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山族傳統(tǒng)民俗舞蹈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研究

2021-11-12 19:55:34
戲劇之家 2021年1期
關鍵詞:華安縣民俗舞蹈

向 琨

(中南民族大學 音樂舞蹈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一、歷史沿襲下的高山族民俗舞蹈

高山族在源遠流長的歷史中,形成了特有的神話故事體系。據相應文獻記載,無論是祭祀活動、喜宴還是生日宴上,高山族人都會載歌載舞,共同慶祝。高山族有很多特色舞蹈一直流傳至今,如“拉手舞”“杵舞”“祭舞”等,隨著時代的變遷,高山族傳統(tǒng)民俗舞蹈在傳承的同時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使得高山族民俗舞蹈得以繼續(xù)發(fā)展。

二、高山族傳統(tǒng)民俗舞蹈——拉手舞

(一)高山族拉手舞概況

“拉手舞”是高山族最古老、流傳最廣的民間舞蹈之一,具有集體參與、動作一致且規(guī)律、隊形流暢、團隊合作、有趣的特點,男女老少均可參加。《北史·流球傳》中就記載了:“歌呼踏蹄,一人唱,眾人相合,音頗哀怨,扶女子上膊,搖手而舞?!北硌菡咭话銥槿?、五人,若是參加盛大節(jié)日或大型活動,可達數(shù)百人。

(二)高山族拉手舞發(fā)展現(xiàn)狀與譜系傳承

作為臺灣唯一一個少數(shù)民族,高山族有阿美、雅美、賽廈、卑南、魯凱、泰雅等10 多個族群。臺灣地區(qū)的“拉手舞”是高山族人民保存最久遠、最常見的民間舞蹈,俗稱“馬利庫拉”。

福建省華安縣作為高山族聚居地,是“拉手舞”保留相對集中的地區(qū)。2008 年6 月,福建省華安縣的“高山族拉手舞”,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嚴志強、高建生、高榮華被列為“高山族拉手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三)拉手舞的動作特點及表現(xiàn)程式

拉手舞是一種節(jié)奏感強的舞蹈,其主要的動作包括跺腳踏步、旋轉跳躍、搖擺身子、擺手和甩手等。跳拉手舞時,所有人會圍成一圈或者數(shù)圈,拉手而舞。拉手舞分為“小拉手”和“大拉手”?!靶±帧笔侵肝枵叩碾p手自然地、隨意地互相拉起,或用彼此的小拇指互相勾連?!按罄帧笔敲棵枵咴谧约合噜弮蓚鹊娜松砬盎蛏砗螅c間隔的另一人拉手,雙臂鎖緊。在拉手舞中,舞者上肢動作相對較小,主要是擺手、甩手、手臂上下或左右擺動,以及甩腕、叉腰等動作。舞步主要有上步、撒步、抬腿、踏腳等。

拉手舞隊形多種多樣,男、女可以相間交叉成隊,也可以分別成隊。隊形主要以圓形為主,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移動。拉手舞表演通常是由族群中一位善于歌唱的人首先開唱,然后眾人跟著合唱,大家輕松融入集體舞蹈,動作自由灑脫、熱情活潑。

(四)拉手舞本體價值的活態(tài)傳承與保護問題

毋庸置疑,拉手舞本身價值較高,但是從目前活態(tài)傳承與保護方面來說尚存在一些問題。具有價值的民俗舞蹈需要通過活態(tài)傳承不斷擴大影響力,但讓人惋惜的是,現(xiàn)在傳承人老年化趨勢加劇,使得傳承人的傳承能力較低。在舞蹈本體性方面,外來文化對拉手舞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并且當?shù)鼐用竦谋Wo意識并不高,使得拉手舞的風格特點被削弱,舞蹈本體性遭到破壞。

隨著我國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高山族受社會變革、文化變遷以及外來文化的沖擊,其生活習俗、民族信仰、社會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高山族民俗舞蹈已經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特征,逐漸呈現(xiàn)出商業(yè)化、世俗化特征。

三、高山族傳統(tǒng)民俗舞蹈——杵舞

(一)高山族“杵舞”概況

“杵舞”,是古時候人們用杵臼舂米時留下來的一種勞動娛樂方式,也稱為“杵音”“杵樂”或者“桿歌”。杵舞的樂器獨特,由不同長度、重達幾斤的大木杵在石板上敲擊,不同木杵代表不同音階,多根合敲就可以演奏出一首動聽的曲子。清代莊士杰的《仕番六社志》中就有記載:“舂米之際,頗同彈琴之聲,其音韻有清濁高下之分。令人聞之三月不知肉味?!?/p>

(二)多視角下高山族“杵舞”起源說

根據相應的文獻資料可知,“杵舞”的起源學說之一是月亮傳說。傳說在遠古時代,阿里山是可以直通月亮的。阿美族的少女會在中秋節(jié)那一天背上家中的稻谷,通過彩虹橋踏上月亮。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樹,摘下桂花摻到稻谷里,和稻谷一起研磨,將磨出的米粒蒸熟后食用,就可以消除災難、化解劫數(shù)。有一年,一位阿美族少女為了給母親治病而踏上彩虹橋,當她想要沿著彩虹橋回家時,彩虹橋忽然斷裂了,這位善良的少女就再也沒能回到她的母親身邊。在這之后,每年八月十五,她就倚靠著桂花樹,一杵一杵,為族人祈福。而族中的其他少女也會這在這一天晚上共同進行杵米磨谷的活動,為族人祈福,并一起唱豐收歌,希望來年能夠有好的收成。這種方式經過長期的演變,逐漸發(fā)展為現(xiàn)在的“杵舞”。

另外一種學說則是竹子說。在很久以前,有個部落領袖跟其他部落交戰(zhàn),戰(zhàn)敗后被困在竹林中,他決定與圍攻者玉石俱焚,所以點燃了竹子,做好了決一死戰(zhàn)的準備,卻不承想竹子的爆裂聲以及燃燒時產生的煙霧讓圍攻他的人們認為他在使用巫術,被嚇得東逃西竄,給了部落首領逃生的機會。部落里的其他人紛紛歡呼,繼而舂米做糍粑,來慶賀領袖的凱旋。領袖認為這次勝利得益于祖先的保佑,因此定下族規(guī),永記竹林的搭救大恩。自此以后,族中的任意人家逢喜事便要種上新竹,舂米做糍粑,族中各族員持杵歌唱,翩翩起舞。

(三)高山族“杵舞”動態(tài)特點與成因探析

從整體來看,藝術的生成與生活、民俗、制度息息相關。高山族“杵舞”的動態(tài)特點與當?shù)厝说膭趧由罹o密相連,舞蹈具有虔誠的祭祀情懷。每年七八月,阿美族會在秋收后的月圓日,一起慶祝豐收,載歌載舞。由于高山族人民以種植茶葉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因此他們將茶文化、民族文化融入到“杵舞”中,采茶葉、篩茶葉等動作被提煉加工后構成了“杵舞”的一部分。

(四)高山族“杵舞”的道具與服飾樣式分析

“杵舞”中的道具以“簸箕”和“木杵”為主。高山族人民在簸箕的背面描繪了他們族群的圖騰,用綠色、藍色、紅色描繪出他們崇拜的“太陽神”,祈求神明能夠給當?shù)厝藥砗檬粘伞!澳捐啤庇袃擅组L,為實木制作,兩頭相對較粗,中間較細。每當有盛大節(jié)日時,高山族人民會將各式各樣彩色的布纏繞在木桿的頭和尾兩端,更能襯托出節(jié)日的氣氛。舞蹈中“木杵”的拿法一般為正握或側握。

高山族人民的衣服絢麗多彩,制作服裝的材料多種多樣。在華安縣生活的高山族人主要是阿美族,他們喜歡在服飾上使用大紅色或者鮮艷的顏色,頭上基本會以公雞的羽毛作為裝飾,在族里的地位越高,羽毛的根數(shù)會越多,頭飾中的羽毛體現(xiàn)著他們的勇猛。從華安縣高山族“杵舞”的整體節(jié)奏、服裝道具和舞蹈形態(tài)等可以看出,“杵舞”雖然動作簡單,但是節(jié)奏感強,極富感染力。

四、高山族舞蹈的文化價值

(一)舞蹈文化價值

高山族舞蹈的文化價值,一方面是對高山族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反映了高山族的生活勞動、當?shù)孛耧L民俗以及宗教信仰。華安縣的高山族很多都是從臺灣移民過來的,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臺灣高山族聚居地的舞蹈民俗文化和當?shù)匚幕跒橐惑w,逐漸演變成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各式各樣極具特色的舞蹈。

華安高山族的舞蹈,延續(xù)了高山族最悠久、最純真的民風民俗,見證了高山族人民的文化變遷,同時也見證了高山族的歷史發(fā)展。華安縣高山族的“杵舞”作為一種文化表現(xiàn)形式,與高山族的精神信仰密切相關,充分顯現(xiàn)出其文化價值。

(二)臺灣高山族和華安縣高山族的共通性

舞蹈理論家于平曾說:“對中國民俗舞蹈的文化生態(tài)分析有助于我們認識其文化本性,作為促成人體運動不同動力定型的文化因素,人的生存環(huán)境的差異是不可忽視的,這種生存環(huán)境不是指整個文化氛圍而主要是指地理條件?!迸_灣高山族和華安縣高山族的居住環(huán)境主要為山地和丘陵,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農耕。類似的地理環(huán)境同樣影響著他們舞蹈的風格。高山族的舞蹈是農耕文化的產物,舞蹈反映了高山族聚居地的風俗、民族特色和人文地理特色。

(三)高山族民族精神價值的傳承與延續(xù)

回顧歷史,當?shù)氐母呱阶迦耸冀K為保護民族文化而做著不懈的努力。過去,戰(zhàn)士們同外族斗爭之前,會先唱戰(zhàn)歌、跳戰(zhàn)舞,激勵將士們的士氣。后來他們把這些動作融入到舞蹈中,使其柔美但又具有力量感。

高山族人在很久以前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們一直堅信萬物有靈。高山族的平浦人在每年九月十六日,即他們祖神誕辰之日,會邀請族中三位年資較高的長輩,先在地上灑水,然后和村里人一起唱歌,一起跳舞。高山族人民舉行祭祀的時候,男女老少都會盛裝出席,通宵唱歌跳舞,祈福希望和靈魂永不滅。

五、高山族傳統(tǒng)民俗舞蹈的創(chuàng)新研究

隨著時間的流逝,高山族的傳統(tǒng)民俗舞蹈,加入了現(xiàn)代化的元素。高山族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社會結構和宗教信仰發(fā)生了變化,高山族的民俗舞蹈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

近年來高山族民俗舞蹈的表演形式、表演風格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這是創(chuàng)新程度大于保留傳統(tǒng)的程度造成的。但無論高山族舞蹈的表演風格和形式如何創(chuàng)新,它的演變仍然建立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在對民俗舞蹈進行傳承的過程中加以創(chuàng)新,才可以創(chuàng)作出優(yōu)良的作品,給予人更多的精神力量以及藝術享受。

高山族民俗舞蹈的創(chuàng)新,不是簡單地借鑒其他新的舞蹈形式,而是要表現(xiàn)新時代的各種主題,把握地域特色,同時充分把握民俗舞蹈的本質特性。傳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會使民俗舞蹈有更深遠的發(fā)展。因此,高山族舞蹈的創(chuàng)作必須選取當?shù)孛袼?、民風中的精髓,同時深入挖掘當?shù)氐娜宋奶厣?,將民俗題材中的文化內涵、精神實質融入到舞蹈中,這樣,才能使作品的形式更加完美,更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需求。

六、高山族民俗舞蹈的創(chuàng)新與保護策略探析

(一)創(chuàng)建激發(fā)傳承與創(chuàng)新源動力機制

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社會群體的智慧結晶,不僅需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作為其守護者,也需要當?shù)卣姆龀?,這樣才能保持活態(tài)傳承和創(chuàng)新活力。

首先,對傳承人進行保護是民俗舞蹈活態(tài)傳承的基礎,法律保護應居首位。地方政府應該充分意識到保護高山族民俗舞蹈的重要性,呼吁當?shù)鼐用袢コ袚Wo民俗舞蹈的責任。其次,當?shù)卣畱摲e極組織成立保護高山族民俗舞蹈的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政策法規(guī)保護民俗舞蹈。再次,政府可建立扶持機制,提供資助基金。例如政府設立藝術基金,用于文化演出與創(chuàng)作,鼓勵更多人對民俗舞蹈進行創(chuàng)演。

(二)創(chuàng)新與推廣民俗文化校本課程

教育讓更多青年人感受到高山族民俗舞蹈的文化內涵,培育出更多民俗舞蹈的傳承者以及傳播者??梢酝ㄟ^創(chuàng)新型民俗文化素質教育進校園的方式,使當?shù)刂行W大力推廣和普及高山族民俗舞蹈。同時學??砷_設民俗舞蹈相關專業(yè)的課程。相關課程的開設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高山族的民俗舞蹈,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又能加深他們對高山族文化以及民族特色的了解。在我國不同省份的高校,也可以設置民俗舞蹈課程。同時借助福建毗鄰寶島臺灣的優(yōu)勢,加強同臺灣的合作教學,定期邀請臺灣或者福建高山族民俗舞蹈傳承人進行相關舞蹈的教授,以培育出更多新的傳承人。

由于目前高山族民俗舞蹈的傳承人青黃不接,年輕教師對高山族民俗舞蹈也不是很了解,傳授民俗舞蹈相關知識以及技能便成為一大難題。因此,應把對民俗舞蹈感興趣、對非物質文化傳承和研究感興趣的老師吸引進來,構建一個團隊,去臺灣和福建高山族聚居地學習。

(三)民俗旅游塑造文化形象

高山族民俗舞蹈的旅游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從當?shù)鼐用袢胧?,從思想上讓當?shù)鼐用褚庾R到保護民俗舞蹈的重要性,提高當?shù)鼐用駥Ω呱阶逦璧肝幕谋Wo意識;二是從游客入手,開發(fā)民俗旅游為主題的創(chuàng)新型旅游項目,為當?shù)芈糜螛I(yè)注入文化保護理念,加強文化傳播力度,例如在旅游的線路中穿插民俗風情活動、民俗博物館展覽等活動,向旅游者宣傳高山族民俗舞蹈的相關知識,讓更多的旅游者了解到民俗舞蹈的知識,增強旅游者對高山族民俗文化的認知和了解,擴展傳播范圍,提升民族形象。

七、結語

高山族的民俗舞蹈,在傳承已有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福建省華安縣的高山族是從臺灣遷移過來的,他們現(xiàn)在的舞蹈融入了華安縣當?shù)氐拿袼孜幕厣?,這樣的民俗舞蹈不僅獨特而且更具有代表性。研究高山族傳統(tǒng)的民俗舞蹈,除了有極高的學術價值以外,對臺灣和大陸兩岸的藝術文化交流亦有促進作用,還可以傳承和弘揚我國特色民族文化。

本文以高山族的舞蹈為研究對象,在閱讀眾多文獻之后,分析了高山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的起源、表現(xiàn)形式、藝術特征、道具特征、服裝特征以及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接著進行高山族傳統(tǒng)舞蹈的創(chuàng)新研究分析,最后闡述高山族民俗舞蹈的保護措施。同時整篇文章也概括性地闡述了高山族傳統(tǒng)民俗舞蹈在高山族人民心目中的重要性。在浩瀚的歷史長河,高山族人民一直在不懈努力,為高山族舞蹈的傳承和發(fā)展努力。

本文以“拉手舞”和“杵舞”為代表進行舉例分析,文章在很多細節(jié)問題方面存在不足。很感謝做過相關領域研究的眾多學者專家,他們的研究成果為我提供了很多研究思路和方法,使我能夠順利完成本篇文章。同時,對那些一直為保護傳統(tǒng)文化而付出努力的人,我也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謝。

猜你喜歡
華安縣民俗舞蹈
冬季民俗節(jié)
民俗中的“?!?/a>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08:34:08
學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檔
舞蹈課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民俗節(jié)
大眾文藝(2019年13期)2019-07-24 08:30:18
瑞 獸
寶藏(2018年7期)2018-07-25 08:09:00
飛龍在天
寶藏(2018年7期)2018-07-25 08:08:58
寶藏(2018年3期)2018-06-29 03:43:16
鼠來寶
寶藏(2018年3期)2018-06-29 03:43:16
奉化市| 闽清县| 石棉县| 台中市| 白玉县| 思南县| 修水县| 东光县| 建始县| 金阳县| 清河县| 平原县| 伊吾县| 潞城市| 济源市| 奎屯市| 马鞍山市| 元谋县| 贡山| 万全县| 漳浦县| 瑞昌市| 南召县| 安西县| 凉山| 嘉峪关市| 昭苏县| 泾阳县| 衡山县| 英德市| 张北县| 桂阳县| 海盐县| 昌黎县| 平昌县| 泌阳县| 肃北| 大田县| 桂东县| 康定县|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