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佳敏,周 瑄,楊煥煥,吳麗麗,張余俊
(1.武漢尚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2.湖北省阿克瑞德檢驗檢測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3.湖北中檢檢測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沙門菌廣泛分布在人與動物的腸道中,屬革蘭陰性直桿菌,其菌型較為復雜,已成為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對豬沙門菌病、雞白痢、流產(chǎn)、副傷寒等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受到臨床重點關注[1-2]。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3],由沙門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全部動物源疾病的首位,隨著沙門菌感染的患病率不斷升高,由此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不斷增多?;诖?,臨床選擇快速有效且準確的檢測方式,對沙門菌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4]。本文利用SE-μPADs法測定樣品中沙門菌情況,并對此展開試驗,以快速檢測動物性食品中沙門菌的污染。
樣品:收集庫爾勒市羊肉22份、牛肉30份、雞蛋20份作為觀察對象。
材料:營養(yǎng)肉湯、四硫磺酸鈉煌綠增菌液、亞硫酸鉍培養(yǎng)基、木糖賴氨酸脫氧膽鹽瓊脂、營養(yǎng)瓊脂、沙門菌顯色培養(yǎng)基、蛋白胨緩沖液、亞硒酸鹽胱氨酸增菌液、無水乙醇、SE-μPADs試紙和沙門菌菌株等。
儀器:恒溫培養(yǎng)箱、壓力蒸汽滅菌器、電子天平、電泳儀、多功能振蕩器和水平電泳槽。
樣本處理:分別稱取5 g羊肉、牛肉、雞蛋,切碎(或打散)后放入營養(yǎng)肉湯內,均勻搖晃3 min,添加蛋白胨緩沖液,密封后置于37 ℃培養(yǎng)箱,時間15 h。
沙門菌檢測:在處理后的樣本內添加亞硒酸鹽胱氨酸及四硫磺酸鈉煌綠增菌液,放入培養(yǎng)箱中,18 h后接種于瓊脂培養(yǎng)基上。利用水煮法提取沙門菌培養(yǎng)基上的疑似菌株的菌落DNA,并實施PCR檢測,其中invA-F引物序列為GTGAAATTATCGCCACGTTCGGGCAA,invA-R引物序列為TCATCGCACCGTCAAAGGAACC,16S-F為AGAGTTTGATCCTGGCTCAG,16S-R為GGTTACCTTGTTACGACTT。invA基因PCR參數(shù)94 ℃、5 min,95 ℃、30 s,55 ℃、30 s,70 ℃、30 s,70 ℃、10 min,重復30次。陽性對照模板設置成沙門菌標準菌株的DNA。
選擇樣本(1 mL)放入離心管內,37 ℃條件下以180~200 r·min-1速度培養(yǎng),5 h后將其置于SE-μPADs點樣區(qū),再將其置于37 ℃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90 min。各組選擇不添加菌液的蛋白胨緩沖液。在沙門菌底物區(qū)域加入固藍B鹽,顯色后檢查SE-μPADs顯色結果,試紙雙側顯色結果與陽性均為紫色即為陽性;而顯色區(qū)域與對照組均為粉色即為陰性。隨后對SE-μPADs區(qū)域進行掃描,利用專用軟件測定試紙的灰度。顯色區(qū)域的灰度超出對照組即為檢出沙門菌;若灰度值低于對照組則未檢出。
統(tǒng)計羊肉、牛肉以及雞蛋的SE-μPADs檢測結果,并對比SE-μPADs與國家標準方式的靈敏度與特異度,設定真陽性為a,假陰性為b,真陰性為c,假陽性為d,靈敏度=a/(a+b)×100%,特異度=c/(c+d)×100%[5]。
選取SPSS19.0系統(tǒng)計算數(shù)據(jù),其中x—±s表達計量數(shù)據(jù),選擇t檢查,而百分比表達計數(shù)數(shù)據(jù),選擇χ2檢查,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差異后選用P<0.05表達。
經(jīng)SE-μPADs檢測,發(fā)現(xiàn)羊肉陽性率為13.64%,牛肉陽性率為13.33%,雞蛋陽性率為10.00%,見表1。
表1 SE-μPADs的檢測結果表
SE-μPADs的靈敏度為80.00%(4/5),特異度為100.00%(67/67);國家標準方式的靈敏度為100.00%(4/4),特異度為98.53%(67/68),兩者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SE-μPADs的靈敏度與特異度表
臨床針對沙門菌感染多選擇常規(guī)培養(yǎng)方式,其雖然取得過一定的應用價值,但檢驗時間通常為5 d左右,檢驗時間較長,從而限制其在臨床的應用,此外,復雜的生化反應可提升常規(guī)培養(yǎng)的復雜程度,同時加重檢驗部門的工作負擔與壓力,甚至延長產(chǎn)品轉運及儲存時間,顯著增加檢驗費用[6]。
近年來,隨著檢驗技術的完善發(fā)展,SE-μPADs檢測方式被提出,其在動物性食品的檢測中效果顯著[7]。本次研究結果表明,SE-μPADs檢測的羊肉陽性率為13.64%,牛肉陽性率為13.33%,雞蛋陽性率為10.00%;SE-μPADs靈敏度為80.00%,特異度為100.00%;與國家標準方式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證實SE-μPADs的靈敏度與特異度較高,可成為動物源食物中檢出沙門菌的重要方式。
經(jīng)分析發(fā)現(xiàn),沙門菌廣泛存在于環(huán)境中,尤其是庫爾勒市養(yǎng)殖場以及菜市場周邊土壤、水質中較多見,極易使畜禽受到感染,而畜禽作為菜市場肉制品的主要來源,若未能夠積極控制其污染源,易導致污染傳播擴散,因此,相關部門應進一步提高重視程度,加大對肉制品的監(jiān)管力度,以此避免或降低食物中毒的發(fā)生概率[8]。此外,SE-μPADs法通過試紙進行檢查,可有效縮短檢驗時長,試紙成本較低,存在費用低廉的優(yōu)勢。且檢測期間無需利用熒光儀器,通過肉眼觀察試紙顏色,按照比色方式即可檢出食品中沙門菌[9]。由此看出,SE-μPADs法通過富集培養(yǎng)基,并抑制微生物生長的方式,顯著提升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并縮短檢測時間,避免假陽性出現(xiàn),值得推廣。
綜上,SE-μPADs法測定動物源食品中沙門菌的效果顯著,其靈敏度與特異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