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代寧夏籍名將張谷貞(張國梁)及繼配姚氏墓志銘考釋

2021-11-17 00:47羅宜拙
寧夏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墓志康熙

王 琨,丁 劼,羅宜拙

(1.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夏 銀川 750001;2.寧夏圖書館,寧夏 銀川 750001;3.云南大學 歷史與檔案學院,云南 昆明 650091)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有兩合清代墓志,20 世紀 70 年代出土于銀川平吉堡,志主人身份很高。其中一合為“清誥授光祿大夫云南提軍右都督加二級謚明卿張公墓志銘”,志蓋保存相對完整,志石斷裂兩截,上半截下落不明,僅存下半截。關于志主姓名、世系、生平等重要信息都缺失不全。另一合保存較好,為“清誥封一品夫人張母姚太君墓志銘”。卒讀志文可知,姚氏為張氏繼配,去世后二人合葬。這兩合墓志是研究寧夏歷史人物的重要資料,但均未刊載公布,本文予以整理并作考釋。

一、墓志形制及錄文

(一)清誥授光祿大夫云南提軍右都督加二級謚明卿張公墓志銘

青石質,一合。志蓋,長114厘米,寬87厘米,厚17厘米,左上角缺,豎行篆刻“清誥封光祿大夫云南提軍右都督加二級謚明卿張公墓志銘”26字,凡5行,各7、6、6、4、3字,無邊欄紋飾。志石,殘長53至78厘米,寬88厘米,厚13厘米,陰刻單線邊欄,無紋飾。志文豎行行楷陰刻,殘存27行,殘存行最多40字。

【志蓋】

皇清誥授光祿大/夫云南提軍右/都督加二級謚/明卿張公/墓志銘/

【志文】

╱省川貴兵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二級紀錄三次眷弟楊名時頓首拜撰文/

╱侄子李景綱頓首拜篆額/

╱子起鵬等卜兆于堡之東北賀蘭山麓版金墩,將于是年之六月甲申谷旦安厝焉,而預請/

╱辭,謹按:/

╱而顯貴,以公貴,俱/

╱膽略超群,蚤失恃怙,不治家人產(chǎn),彎弓躍馬而樂與士君子游。不拘□小節(jié),好為人急難,動輒慕古/

╱虜物,□被數(shù)矢矣,猶奮臂呼不顧,卒獲其物歸其主,亦不自見德。即其一班,已可識其生平大節(jié)矣。康/

╱公義勇,召置之麾下,從征滇蜀,每陷陣,公必先登,呼聲震遠近。軍中亦號“小張飛”,以功給游擊。劄后又/

╱三載即為/

╱以李撫軍保,遷真定副總,于即開府湖襄矣。方是時,紅苗負固箐密山深環(huán),寇而攻□□三省兵湖襄為/

╱小寇,無以對君父,疏請效力從師,師抵鎮(zhèn)筸。鎮(zhèn)筸逼近苗巢,苗懼而號□。當軸慮苗情反覆不可測,留/

╱以公悉苗情,加公紀錄,即移公鎮(zhèn)鎮(zhèn)筸。公拒鎮(zhèn)相機度勢,調制苗方略,上之大約,以苗情叵測施撫/

╱法之宜以當時議未果而寢。公嘆曰:食君之祿而不忠君之事,焉用臣為遂疏請入/

╱苗叛服不常,公勒兵出其不意,搜捕兇頑,悉置之法,苗始畏服。后又行雕剿法,或剿或撫或擒/

╱母,及提軍云南之命下,而苗攀轅號泣,塑像構祠尸詋弗替焉。治滇十余歲,殊勲惠政載道口/

╱用師西域/

╱請策應滇省出口兵,故滇兵往返,無草寇竊發(fā)阻撓糧運者,公策應之力也。事聞,/

╱殊恩異數(shù)從古罕見,非公義勇膽略,有以信于君而服于物,何以得此?嗚呼!公亦人杰也。/

╱與伏沒武侯后先輝映者。余又聞之,公鎮(zhèn)鎮(zhèn)筸時,故大司農(nóng)趙公撫湖南,與前俞提軍構/

╱捷者,公周旋嫌疑之際,內(nèi)不忘君,外不忘友,不矜已長,不形人短,此自古人情所難而/

╱司農(nóng)歸而謂人曰:吾撫湖南七載,佩服而稱知己者,張鎮(zhèn)筸一人而已。嗚呼!余方在/

╱定乃睹所謂桓侯者,公方周旋禮數(shù)。其相貌魁梧奇特,目巨聲宏,迥非近世人,然猶/

╱喜得與公共事,乃得悉桓侯心也。而果其忠耿亮節(jié),與物推誠,如皎日秋霜,乃/

╱二日戌時享七十壽元配/

╱姚夫人出,次起鶴、起鹔,俱側室李孺人出。女四:亦俱李孺人出。孫男四:承/

╱曰旗,副都統(tǒng)前云南永北鎮(zhèn)總兵吳公諱坤女;起鶴、起鹔,俱幼未聘。長女/

╱臨戎服物,豚魚示信,頑苗化服,長城永鎮(zhèn),滇海遽歿,卜建幽宮,千載/……。

(注:“╱”表示每行所缺文字不詳,“/”表示志石中換行,下同。)

(二)清誥封一品夫人張母姚太君墓志銘

青石質,一合。志蓋,長94厘米,寬81厘米,厚17厘米,豎行篆刻“姚太君墓志銘”6字,凡3行,行3字,無邊欄紋飾。志石,長93 厘米,寬82厘米,厚19厘米,單線陰刻邊欄,欄內(nèi)陰刻云龍紋,志文豎行行楷陰刻,凡23行,滿行21字,共425字。

【志蓋】

姚太/君墓/志銘/

【志文】

清誥封一品夫人張母姚太君墓志銘/

大清雍正九年歲次辛亥二月初九日刻藏壙中。/

國子監(jiān)率性堂肄業(yè)期滿咨部候選儒學教諭癸卯拔貢。/

昌平晚生王之維頓首拜撰并書。 (鈐印“王之維”、“克張”)

清誥授光祿大夫云南提軍右都督加二級謚明卿張公墓志銘拓片

清誥封一品夫人張母姚太君墓志銘拓片

二、志主及其生平考釋

因張氏墓志缺失大半,首先要考釋的是志主名字和身份。姚氏墓志中言張氏謚“勤果”,但同謚“勤果”者絕不止一人。謚號是古代對有名望的人去世后追加的封號,清代主要依據(jù)品級和品行,一般是一品官才有資格得謚。(1)按:謚號的取字,常見的有“忠、孝、純、誠、文、端、恭、獻、成、憲、宣、昭、明、哲、度、武、烈、勇、壯、剛、果、威、恒、毅、正、肅、簡、靖、節(jié)、平、貞、思、慎、定、直、毅、勤、襄、景、敏、達、通、恪、愨、懿”等,是依據(jù)各官員的生前操守選取合適的文字,以概括其一生的功績和品行?!肮獾摯蠓蛑u勤果張公”者,《清史稿》列傳有名張曜者,為清末名將,字朗齋,祖籍浙江上虞。官至河南布政使、山東巡撫、河道總督,加封太子少保,贈太子太保。[1]但卒讀其生平,發(fā)現(xiàn)此“勤果張公”非本墓志的“勤果張公”。張曜卒于光緒十八年(1892),“治葬于杭州鳳凰山麓”,“配一品夫人蒯氏”[2],與本墓志所載均不同?!肚幭母尽肪硎叭宋铩陛d:

張國梁,本名谷貞,避世祖廟諱改焉。為人好勇略,喜任事。初從將軍趙良棟入川平滇,以功授游擊銜,甚為良棟所倚重。歷任湖廣、襄陽、鎮(zhèn)筸總兵。三征紅苗,草薙禽狝,不遺后患。后升云南提督,十余年,兵畏民懷。洱海水溢,捐金都兵修浚,民慶安瀾。征西藏,帥師策應,甚著方略。祀云南名宦祠。卒,謚勤果。[3]

這段記載中的人物張國梁,與墓志文所載人物生平事跡、謚號甚合,應該可以確定,墓志銘的主人就是張谷貞(張國梁)。關于避諱改名是在雍正皇帝即位后。雍正名愛新覺羅·胤禛,“禛”音“貞”,故避之。需要討論的問題并不能止于此。從志蓋刻文“皇清誥授光祿大夫云南提軍右都督加二級謚明卿張公墓志銘”來看,謚號似作“明卿”,而非“勤果”。仔細觀察志蓋各行文字,布局應是有規(guī)律的,除首行“皇”字高出一格,其他各行首字應該是平齊的。但第四行“明卿”上方空兩字,而所空二字正處于“謚”字之后。很可能是志蓋刻寫時謚號尚未賜得,特意留有空白以待將來補刻,而事實上至下葬時也未再補刻;“明卿”應是其字或號,這也符合墓志首題的一般規(guī)律。從殘存志文來看,指稱墓主人時或言“公”,或稱官名言“鎮(zhèn)筸公”、“張鎮(zhèn)筸”,姚氏墓志文中以謚號稱“勤果公”并未出現(xiàn)。賜謚是一項極高的恩遇,并非常人所能有,如此殊榮不可能只字不提。殘存張氏墓志中,其生卒年信息亦缺,據(jù)《清實錄》可知卒于雍正元年(1723)[4]。志文云“享七十壽”,可推知其生于順治十年(1653)。姚氏卒年比張氏晚八年,此時張氏已有謚號,所以姚氏墓志中皆以“勤果”稱之。下面結合墓志和史料,對志主生平事跡梳理如下:

志云“公義勇,召置之麾下,從征滇蜀,每陷陣,公必先登,呼聲震遠近?!鼻蹇滴跄觊g,寧夏涌現(xiàn)出一批著名將領,很多是在趙良棟麾下跟隨征戰(zhàn)屢獲軍功成長起來的。三藩之亂時,趙良棟為寧夏提督,平定寧夏兵變后,又領兵進取四川,奪取成都,進軍昆明,一路勢如破竹。張谷貞隨趙良棟出征,沖鋒陷陣,有“小張飛”之稱,為趙良棟所倚重,因功加游擊銜?!?康熙)三十五年(1696),大兵征噶爾丹,詔良棟率寧夏火器兵二百巡塞外,谷貞自備鞍馬,隨良棟效力。授直隸薊州城守營都司。三十八年(1699),遷紫荊關參將。四十一年(1702),遷真定副將。”[5]

康熙四十二年(1703)四月十日,由直隸真定副將升為湖廣襄陽總兵官[6]。時紅苗剽掠,吏部尚書席爾達等率廣西、貴州、湖南各省兵會剿,張谷貞奏請效力??滴跛氖?1707)十月二十一日,調任鎮(zhèn)筸總兵官[7]。康熙四十九年(1710)正月二十六日,因湖廣提督俞益謨與偏沅巡撫趙申喬互相參劾,康熙帝認為有乖大體,諱貽誤地方,俱離任候審,由張谷貞署理湖廣提督印務[8]。是年五月,入覲康熙帝,賜孔雀翎、鞍馬及饌鮮等[9]。

康熙四十九年(1710),鎮(zhèn)筸邊外紅苗為亂,時任湖廣總督鄂海令總兵張谷貞等“召苗目宣諭,毛都塘等五十二寨、盤塘等八十三寨,先后薙發(fā)歸化,上嘉之?!盵10]康熙五十年(1711)十一月,任云南提督[11]?!?康熙)五十一年(1712),以不嚴拿卦匪陳四等,議革職。特旨寬免,降一級留任。十二月,賜《平定朔漠方略》一部。五十四年(1715),賜《周易折中》一部。五十七年(1718),軍政自陳乞休。得旨:張谷貞人才壯健,效力年久,簡用提督,整飭營伍,聲名素優(yōu),著照舊供職?!盵12]

墓志云“用師西域”,是指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兵大舉征西藏。是年三月,張谷貞上疏言“云南之麗江、中甸一帶地方為西藏通衢,最系緊要”[13],經(jīng)請命駐扎防守麗江、中甸[14]。志云“請策應滇省出口兵,故滇兵往返,無草寇竊發(fā)阻撓糧運者”,即其駐扎策應之功。據(jù)《乾隆寧夏府志》,其間治理洱海甚有功,“洱海水溢,捐金都兵修浚,民慶安瀾?!薄侗畟骷贰皸钅S先生名時傳”中也有相關記載,“大理府洱海,滇中巨川,其尾為沙石壅積,民數(shù)被水患。奏請疏洩,并立期五年一修,費皆官出,后人奉為式焉?!盵15]楊名時為云南巡撫,張谷貞為提督,此一事二人共有功。

清世宗雍正皇帝踐祚后,張谷貞(張國梁)雖已年邁,但仍不失信任和倚重,對張的身體狀況十分關注。雍正元年(1723)二月在朱批高其倬奏折中說,“提督張谷貞以老辭職,朕已優(yōu)諭留任,不知伊之精力若何,猶健旺否?因系一好提臣,甚為惜之。若露有衰邁,光景至難以支持時,汝等密奏以聞,毋致遺誤重任?!盵16]雍正元年(1723)五月二十日,高其倬奏言,“臣等看得提臣張谷貞在滇十年,居官甚優(yōu),且久經(jīng)戰(zhàn)陣,兼有膽略。圣恩留之在滇,于營伍實有裨補,即一應軍務臣等與之共商,亦受其益。至其患病,因稟賦素壯,飲食每多脾氣,今春正二月間,飲食少減,身上無力。自三月中旬以后,飲食漸加,精神漸復。目下可以支持,嗣后身體如何,臣等不時繕折具奏?!盵17]此時的張谷貞已是彌留之際,但還竭力上疏擘畫邊地用人之事,分析新例之弊,請求依照舊例[18]。這也成為他的遺疏。是年“八月,卒。奉旨:‘張國梁久鎮(zhèn)巖疆,勞績茂著,和輯兵民,聲名甚優(yōu)。忽聞溘逝,朕心深為憫惻。應得恤典,著察例具奏?!盵19]據(jù)《清實錄·雍正朝實錄》,同年九月二十九日,“予故云南提督張國梁祭葬,謚勤果,贈右都督”[20]。雍正皇帝不僅賜祭葬還御制碑文,收錄在寧夏地方志中:

御制云南提督張國梁碑文

朕惟任重封疆資壯猷于將帥,寵宣綸綍沛渥典于臣工,惟保障之久勤,宜恩施之誕被所以風有位,示來茲也。爾張國梁,矢志恪恭賦資果毅,初奮身于營伍,早奏績于行間、上谷、恒山,屢分麾于近甸、三湘、七澤,兩作鎮(zhèn)于南邦,屬滇海之要區(qū),膺董戎之重寄,成勞懋著,眷顧攸隆,奄逝遽聞,軫懷良切。龍章日麗,定美謚于生平;馬鬣云峰,峙豐碑于奕世。于戲!抒誠宣力威名,尚播嚴疆;念舊飾終錫命,增光泉壤。昭垂無斁,永貫宏休。[21]

碑文中對這位封疆大吏給予了很高的褒贊,可謂恩義兼隆,榮哀備至。墓志云“將于是年之六月甲申榖旦安厝焉”。張谷貞安葬時間應該是雍正二年(1724)六月。葬于平羌堡(今銀川市西南四十里平吉堡)東北“賀蘭山麓版金墩”,姚氏墓志作“板橋墩”。姚氏為張谷貞(張國梁)繼配,寧夏鎮(zhèn)北堡人。生于順治十四年(1657)六月十二日,卒于雍正八年(1730)十一月二十日,葬于雍正九年(1731)二月九日,得壽七十四。因其夫而貴,誥封一品夫人。墓志主要總結了其內(nèi)助淑德、撫養(yǎng)子嗣、為母慈惠等德性。

三、撫剿紅苗

“紅苗”是對盤踞廣西、貴州、湖南三省之隅所居一族的稱謂,因衣帶尚紅而得名。所居地險,寨落甚多,性黠刁悍,肆意暴虐騙害,邊民深受其累,為清廷之大患,多次搜剿,叛服無常。俞益謨《辦苗紀略》記錄了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冬月?lián)峤思t苗的歷史。據(jù)卷八“出師文武官員銜名”,張谷貞頭銜是“鎮(zhèn)守襄陽等處地方總兵官”[22]。此次對紅苗的行動短短兩月內(nèi)就完成了,采用的是撫剿結合的方法。臨行前康熙帝下令,所到之處先曉諭歸誠,“若冥頑不悛,即刻期三路進剿撲滅”[23]。張谷貞(張國梁)墓志中云“或剿或撫或擒”,與此相合。俞益謨在《撫剿紅苗記》中評價了主要官員的特點和功績,如總統(tǒng)將軍席爾達是“神明廟算、底定大功者”;徐九如、圖思海、朱滿“協(xié)贊宣猷、悉協(xié)機宜者”;喻成龍“籌軍足餉,能使官兵用命,開誠布公,能使苗土輸心者”;趙申喬“倡撫宣諭,使苗效款者”;而張谷貞等人則是“調遣有方,將士勠力者”[24]。所謂“調遣有方”者,在其《恭請效力起程疏》中可知梗概,“竊臣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十月十七日準湖廣提臣俞益謨咨文,為欽奉上諭事,檄調臣標并兼轄均房、襄城守營官兵共六百八十員名。臣即挑選委令右游擊張國統(tǒng)領,星夜前進訖?!庇钟谑悄晔率?,奉諭旨“挑選襄城守營守備孫可宗并本標官兵五百員名”,親自率領星夜兼程趕赴鎮(zhèn)筸,以備調遣。[25]次年正月大兵抵達鎮(zhèn)筸,雖然此時苗已基本歸服,但他駐扎干州彈壓兩月亦有功。

(一)雕剿法

張谷貞(張國梁)墓志中提到“雕剿法”,其他文獻中或作雕剿、雕剿、雕勦。俞益謨《辦苗紀略》中多次提及雕剿,如卷二“紅苗狡悍”云:

議得紅苗狡悍,罔遵教化,惟懼兵威,難以恩撫。今日者普剿為上,雕剿次之。普剿,需用楚、蜀、黔三省官兵大加搜戮;雕剿者,如其出犯官兵,乘其不備,直搗其巢,一年如此數(shù)次,丑苗自應斂避。[26]

該文是游擊張德功關于撫剿紅苗的認識、建議,所謂“雕剿”是與“普剿”相對而言的一種作戰(zhàn)方法,前者是動用大規(guī)模兵力主動出擊搜羅式剿滅,后者是相機乘虛剿滅的方式。俞益謨在“民苗啟釁由”中則說: 彼時協(xié)將衙門得以耑主其事,查系苗虐,或為準理,酌委弁兵駐于境界,遣一撫苗弁目前去各寨聲言攻剿,即為獻出?;蜃分猾I,則將最惡之寨,出其不意攻剿一二,苗自貼然畏服,名之曰“雕剿”。[27]

這段將“雕剿”說得更加具體,委一弁兵事先探明底細,對有意歸誠和冥頑拒撫者俱在掌握,然后選中“最惡之寨”,出其不意而一舉撲殺,如鷹之攫物?!暗窠恕钡脛?,將大大提升威懾力和官兵自信心。應當說,“雕剿”法并不是張谷貞(張國梁)的發(fā)明,在他之前的數(shù)次剿苗行動中慣用的手段。如順治十四年(1657),吳長春領兵直搗苗巢,苗怵惕不敢肆。至康熙八年(1669),王雄以剿苗被參拿論處后,無人再言雕剿之事。這助長了紅苗之勢,更加猖獗。后來有王素徐進朝兵臨苗境用雕剿而被擄,又有劉士(王素)用雕剿而貽誤戰(zhàn)機,再有沈長祿用雕剿致大敗。一時,雕剿之法可行與否成為爭議。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四十三年(1704)的剿苗,集廣西、貴州、湖南三省滿漢官兵三萬人直逼苗境,相機撫剿,是“普剿”和“雕剿”的有機結合。對此,俞益謨有自己的認識,“冀后之君子知人善任,毋視雕剿之必可行,亦毋視雕剿之必可廢,神明變通,存乎其人,而邊境有攸賴矣。”[28]他認為“雕剿”之法本身無所謂可行不可行,用兵貴在善于用人,懂得相機行事。

(二)善后與彈壓

大約至康熙四十三年(1704)三月,清廷舉兵撫剿紅苗事基本完成,欽差、清廷大兵及綠旗官兵等俱遵旨返回。但歸附苗人及剿除時遁藏之苗仍潛在,各官員紛紛上疏奏言善后良策??滴醯鄄杉{并下令部分官兵駐扎附近苗寨處所,以資彈壓。按照湖廣督臣喻成龍的照會,張谷貞率兵駐扎干州地方,在撫剿結束后進行戶口清查,招集逃亡,安輯人心。干州為苗路扼要之地,至為關鍵,張谷貞駐守彈壓,完成戶口登記造冊,使各寨苗人貼服。[29]調鎮(zhèn)筸總兵官后,由于紅苗的叛服無常,張谷貞的撫剿行動并未間斷,這在《康熙朝漢文朱批奏折匯編》的一份康熙五十年(1711)奏折中有詳細描述[30]。他親巡邊哨,查明逃遁潛藏紅苗,對逞兇拒捕者追拿。如康熙四十八年(1709)五月間,“標前營游擊朱恩貴,探明四十六年回稟事案內(nèi)兇苗龍四保等,潛回排樓良苗穴”,為了防止復逃或再勾聯(lián)作亂,他帶兵入寨擒拿,并追出“四十六年舊案內(nèi)陷民楊國泰、鐘玉甫等”,殺死逞兇格斗兇苗及龍四保等拒捕傷兵者。又查得舊案內(nèi)應緝兇苗藏匿在楓木坪,此地險峻,官兵罕至。他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二月初八日,督官兵連夜疾行,“爬山越溝,涉水逾險,次日黎明直抵巢穴,一時出其不意,頑苗難以逞兇,遂俱滾巖而逃,當被我兵槍死數(shù)苗。又擒獲舊案內(nèi)首惡逆苗吳老上。自此,諸苗頗覺震懾”。從奏折中可知,他到任以后,鎮(zhèn)筸上中下三哨苗寨,所到之處十有七八。對冥頑多事的楓木坪、排樓、良司門、前老婆潭、老菜溪、大老營寨、小老營寨、勞神寨、喇叭寨、亡腦寨、龍蛟洞等30余處苗寨進行攻治,“皆俱斂跡”。其中毛都塘一寨,山峻箐深,異于別處,常潛行出沒作奸;又人多勢眾,臨近各寨畏其強橫,任其指揮。朝廷曾欲發(fā)大兵征剿,張谷貞回奏康熙帝不用大兵可治得。康熙五十年(1711)三月,他重新審視形勢,認識到不及時剿撫將日生禍亂,“竊慮奸頑之輩,尚欲勾引幽巖深峒中向未招撫之苗,希圖作祟;而初服各寨苗民,又恐復生反側,終非永逸之圖”。于是在這封奏折中,他提出“令標將備弁員探確內(nèi)巢去路,督率官兵跟剿”??紤]到此寨居萬山之中,四時常陰險,春天雨水多,山漲溝深,攀緣不易,不能輕舉妄動,待天氣晴干時進剿??滴醯壑炫按苏圩嗟氖?,須要小心,不可生事繞(擾)害良民”。進剿的結果在《清實錄·康熙朝實錄》中有記載,時為康熙五十年(1711)丁巳:

湖廣鎮(zhèn)筸總兵官張谷貞疏報,毛都塘苗人,蠢頑不馴,臣欲親督官兵,入寨搜剿。先行具折奏聞。奉上□日不可擾害良民。臣遵圣訓,督兵進剿。毛都塘苗人吳天星等,聞聲震恐,俱已輸誠向化。臣見蠢苗悔罪,仰體皇上好生之德,徹兵而歸。[31]

墓志云“苗叛服不常,公勒兵出其不意,搜捕兇頑,悉置之法,苗始畏服”、“相機度勢調制苗方略”等,大略如此。

四、墓志相關人物

(一)趙申喬

在鎮(zhèn)筸撫剿紅苗的諸多文武官員中,墓志文中特意提到了“大司農(nóng)趙公”,對張谷貞(張國梁)贊譽有加,并視張為知己?!按笏巨r(nóng)”為戶部尚書的雅稱,因掌漕糧錢賦。查閱清代戶部尚書,趙姓者僅兩位:一是趙申喬,一是《清史稿》的撰者趙爾巽。趙爾巽光緒三十年(1904)任;趙申喬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戶部尚書,曾于康熙四十一年調湖南巡撫,參與鎮(zhèn)壓紅苗之亂。因此,“大司農(nóng)趙公”當為趙申喬。清江蘇武進人,字慎旃,康熙九年(1670)進士。歷任河南商丘知縣、刑部主事,浙江布政使、巡撫,以清廉受嘉獎。調湖南偏沅巡撫鎮(zhèn)壓苗民,《辦苗紀略》卷八“出師文武官員銜名”中,趙申喬的頭銜為“巡撫偏沅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使”[32]。后還京,任左都御史,官至戶部尚書,卒謚恭毅?!侗畟骷肪矶挠衅鋫鱗33]。

(二)俞益謨

志文中“俞提軍”就是俞益謨,寧夏廣武營人,字嘉言,號淡庵,別號青銅。官至湖廣提督。事跡詳見其所著《青銅自考》和《辦苗紀略》等?!掇k苗紀略》卷八“出師文武官員銜名”中,俞益謨頭銜為“提督湖廣全省軍務統(tǒng)轄漢土官兵兼軍衛(wèi)土司控制苗彝節(jié)制各鎮(zhèn)總兵官左都督加三級”[34]。在鎮(zhèn)壓苗民起事中,攻奪天星寨等最艱險緊要處。

(三)吳坤

《(民國)朔方道志》有其傳,“應募從征,以恢復云南功授守備,歷貴州鎮(zhèn)遠副將。攻紅苗,拔天心寨,升永北鎮(zhèn)總兵。旋領鑲白旗副都統(tǒng),統(tǒng)師征西川苗,凱旋,加議政大臣。又統(tǒng)兵征澤旺。年八十致仕。卒于家?!盵35]吳坤同張谷貞(張國梁)一道,率兵參加了攻剿紅苗行動。天心寨、蛟龍洞等處,因極險極固,屢次撫諭并無意歸誠。尤其天心寨,“為苗穴第一險寨”[36]??滴跛氖?1703)十二月十三日,在湖廣提督俞益謨帶領下攻取剿滅。同時,貴州提督李芳述派五路官兵進剿糯塘山、上下葫蘆寨等處,鎮(zhèn)遠協(xié)副將吳坤領兵由兜沙兩路前進[37],因剿苗有功升永北鎮(zhèn)總兵。據(jù)墓志,張谷貞次子起鳳娶吳坤女,結為姻親。

(四)楊名時

楊名時,張谷貞(張國梁)墓志的撰文者,志文題署為張之眷弟。《清史稿》列傳七十七[38]、《碑傳集》卷二十四有其傳[39]。清江南江陰人,字賓實,號凝齋。康熙三十年進士,改庶吉士。后任順天學政、侍讀,直隸巡道??滴跷迨四?1719)升貴州布政使,次年任云南巡撫。時清廷用兵西藏,大軍駐扎省城,其留駐云南負責后勤保障供給、籌集轉運軍餉,紀律嚴明,民無所累。凡軍民疾苦,或及時奏明朝廷,或變更法律規(guī)章,從不遺漏耽擱,恩情信義遍布。雍正踐阼,晉兵部尚書,不久轉吏部,又授云貴總督、仍管云南巡撫事。雍正五年(1727),因上疏中入朱批密諭獲譴,后有朱綱以他案羅織罪名,革職。乾隆元年(1736),賜禮部尚書銜兼國子祭酒,仍直南書房,課皇子講誦。同年病卒。朝廷遣官祭葬,加贈太子太傅,入祀賢良祠,謚文定。楊名時居滇六七年,與張谷貞應熟稔,為他撰寫墓志文也是情理之中。

(五)李景綱

李景綱,張谷貞(張國梁)墓志的篆額者(2)按:在撰額者和撰文者之間似還有一行,可能是篆蓋者或書丹者的題銜。因碑石斷裂處下半截已無文字,詳不可知。。李氏為清代八旗漢軍世家,據(jù)《李氏譜系》,李氏原籍朝鮮人也,明初內(nèi)附至鐵嶺。一世祖李英授鐵嶺衛(wèi)指揮僉事。第十世李樹德為李景綱之父,由佐領升山東巡撫,授福州將軍,署鑲白旗漢軍都統(tǒng)。李景綱襲授佐領,雍正元年(1723)升授鑾儀衛(wèi)前所掌印云麾使。[40]志文中署其為張谷貞(張國梁)侄子。

(六)張起鵬

姚氏墓志的請銘者“總戎公”,即張谷貞(張國梁)子張起鵬。《乾隆寧夏府志》卷十三有其傳,“由白衣,國梁奏請入宿衛(wèi),賜孔雀翎。后補南營參將,以勁干稱,超授真定總兵官。旋以事罷歸,年未六十,優(yōu)游林下,與郡中諸名宿琴樽往還。筑室賀蘭滾鐘口內(nèi),勒石曰‘張公山居’,游息其間,屏跡城市?!盵41]

五、結語

張谷貞(張國梁)墓志雖已殘缺,字號、世系、事跡等信息不全,但參合姚氏墓志和歷史文獻,可以確定志主“勤果張公”為張谷貞(張國梁)無疑。張谷貞(張國梁)是清代寧夏涌現(xiàn)出的著名將領之一,相貌魁梧,目巨聲宏,才略過人。跟隨趙良棟進剿云南、四川等地,為趙良棟所倚重??滴跛氖?1703)隨席爾達、趙申喬、俞益謨等撫剿紅苗,為鎮(zhèn)守襄陽等處地方總兵官,調遣有方,聲援及時。因紅苗盤根錯節(jié),又轉任鎮(zhèn)筸總兵官進行善后和彈壓,清查戶口,招集逃亡,安輯人心。他采取雕剿和安撫兼濟的方法。雕剿有別于大規(guī)模的普剿,是事先探明底細,選取冥頑最惡之寨,出其不意相機撲殺,如鷹之攫物。往往在鄰近區(qū)域會產(chǎn)生較強的震懾力。他到任鎮(zhèn)筸,攻治苗寨30余處,地方賴以安寧。因有功升云南提督,在任十余年。清兵征西藏,他駐守麗江、中甸一帶通衢,保障糧運供給;治大理洱海水患,捐金修浚,民慶安瀾,甚有政績。康熙、雍正二帝都非常信賴和倚重,雍正踐祚時,他已暮年,因邊境地方重要仍挽留委以重任。雍正元年卒于任,死后歸葬寧夏,謚勤果,贈右都督。雍正帝御制碑文,賜祭葬,榮哀備至。張谷貞(張國梁)和繼配姚氏墓志,是了解其生平事跡的重要材料,也為研究清代寧夏歷史人物補充了新材料。

猜你喜歡
墓志康熙
五代墓志所見遼代史料考
遼耶律公迪墓志考
康熙朝南府、景山機構的設立與演變
遼代《韓德讓墓志》疏解
南陽出土兩方唐代墓志
遼《楊從顯墓志》補考
遼代《耶律弘禮墓志》考釋
中華詩詞(2019年4期)2019-10-08
如此原因
年度第21期,P.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