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娟
縱觀近幾年中考試題,實用類文本閱讀是語文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占10分,考查內容以說明文、議論文為主。2012年考了說明文閱讀,但從2013年至2017年連續(xù)五年,都是考議論文閱讀,而2018年又開始考說明文閱讀,而且選擇材料的形式有了一點改變。筆者對近幾年說明文閱讀命題進行分析,以便今后更好應對試題變化。
一、 近幾年廣東省中考說明文閱讀試題回顧
(一)2018年廣東省中考試題《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選自《人民日報》2018年4月13日,有刪改)
(二)2020年廣東省中考試題《北斗,國之重器》(文章源于網絡,有刪改)
(三)2021年廣東省中考試題(四則材料均選自2021年5月18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近幾年中考說明文閱讀考點具體分析如下:
從以上表格可以得出中考說明文閱讀命題相關信息:
二、學生作答時常出現的問題
筆者近幾年參加中考評卷,發(fā)現學生作答說明文閱讀試題時存在以下問題:
(一)選擇題判斷的準確率不高
1.審題不夠細心:題目要求選擇不符合文意的一項,卻有學生選了符合文意的一項。
2.篩選、提煉文章信息的能力不強:不能在文中準確找出各個選項所涉及的內容或句子,理解不夠透徹,導致選項選錯了。
(二)主觀題作答分數不高
1.個別學生卷面不夠工整,書寫潦草。
2.部分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差,詞不達意。
3.部分學生審題不夠細心,答非所問。
4.部分學生回答片面,偷換概念,沒有結合材料和選文分析、回答。
5.部分學生作答過于概括,沒有按照題目要求結合選文內容詳細分析。
6.部分學生沒有分點答題,作答時思路不夠清晰。
7.部分學生作答時沒有按照內容的先后順序寫,導致失分嚴重,如2020年廣東省中考試題第12題“選文思路清晰,按照邏輯順序依次介紹了研制北斗系統(tǒng)的原因、 北斗系統(tǒng)的服務功能和北斗系統(tǒng)目前的應用情況”。如果這三項的內容順序調亂了,不能得分。
8.部分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理解不清,問答題干脆直接抄寫文中不相關的句子或留空不作答。
9.脫離文中主要信息,單憑自己的相關積累分析,沒有抓準文章的關鍵信息點,分析不中肯。
三、學生今后備考對策
(一)結合學情,制訂復習計劃
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對說明文閱讀的掌握程度,學生要通過平時小測,分析有關數據,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制訂相關的復習計劃,這樣復習才更科學、更有效。
(二) 分析試題,明確考綱要求
首先要明確中考說明文閱讀到底考什么內容。要認真地閱讀分析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在老師的指導下,歸納出其考點:1.整體把握實用類文本的主要內容。2.閱讀科技、社科、新聞作品,篩選信息,概括要點。3.運用科技、社科、新聞作品中的信息解決相關問題。考生只有明確考綱要求,熟悉考題特點,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復習。
(三)結合考點,積累答題技巧
更好掌握答題技巧,要結合考點,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解、練習和點評,主動積累相關的答題技巧,掌握答題方法。例如:
1.積累客觀題解題技巧——“一找,二比,三辨”
“一找”即在原文中找到與選項對應的內容,并用相關題號將四個選項一一標注在文中,方便查看(如2020年廣東卷第13題選項A,在原文找到相應內容后,用“13.A”標注);“二比”即把選項與原文中的句子進行仔細對比,找出異同;“三辨”即選項的內容與原文的內容是否一致,尤其注意辨析概念范圍的大與小,注意辨析事件因與果的偏與全,注意辨析語氣的肯定與推測。
如2018年廣東卷第12題:下列對“微塑料”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3分)
2.積累主觀題解題技巧——“審題、瀏覽、標記、歸納、表述”
如:2020年廣東省卷第14題:“北斗系統(tǒng)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yè)、氣象測報、防災減災以及公共安全等領域廣泛應用。結合選文,解釋北斗系統(tǒng)被廣泛應用的原因。(4分)”
結合這道題,具體答題方法如下:
(1)審題:認真閱讀此問題,明白題干的意思,主要是解釋北斗系統(tǒng)被廣泛應用的原因。
(2)瀏覽:帶著問題快速瀏覽全文,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大概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主要是介紹北斗三號系統(tǒng)相關知識的。
(3)標記:通讀全文時,要簡單概括段意,即在每個自然段落里標記重點詞語、中心句或自己簡明扼要歸納。為方便閱讀,可以在每個自然段前面寫上“①②③……”的序號(如果文章原來已有這些序號的,此步驟可以省略)。
原文共有8個自然段,各段的意思具體如下:
第①段:北斗三號系統(tǒng)成功發(fā)射的作用(先畫出重點詞語“北斗三號系統(tǒng)、成功發(fā)射、標志著”,然后歸納);
第②段:建設北斗系統(tǒng)的原因(通過重點句子“既然GPS系統(tǒng)方便可用,為什么還要建設北斗系統(tǒng)呢”可知);
第③段:北斗三號系統(tǒng)擁有自己獨特的服務功能(畫出該段最后一句話);
第④段:高精度的“太空燈塔”(畫出該段第一句話);
第⑤段:更有效的搜救服務(畫出該段第一句話);
第⑥段:獨門絕技的“短報文”(畫出該段第一句話);
第⑦段:北斗系統(tǒng)目前應用的情況(根據內容自己歸納);
第⑧段:北斗系統(tǒng)研發(fā)的作用(根據內容自己歸納)。
注意,考試作答時歸納概括要簡明扼要,用關鍵詞提示即可,或者畫出重點詞語、中心句也可,節(jié)省寶貴時間。
(4)歸納:在了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的基礎上,把文章大體分段,根據文章的內容大體分為四部分:第①段為第一部分(文章開頭段總起),第②—⑥段為第二部分(寫北斗系統(tǒng)的獨特服務功能),第⑦段為第三部分(寫北斗系統(tǒng)的應用情況),第⑧段為第四部分(文章結尾段總結)。根據題目的意思“北斗系統(tǒng)廣泛應用的原因”的答案應鎖定在第二、三部分去找。
(5)表述:根據文章找出來的重要信息,用規(guī)范、通順的語言表達出來。為了確保答案全面,要根據分數猜想答案要點,本題共4分,猜想本題應分四點回答,為了思路清晰,要在每一點前面寫上序號“①②③④”,本題參考答案如下:①北斗系統(tǒng)兼容其他導航系統(tǒng);②擁有更高的精準度;③更有效的搜救服務;④獨特的短報文功能。
(四)認真訓練試題,提高作答能力
熟悉答題技巧后,要通過訓練相關試題,提高作答能力。結合開題趨勢,找有代表性的說明文閱讀材料分類訓練:如時政熱點、生活天地、自然科學、傳統(tǒng)文化、現代科學和生活百科六大類。每類型至少訓練1-2篇文章,尤其注意訓練有關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材料,積累相關的答題技巧。每一篇在答題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四點:1.通讀全文,整體把握內容;2.根據不同的題型(主觀題和客觀題)的答題方法分別作答;3.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4.完成后自己結合參考答案自評分,找出不足,如有不明之處要及時請教同學或老師。通過多次訓練,逐步提高作答效率。
(五)課后廣泛閱讀,提高理解能力
結合近幾年說明文閱讀的開題趨勢,課余時間同學們要密切關注當前社會的新聞動向,廣泛閱讀有關“時政熱點、生活天地、自然科學、傳統(tǒng)文化、現代科學和生活百科”類型的文章,開闊視野,啟迪思維,提升理解能力,積累相關素材。這類型的文章很多時候出自國內較出名的報刊或重要的網站,如《人民日報》《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光明日報》等。在閱讀過程中,重點關注中考前相關類型的文章。
(六)沉著應對,規(guī)范作答
考場上,學生要做到以下幾點:1.調節(jié)心態(tài),樹立信心,冷靜思考;2.學以致用,利用平時積累的答題方法進行作答;3.答題要規(guī)范,語言表述要通順、得體,答案力求要全面。
綜上所述,中考備考一是要多讀多寫,勤思苦練;二是在復習中要善于思考與總結,日積月累,逐漸摸索答題的技巧和規(guī)律。只有堅持做到以上兩點,才能在中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