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海兵
在工作中,筆者不時能聽到身邊年輕同事的抱怨,有的認為自己從事的都是雞毛蒜皮、家長里短的瑣碎小事,無法成就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偉大業(yè)績;有的認為機關工作沒有“技術含量”,工作缺乏挑戰(zhàn),所以經(jīng)常提不起興趣、打不起精神;有的認為自己生不逢時,所知所學大都用不上,一味抱怨“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自認為英雄無用武之地……
身為年輕干部,擁有一顆積極向上之心、一股拼搏進取之勁,的確值得肯定和鼓勵。但是,對于這種“貪大求快”的浮躁心態(tài)卻需要高度警惕。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大和小是相對的,是不斷變化的,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何謂“小事”?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求醫(yī)看病、柴米油鹽、冷暖安危,看起來是小事,實際上卻是大事;對一市一縣來說是小事,放在一家一戶身上就是天大的事。群眾評價干部是否真的執(zhí)政為民,往往首先就看這些身邊事、煩心事辦得如何。正是千千萬萬涉及群眾利益的小事,才構成了影響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安定團結的大事??梢哉f,“小事”折射形象,“小事”關系作風。
小事不行大事難成,小事不做大事難擔。重視小事、會干小事、干成小事,既是一種責任和要求,更是一種境界和智慧。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對于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而言,不能心浮氣躁、眼高手低,必須注重細節(jié)、腳踏實地,正確處理好“大”與“小”的辯證關系,牢固樹立“干事不拒小、件件要干成”的理念,少一些“差不多就行”的敷衍塞責,多一份“千方百計”的盡心盡責,多做雪中送炭、急人所困的工作,少做乃至不做錦上添花、花上壘花的虛功,真正把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來辦。唯有踏踏實實地做好小事,堅持不懈地做好小事,在做好小事中積累經(jīng)驗、在做好小事中錘煉作風、在做好小事中解決問題,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終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