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英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實驗小學 四川 高坪 637000)
小學數學教學在小學生的啟蒙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學數學學習狀況的好壞會對小學生未來的數學課程學習帶來十分深遠的影響。為了使得小學數學的課程教學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游戲化的教學方法就是其中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手法,它在實際的應用中能夠有很好的效果。
所謂游戲化教學手法,就是將游戲融合進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種教學手法。在小學生進入小學課堂學習之前,兒童往往是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進行世界的認知與知識的獲取的。相比較幼兒園的課堂而言,小學課堂顯然是“去游戲化”的,它顯然更接近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但是對于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兒童來說,要適應“去游戲化”的課堂模式本身就是一種挑戰(zhàn),倘若幼兒在傳統的小學課堂當中學習到的知識文化足夠有趣,有趣到能夠讓兒童忘記“去游戲化”課堂本身的嚴肅感與正式感,那么兒童在小學課堂教學當中能夠獲得的學習效果就不會由于教學模式的過于嚴肅而受到影響。但在實際過程當中,小學課堂的相關知識并非那么有趣,有些甚至較為抽象化難以理解,譬如小學數學當中的四則運算等知識點。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沿用幼兒園一以貫之的游戲化教學手法,使得學生不會感覺到教學方式與環(huán)境變化難以適應的同時,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抽象化知識的學習,才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1 通過游戲化教學提升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方式當中,教師往往將具體知識點的傳遞當做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評判學生對于某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成為了評判一節(jié)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倘若數學課程的教學只是為了將具體的知識點教授給學生,使得學生對某些知識點進行理解,進而在接下來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那么這種教學模式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效果的。但實際上小學的數學課程教學并不是單純的為了讓學生學會并掌握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知識點,而是為了讓學生在日常的數學課程學習中能夠獲得相關能力的提升?;谶@一點,相關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用到游戲化的教學手法讓學生在日常的課程學習中得到能力的鍛煉與提升。而游戲本身的趣味性,會讓學生感受到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有趣,進而開始自愿的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學習。譬如在進行口算相關知識點的教學時,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口算比賽的游戲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教師可將同學按照作為每一列分成一組,每一組進行一次口算接龍。教師在接龍開始之前準備好相應的卡片,每一張卡片上寫一個沒有答案的算式,讓每個參加接龍的同學以最快的速度算出答案,最后根據每一組學生進行口算接龍的時間總和來比較出用時最短的學生組,該組為優(yōu)勝組,教師在游戲結束后可以進行小禮品的贈送。這種游戲方式既能夠幫助相關學生進行知識點的鞏固,又能夠對學生的反應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進行鍛煉,可謂一舉兩得。
2.2 使游戲與教學達到平衡。游戲化教學手法本身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有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與學習質量而使用的教學手法。這種教學固然能夠使日常小學數學的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使得課堂教學環(huán)境更加積極,但一堂小學數學課的教學質量評定不單單需要考慮教學氛圍,仍然需要通過對學生在課堂當中學習能力的提升程度,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來進行相應的質量評定。很多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氛圍較為活躍而百般變化教學方法,制定新穎的游戲方式,使得整個小學數學教學課堂變得較為歡樂有趣。但畢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仍然要以知識傳遞為主,寓教于樂只是一種教學手段,絕對不是最終的教學目標。故而,使用游戲化教學手法要學會游戲與教學兩部分內容的平衡,使得游戲盡量做到為日常的教學服務,使得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
2.3 使用信息技術輔助進行游戲化教學。隨著信息技術的高度發(fā)展,依托信息技術而產生的新媒體輔助教學工具開始逐步的進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學課堂當中來,為日常的教育教學增添了許多新意。有了新媒體輔助教學工具,教師應當要學會合理的利用,幫助學生進行日常的課程學習。譬如教師可以在復習課時利用新媒體教學工具來舉辦抽獎游戲,讓同學在屏幕中展現出的格子里選擇隨意一個格子,每一個格子當中都會有一個數學題目,題目有難有異,每一位抽中題目的同學只要能夠回答正確就可以獲得獎品。這種抽象游戲就是通過新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將需要復習的知識點通過抽獎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復習。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課程教學開始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而游戲化的教學手法能夠讓學生在進行小學數學課程學習的同時,提升學習能力,保持學習興趣。因此這種教學手法是很有發(fā)展前景的,值得推廣。