先生27歲到廈大,31歲晉升教授,這位風華正茂、學富才高的少年劍客,就是在戰(zhàn)亂中偏處東南一隅的廈大開啟了他“十年磨一劍”的學術人生的。
然而,先生與大海剛剛親近了不到一個月,就為抗戰(zhàn)的炮火所迫,隨校遷移至閩西山城長汀,直至1946年夏隨?;剡w廈門。先生坦然面對極為艱苦簡陋的辦學條件,先后開出“中國文學史”“歷代詩選”“新詩習作”等課程,撰寫了《湘君湘夫人》《新詩的形式》等學術論文,完成了從詩人到學者的“華麗轉(zhuǎn)身”。一位當年的廈大學生回憶說,彼時的先生“常穿著長衫,一副斯文的深情;但也?;钴S在籃球場上,打前鋒的,常常表演出沿底線過人突破,完全變了另一個人似的”。我堅信這位前輩的記憶是準確的——既為劍客,無論事業(yè)還是生活中,都會是“打前鋒”的,都具有“沿底線過人突破”的超常功夫。
這一時期先生還時常有新的詩作問世。20世紀40年代初中期,選詩極精極嚴,眼光又極挑剔的聞一多先生在編選《現(xiàn)代詩鈔》時,選入了他寫于這一時期的新格律詩《秋之色》——“秋天的熟人是門外的歲月/當凝靜的原上有靈星的火/清藍的風色里早上的凍葉/高高的窗子前人忘了日夜……”
秋涼如水,心靜也如水。徜徉在秋天般深不可測的中國文學的“凝靜的原上”奮筆疾書而漸漸“忘了日夜”,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報效自己多難的祖國,也在精益求精地潛心操練著文學和學術的“劍術”……廈門之行,使得我對“劍客”的精神內(nèi)涵似乎有了更深也更豐富的體悟。
從廈門回來之后,立即翻檢出先生的《中國文學簡史》。讀了幾頁,便放不下了,大有奉讀恨晚之感。確如一位師輩所說,先生的這部文學史“雖是一部學術著作,但其論述語言鮮活靈動,富于詩意,勃勃生氣撲面而來,猶如一部長詩,一部記錄文學創(chuàng)造精神和心靈歷程的長篇史詩”。那是一種流暢愉悅而又驚世駭俗的閱讀感受:出其不意的組織構造,行云流水的文字,使得枯燥的史料詩意盎然,然而文字背后那“敏銳的感悟和鮮活的見解”,卻有著極富穿透力的思想鋒芒。
《中國文學簡史》出版時先生已是耄耋之年,退休生活悠閑而寧靜,一如他的“最老的學生”吳小如先生在為他95歲壽辰撰寫的壽聯(lián):“手拋造物陶甑外;春在先生杖履中”。只是那手杖,似乎依然縈繞著睿智與犀利的劍氣。
先生的離去依然是寧靜而從容的。據(jù)我的一位老師介紹,那是一個近中秋的傍晚,先生問小保姆:“我可以吃一點月餅嗎?”之后吃了四分之一塊月餅便沉沉睡去。他的人生謝幕,也如劍客般優(yōu)雅而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