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剛
大明嘉靖三年的一個秋夜,北京城一片肅殺。
內(nèi)閣大學士的書齋內(nèi),燈火通明。一位五十來歲、兩鬢斑白的老人身著緋紅的官袍,正襟危坐。
書案上放著一份眾官員的集體上奏,后面密密麻麻地簽著一百多個從一品大學士到七品官員的名字和官職。老人雙眉緊鎖,他知道,簽署名字很容易,他“顧鼎臣”三個字也是剛勁有力的,可名字的背后將面臨一場狂風暴雨,河山將為之變色,多少人將為之殞命,他不得不再三斟酌反復權衡。
當今圣上朱厚熜乃是少年天子,由于正德皇帝突然駕崩,沒有留下子嗣,眾大臣無奈中只能推選藩王朱厚熜來繼承大統(tǒng),年號嘉靖。嘉靖皇帝雖年少,但聰穎好學,還有孩子中少有的主見和成熟,特別在確定自己生父興獻王的名號時,和群臣發(fā)生了沖突。
嘉靖要以皇帝的名號追封自己的父親,而群臣只同意給興獻王皇叔父的名號,但嘉靖極不愿意。在朝議的時候,少年天子和以內(nèi)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眾大臣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辯。為此楊廷和憤然辭職,眾大臣聯(lián)名上奏,挽留楊廷和,逼嘉靖在名號的事情上讓步,上奏言辭激烈,頗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豪氣。
上奏送到了內(nèi)閣大學士昆山狀元顧鼎臣府上,顧鼎臣仔細掂量著這份奏折的分量。
天子一怒,血染朝堂。
顧鼎臣思慮良久,最終還是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官職。
群臣齊刷刷地跪在紫禁城的左順門外,朝奏很快送達大內(nèi)。
諭旨傳下,眾位大臣奏請之事以后再議,各回府邸。
左順門的紅墻外,黑壓壓一大片,大臣們跪在那里紋絲不動,沒有一個人起身,有人在哭先帝,嗚嗚咽咽,涕淚橫流。
諭旨下了三次,還是沒有一個人起身,大家都在凄厲地叫喊:留下楊大人,祖宗家法不能變。
龍顏震怒。
傳旨的太監(jiān)身后突然出現(xiàn)了一批錦衣衛(wèi),個個虎背熊腰,手拿廷杖,氣勢洶洶。
此時,跪在大臣前面的顧鼎臣知道事情不妙,眾位大臣要受皮肉之苦了。他趕緊起身,對著傳旨的太監(jiān)大聲高呼:“且慢!臣顧鼎臣,有要事需要當面奏請皇上?!?/p>
少年天子看著跪拜在地上的三朝老臣,胡須花白的顧鼎臣。
“卿家,有何事要奏?”
顧鼎臣不慌不忙地說:“臣的身世,陛下知道否?”
嘉靖瞪大眼睛,愣住了。他滿臉通紅,語氣憤憤。
“現(xiàn)在什么時候,滿朝文武都在左順門外跟我干仗,你還有閑工夫聊你的身世?!?/p>
他差一點兒就喊,來人啊,把這個蠢人給我打出去。但嘉靖還是忍住了,來了一句,“好吧,你奏吧?!?/p>
顧鼎臣緩緩地,一字一句地啟奏。
原來,顧鼎臣出生在南直隸蘇州府昆山縣城(今江蘇省昆山市)的一個小商人家里,父親顧恂五十七歲那年有了他,生母是個婢女,嫡母兇悍,顧鼎臣自小就被寄養(yǎng)在別人家里,一直到成年才被兩個哥哥接回家。
弘治十八年,顧鼎臣狀元及第,顧府上下張燈結彩,大宴賓客,一片喜氣洋洋。可他的生母還在廚下燒火做飯,顧鼎臣就在嫡母面前長跪不起,生母不上堂,他就不起。嫡母無奈,在親戚的勸說下,讓生母走上堂。此時的生母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猶如叫花子。顧鼎臣伏地痛哭,親戚無不落淚。
說到這里,顧鼎臣老淚沾在花白的胡須上。
少年天子此時眼眶也是紅紅的,他沒有想到跪拜在下面的老臣竟然有如此凄慘的身世。
“你恨你的嫡母嗎?”嘉靖問。
“臣不恨?!鳖櫠Τ计届o地回答。
“嫡母為何如此對待你母?”
“祖宗的規(guī)矩??!”顧鼎臣哽咽道。
忽然,嘉靖掩面而泣:“朕不是和你一樣嗎?生父不能認作父親,生母不能認作母親?。 ?/p>
“世上還有天理嗎?”嘉靖仰天長嘆。
顧鼎臣匍匐上前幾步繼續(xù)道:“臣何嘗不為自己的生母感到冤屈,但生母自始至終以婢女的身份侍奉嫡母,從沒有一句怨言,還時常叮囑臣,一定要孝敬嫡母,待兩個兄長也要如父親一般,臣牢記母命,不敢有半點兒不敬之處?!?/p>
“今天,門外那些臣下們也是忠心可鑒??!”
“請陛下收回圣命,撤走錦衣衛(wèi)?!?/p>
顧鼎臣突然抬起頭,直視著面前這位少年天子。
嘉靖低下頭說了一句:“朕明白了?!比缓笙蛐√O(jiān)擺了擺手,“把他們叫回來吧?!?/p>
此時的左順門外,錦衣衛(wèi)的廷杖已經(jīng)讓幾個帶頭的官員皮開肉綻,鮮血染紅了袍袖,地下一大片一大片紫黑的血污。
但絕大多數(shù)官員的性命都因為顧鼎臣的挽救而保住了。
嘉靖皇帝從此對顧鼎臣也信任有加,甚至在出巡的時候,讓顧鼎臣留守京城,輔佐太子,所以至今昆山民間廣為流傳著顧鼎臣代理皇帝一百天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